2016年早春的晚上,美国休斯敦,MD Anderson癌症中心旁一家餐厅,季序我博士与梁晗博士边吃边聊,海阔天空。

彼时,季序我博士的身份是生物医药专业投资人。而此前,他还曾作为资本圈内顶级分析师和瑞银(UBS)证券执行董事,带领瑞银医药团队蝉联Asia Money亚洲医药健康投资最佳分析师和最佳团队(第一名),连续两年站在这个领域的巅峰。梁晗博士则是MD Anderson最年轻的正教授,生物信息与计算生物学系副系主任,癌症组学领域的国际顶尖专家。

“生物医药产业的第三个黄金时间窗口,可能快要来了。”季序我博士这句话,让梁晗博士陷入思考。

美国企业史大师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的《塑造工业时代》,曾对制药业的发展有精辟的剖析。在现代制药业150年的历史中,对于新崛起的医药企业,只有两次“黄金窗口期”。第一次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随着现代化学理论趋于成熟,出现了拜耳、罗氏、辉瑞、诺华等大药企(有些名字由于并购整合而改变,但核心企业没变);第二次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成熟, Amgen、Genentech等生物制药企业登上舞台。

季博士注意到,尽管近年仍有一些突破性新药出现,但医药行业整体而言,研发效率不高,成本不断提升。所谓 “双十定律”,即药企用时10年花费10亿美元完成一款新药研发,早已成为过去式。大型药企新药研发回报率显著下滑,从2010年的10.1%下降到2017年的3.2%。然而,挑战中孕育着机会。当旧有的范式无法解决现实的问题,就给新技术施展身手的空间。目前,大药企不断加强转化医学的投入,并将“数据驱动研发”提升到战略高度。

此外,以高通量测序为代表的组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积累的数据量千倍于10年前,并仍在以指数级速度增加。如果具备足够强的数据挖掘能力,完全可能以较低的成本,协助药企提升研发效率,价值巨大。在这个领域,海外已经出现多家创业公司受到瞩目。

季博士认为,这种变化最终会推动新药研发现有范式的升级,甚至产生新范式,从而导向制药业发展的又一次高潮。梁晗博士当下就决定加入季博士一年前注册的新公司,成为联合创始人,这也是梁博士第一次迈入产业。多年后,季博士回忆游说梁博士那一幕仍带着兴奋,“可以说一拍即合。我们对很多问题的判断本来就一致,彼此也早就高度认可,只是等待一个合作的机会。”

两位博士的新公司名叫普瑞基准科技。在官网上,他们这样介绍自己:致力于肿瘤的转化医学,秉持“数据驱动研发”的理念,以强大的生物信息、生物统计、多种组学技术为基础,为客户提供深入而精准的分析。一方面,普瑞基准为新药研发提供转化医学服务,以提升研发成功率、缩短周期;另一方面,他们为肿瘤患者提供精准的检测服务,以协助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


生物信息:通往对肿瘤更深的理解


生物信息学是普瑞基准独特能力中的核心。梁晗博士曾在去年接受《健康界》采访时指出,生信分析或成为肿瘤的创新疗法,包括肿瘤免疫治疗的催化剂。

梁博士此前的经历一直在学术界,从北京大学到普林斯顿、芝加哥大学,再到全球癌症研究的顶级殿堂MD Anderson癌症中心。过去6年,他在CNS等一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IF累积达到惊人的1800。

梁晗博士的研究经历中,深度参与TCGA项目无疑是重要的一部分。TCGA全称The Cancer Genome Atlas(癌症基因组研究计划),是全球最重要的肿瘤组学研究项目,2005年底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组织国立癌症研究所(NCI)和国立人类基因组研究所(NHGRI)共同启动。TCGA不仅限于基因组,还涵盖表观遗传、转录组、蛋白质组等其它组学数据,对于33个癌种超过20000个样本进行详尽的“分子描述”,目的是通过数据挖掘,深化对肿瘤的理解,推动癌症诊断、治疗和预防手段的进步。

梁晗博士作为TCGA“多种癌症临床和预测科学组”主席,是该项目最核心的科学家之一。2018年,《CELL》推出TCGA项目专刊,梁晗博士受邀与时任NCI所长Norman Sharpless博士(2019年新任FDA局长)和NHGRI基因组科学部主任Carolyn Hutter博士共同对TCGA的成果进行总结。

梁博士确信,要应对癌症,基于分子特征的疾病分型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是关键。普瑞基准致力于依托生物信息能力,对多维数据(多种组学、临床信息)进行挖掘,满足药企的具体需要,包括新靶点研究、生物标记物确定、创新试验设计和统计学分析等。

转化医学服务:以数据为驱动力


“数据驱动、转化医学、肿瘤”,这是普瑞基准面向药企提供转化医学CRO服务的三个关键词。季博士长期关注医药领域,尤其是新药研发。从投资视角来看,新药研发“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时期已经过去。现实是,研发投入不断高企、竞争加剧,新药开发面临严峻挑战。

德勤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制药巨头在新药研发的投资回报率仅有3.2%,相比2010年的10.1%,降幅是触目惊心的,成功上市一个新药的成本已经增加到19.92亿美元。

而在国内,另一类危局正在形成。由于政策环境变化,大量资金涌入研发,直接造成了“高水平重复”和“靶点扎堆”的现象。全球范围内,TOP10靶点集中在14%的创新药项目;而在中国,前述比重达到34%。中国药企开发最多的三个靶点:VEGF/VEGFR、EGFR、PD-1/PD-L1,在研项目数量分别为98个、89个和69个,各自占同一靶点全球项目比例的57%、60%、54%。如此格局,无疑对每个品种的临床试验开展、获批、直至上市销售,形成严峻挑战。

数据来源:医药魔方

显然,差异化才是出路。当下,靶点、biomarker、适应症,联用方案等都可以成为药企差异化战略的着力点。以时下非常热门的药物联用为例,围绕肿瘤免疫(IO)类药物出现了大量联用方案:IO+靶向药、IO+化疗、IO+放疗、IO+IO等,但是联用方案必然是基于研究做出的决策,而非简单随机组合。再如,关于biomarker的研究,需要非常扎实的工作,确保新药的效果最好,适用人群最广,“这些都是非常现实的需求。”

季序我博士告诉动脉新医药,普瑞基准基于组学和生物信息分析,希望为药企提供决策参考。在这一过程中,生物信息、多组学、真实世界研究、AI等技术,都有望大展身手。而后者,恰是普瑞基准团队的突出能力。

具体而言,普瑞基准的转化医学服务包括新靶点的探索性研究、生物标志物研究和伴随诊断产品开发、耐药机制研究和药物联用方案探索等。

生物标志物研究。随着人们对疾病的生物学基础理解日益加深,生物标志物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形式也越来越复杂。普瑞基准基于生物信息学优势,整合基因组、表观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的多重组学数据,为药物研发的生物标志物研究提供解决方案,并进一步满足药企开发伴随诊断产品的需求。

耐药机制与药物联用方案研究。耐药是肿瘤治疗中最大的挑战之一,联合用药是对抗肿瘤耐药,实现长期控制的重要手段。耐药与异质性(intra-tumor heterogeneity, ITH)和肿瘤演化有关。

实际上,耐药相关的异质性不仅存在于基因组,还体现在表观遗传、转录组、蛋白质组和微环境等多个水平。普瑞基准可为客户(药企、研究机构)定制完整的肿瘤耐药机制研究方案,通过对多种组学数据的分析,结合肿瘤演化动力学模型,可以为药物联用方案提供更明确的思路,进一步扩大获益人群,扩展新的适应症。

 “基于对肿瘤的深入理解,我们致力于助力药企的转化医学研究,帮助药企更快、更高效地推出新药,品种效果更好,获批更顺利。”季序我博士表示,“在此基础上,我们期待与药企合作,推出更合适的伴随诊断产品,甚至个性化的治疗产品,比如个性化的细胞治疗或治疗性疫苗。”

前瞻性检测产品:深度契合临床需求


目前,市场上针对肿瘤的临床检测产品很多,然而在季序我博士看来,这类产品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其中,涉及的关键问题有三个:临床价值、差异化和产品测评。”

首先是临床价值需求,即检测产品应当满足临床刚需,检测结果能够给予患者和医生切实的帮助。其次是差异化需求,目前上市临床检测产品同质化严重,以肺癌适应症为例,基于NGS的几十或数百基因panel检测产品占据已上市基因检测产品半壁江山,致使主要竞争转移到销售层面。最后是产品测评需求,目前很多产品缺乏内部或者外部测评,以TMB指标为例,继普瑞基准在国内率先推出TMB检测产品后,很多企业跟进,但不同产品与金标准(基于外显子)的差异及这类差异对用药方案造成的影响等尚缺乏评定标准,这显然不利于产品优化。

季序我博士指出,囿于分析能力,不少临床检测产品对肿瘤样本的信息缺乏深入挖掘,也没有对临床需求的给予足够的回应。有鉴于此,普瑞基准团队设计了多款产品,立足于临床需求,并力图将自身在生信方面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例如,国内首个包括基因组(全外显子)、转录组和蛋白标志物信息的多组学临床检测产品 “昂可星”,可以全面覆盖肿瘤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和化疗等方案的精准用药需求,其目标是,尽最大可能协助医生和肿瘤患者找到可用的药物,同时,对肿瘤免疫治疗相关指标(TMB、TNB等)达到金标准水平。

 

再如,普瑞基准在妇科肿瘤临床专家的建议下,还推出了主要针对妇科肿瘤(以及乳腺癌)患者精准用药的“昂可迪”系列产品。

从分析师到创业者:看得更远,定力更深


2018年,普瑞基准完成了由辰德资本领投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为公司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从生物信息学博士,到明星分析师和投资人,再到创业者的身份,季序我博士的职业道路每每出人意料。

 “分析是‘知’,投资要‘行’,创业则需要知行合一。”创业是漫长的路,分析可以帮助你看清方向,但更大的挑战是执行力,以及战略定力。

首先是战略方向,“大部分投资人比他们自己认为的更厌恶风险。”季博士笑言。因此,创业者在资本的引导下往往更愿意做一些“相对清晰”的创业项目,对于方向明确,但不能准确预测时间节点的项目,往往望而却步。

“时间因素很重要,我们非常强调’产业实现的时间窗口’。但是方向正确的项目,把握的是时间窗口,不必强求对时间点的预测。在我们看来,窗口期已经到来。可以有把握地说,全球医药企业正向数字驱动的转化医学张开怀抱,需求是明确的,而且逐年快速上升,并反映在我们的业务规模上。”季博士指出,“至于具体时间点,例如提问2019年某家企业会在‘数据驱动的转化医学’方向放多少预算,这种预测是困难的,也没有意义。人们总是倾向于高估一年的变化,却低估五年的变化。”

季序我博士相信自己的判断,即数据驱动的转化医学,数据驱动的新药研发,是未来的大趋势。“大方向其实很多人都看到了,但是知易行难,是否起而行,对创业者、投资人,都是考验。正如二级市场上大家都在说‘价值投资’,但巴菲特只有一位。”季博士强调,“如果我的投资生涯教会我什么,那就是对趋势的信仰。做正确的事情,往有亮光的方向走,天地自然会越来越开阔。”

其次是战术,“在商业上,我们要聚焦再聚焦,不要贪多务得。”目前普瑞基准是妇科肿瘤精准医疗的第一品牌,还要不断强化,比如,近期公司与北京协和医院合作,共同推动 “中国上皮性卵巢癌人群基因组同源重组缺陷状态研究”项目,这是中国第一个大型的HRD(同源重组缺陷)研究项目。近年来,PARP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其药效与HRD高度相关。

然而,目前没有一个中国肿瘤患者的HRD数据库,也就无法建立中国人群的PARP抑制剂用药预测模型。“这个项目体现了我们的思路,一是聚焦妇科肿瘤,二是与用药关联,三是坚持高质量数据,这个研究包括了患者的全方位信息,而不仅仅是基因数据。只有高质量、完整的数据,有价值的信息挖掘才成为可能。”

目前,普瑞基准组建了以国际顶级科学家为核心的技术团队,成员来自国内外顶尖的研究机构和学府,并吸引MD Anderson癌症中心、John Hopkins大学、北京大学的医药跨国企业的人才纷纷加入。在大潮为所有人感受到以前,季序我博士希望普瑞基准做好准备,“我们的业务和理念有时候在国内显得非常前瞻,目前只有领先的药企认识到我们的价值;但是,我们非常笃定,让‘数据驱动的转化医学’大行其道,就在不远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