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被唱衰已久的传统安防行业“拐点”正在到来。

对于享受了多年全球安防市场发展“红利”的传统安防巨头们来说,传统安防业务增长放缓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相对应的,是各大传统安防巨头在“民用安防”这一新兴市场里的“无能为力”。

要想深入了解传统安防巨头们目前所面临的“痛处”,传统安防市场巨头“海康威视”是最好的参照物。

成立至今已经18年的海康威视,是国内乃至全球安防市场领域的龙头企业,基于视频监控产品、技术的优势布局,它在全球安防市场中都拥有极高的市场份额。

不过,随着近些年传统安防市场环境的加速变化,海康威视正不可避免地面临企业发展的“瓶颈”,股价动荡、业绩下滑、增速放缓,虽然在传统视频监控领域它现在仍然拥有者巨大的技术和市场优势,但在以AI技术、民用安防等为代表的“未来”安防行业主流方向里,海康威视的存在感已经被大量互联网、科技、AI、甚至新兴创业公司的风光所掩盖。

人们常说股票市场往往是一个行业发展的“风向标”,从海康威视近些年的股市表现上来看,它可能正代表着目前整个传统安防行业所面临的危机。

最近一年来,海康威视的股价表现可以用“动荡不止”来简单概括,从今年4月开始,海康威视的股价就开始大幅跳水,仅仅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其市值就跌去了近三成。6月之后,虽然海康威视的股价又重新开始上扬,但仍然处于不太稳定的状态,大幅涨、跌、波动明显。

这代表着资本市场对海康威视的“看衰”,也代表着传统安防行业正在被市场质疑。

高速发展了十余年的全球安防行业,在近些年正变得“风光不再”。还是以海康威视为例,14年以前,海康威视的各大核心业绩指标几乎都保持在40%左右的高增速。但此后,增速下滑开始成为主旋律。

2018年,海康威视经历了营收增速大幅下降的困境,今年第一季度,海康威视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超过15%。

表面上,问题出在传统安防行业所深度依赖的B端、G端业务上。随着近些年政府财政收紧,各行业迎来资本寒冬,以海康威视等为代表的传统安防企业不再能像以往那样“躺着赚钱”。

深层次原因却是,传统安防企业在产品、技术上的“慢速”发展正在让整个行业面临巨大的同质化竞争,再加上传统安防企业在新兴民用安防市场、智能家居、智能摄像头等消费级安防市场缺乏竞争力,传统安防行业正在遭遇传统业务“乏力”、新兴业务“无力”的双重危机。

这种危机已经明显到行业巨头自己都选择了“放弃”,据悉,全球规模最大的安防视频监控企业海康威视在上市之后,其核心创始人已经累计减持了超过20%的海康威视股票,套现一百四十多亿人民币“离场”。

海康威视之外,国内安防监控市场“前三甲”中的博世与大华也正在遭遇同样的增速下滑、新兴业务乏力。

对于海康威视来说,它的“表面风光”是已经连续很多年占据全球视频监控领域最大的市场份额,行业占比超过20%。但隐忧却是,未来随着5G、AI等新兴技术的快速迭代,海康威视还能否坚守住行业优势与市场优势?

2.

就像互联网行业高速发展历程中对大量传统行业的“冲击”那样,传统安防行业面临的最大压力也同样是互联网、科技巨头们的“降维打击”。

海康威视、博世、大华、科达、三星泰科、中星电子、汉邦高科、景阳科技等传统安防市场玩家之外,以佳能、海尔、TCL、长虹等为代表的家电数码巨头,以华为、三星、小米、中兴、联想等为代表的科技巨头,以阿里巴巴、腾讯、网易、百度、360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它们都在深度参与传统安防行业一直寄予厚望的民用安防市场,相关产品甚至生态链布局不断,大有“打开民用安防市场大门”的行业趋势。

华为喊出了“3年内把安防业务做到全球第3”的口号,小米以智能摄像头等为代表的智能安防生态链开启了民用安防市场规模指数级的增长,阿里和百度深耕AI持续发力。相比之下,海康威视旗下主打安全生活业务的“萤石网络”品牌在消费端几乎没有存在感。

目前传统安防巨头们为了解决自身发展困境,所押宝的无外乎是两个方向上的未来业务。一个是基于传统安防B端市场延展的新兴智能家居、机器人、汽车电子、医疗电子、存储、红外传感器等方向,另一块就是以民用安防市场为代表的消费级安防业务。

B端创新市场里,传统安防巨头在特别前沿的智能家居、机器人等领域已经深耕了很多年,但上下游产业链打通的难度及技术瓶颈、行业发展壁垒让传统安防企业们几乎都只能在“智能安防”这一小维度上小打小闹,“概念大于实际”问题始终难解。

消费级安防市场里,传统安防巨头们无外乎是跟随互联网巨头押宝AI、大数据+安防,但在这一领地,缺乏互联网基因、大众消费基因的传统安防企业们几乎很难做出物美价廉、革新民用安防行业体验的产品,倒是让小米、网易、360、阿里巴巴等捷足先登,抢占了家用智能摄像头、智能网关、智能锁、智能电器等领域的“高地”。

到现在,无论从产品还是技术上,已经没有人会期望传统安防巨头们能够引领民用安防、民用智能家居等行业趋势了,大家的视线都已经全部聚焦在了以BAT、华为、小米等为代表的互联网科技巨头身上。

产品上没有互联网基因,技术构架上传统安防企业在AI、大数据、物联网、图像处理等维度又与互联网巨头存在越来越大的差距,消费级民用安防市场正在对传统安防企业“关闭”大门。

需要指出的是,类比国外民用安防市场的发展潜力,美国民用安防市场产值占到了安防市场总产值的一半以上,世界平均水平也在10%左右。中国14亿人口的民用安防市场是一块待开发的巨大市场,传统安防企业未能在民用安防市场中获得先发优势,那么未来它们或将失去目前的行业地位。

以目前在国内民用安防领域应用较多的“智能摄像头”产品为例,智能摄像头目前在国内C端的应用率只有1%左右,B端的AI摄像机在公安动态识别系统渗透率也仅为0.4%。行业“蓝海”背景下,传统安防企业在业务增速放缓的基础上如果不能把握住民用安防市场的机会,那么未来将会愈发艰难。

3.

外部种种危机之下,传统安防巨头甚至无法固守既有的行业优势。

还是以行业老大海康威视为例,最近发布的海康威视的2019年半年财报显示,其企业主营业务的发展正变得不再乐观。

就像我们前面说的,海康威视在2018年、2019年第一季度都遭遇了核心营收指标增速的大幅下滑。在2019年上半年,海康威视的营收增速与净利润增速同样下滑严重。

2019年上半年,海康威视营收比去年同期只增长了不到15%,净利润仅增长1.67%。在过去几年动辄超过40%的增速水平下,这个数据显然说明了一些问题。

行业主流观点是,以海康威视等为代表的传统安防大佬正在遭遇“失速”。

具体来看,2019年上半年海康威视的几大主营安防业务中,前端产品、中心控制产品、智能家居业务(萤石网络)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6.73%、24.59%、54.84%,其中以摄像头产品为代表的传统强势业务“前端产品”的增速已经面临“枯竭”。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今年第一季度创造了历年营收增速的“历史最低点”记录之外,海康威视在2019年上半年的整体业绩增速是今年一季度以外的历史第2低。

行业“艰难”的另外一个表现是,传统安防巨头“投入更多却产出更少了”。今年第一季度及今年上半年,海康威视的整体销售费用率分别达到28.74%、26.41%,是历史第一、第二高位。

4.

民用安防市场正在成为传统安防巨头的“不可言说之痛”,在无力继续保持传统业务高速发展态势的背景下,传统安防巨头多年来布局的民用安防市场又成效甚微,这无疑在不断加剧传统安防巨头们的“焦虑”。

而最近几年,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AI的飞速发展,以及云端产品的融合、AI对于安防产品的赋能,这些主流互联网、科技巨头甚至是AI独角兽们的优势领地正在加速蚕食传统安防巨头们想要突围的可能性。

随着民用智能硬件前端产品“百花齐放”,伴随着5G时代的到来,以“泛安防”为主要目标的民用安防行业正在迎来爆发,但这场爆发却与传统安防巨头们的关联不大。

IDC发布的《IDC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18年国内智能家居市场出货量预计达到1.5亿台,同比增长35.9%,但即便在如此行业增速下,国人在民用安防产品上的支出离欧美等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

相比于欧美、日韩等,国内民用安防产品的人均消费规模往往是它们的七分之一还不到,据分析,未来五年国内城镇居民家庭对民用安防产品系统的预期购买总量将达到五千万套,按每套一千元计算,这里面也至少有500亿元人民币的增量市场。

巨大市场需求之下,民用级、高性价比的智能锁、智能门禁、智能摄像头等产品“连绵不绝”,众多互联网、科技巨头在其中占据C位。再加上防盗报警、人脸识别、门禁互联、门磁感应、漏水探测、烟雾感应、燃气探测等细分领域的发展,民用安防行业的未来可期。

即便是在更加“复杂”的B端应用领域,安防行业也在面临着以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技术为代表的全新智能安防产品的落地,还有各类智慧社区、智慧园区、智慧银行、智慧城市、智慧机场......但在这些领域中,阿里巴巴、华为、腾讯等等无论在技术实力还是业绩表现上才是主流。

虽然传统安防巨头们也在深度参与这一行业变局,比如海康威视的数字油田视频监管系统解决方案、大华的自动银行安全解决方案及医疗卫生解决方案、无人零售店等,但民用安防的主阵地显然已经不在传统安防巨头掌控中。

去年,工信部、发改委联合印发了《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该计划要求“到2020年,国内信息消费规模达到六万亿元,年均增长11%以上。信息技术在消费领域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拉动相关领域产出达到十五万亿元。到2020年,98%行政村实现光纤通达和4G网络覆盖,加快补齐发展短板,释放网络提速降费红利”。

相关政策层面也为民用安防市场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可预计的是,中国民用安防市场将在未来几年的时间里迎来大爆发。

对于深处行业新浪潮中的传统安防巨头们来说,只有抓住这次民用安防行业浪潮,才有可能在行业下半场的发展中获得新的增长引擎。否则,等待它们的将是新技术、新消费趋势带来的行业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