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12日四川信托暴雷以来,其一举一动为业内所关注,时不时的就上了金融圈的头条和热搜。

在四川信托出事之前,川信没有发生一起公开违约的信息,市面上信誉良好,网络上基本上没有什么负面消息。虽然早些时候有很多关于川信的传言,都被官方驳斥为谣言。

可是很多时候,谣言不过是遥遥领先的预言。表面掩盖的越是完美,现实可能会越加糟糕。

随着川信TOT产品被监管叫停,击鼓传花的游戏彻底玩不转了。而川信自身也陷入到了如海啸和雪崩一样信用崩塌当中,投资者人事后多次来到川信总部讨要说法,隐隐有大厦将倾之势。

而这一次,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及时介入。6月29日,四川信托在其官网上发布了致投资者的一封公开信,表示将尽快通过“处置资产+引进战投”来保证兑付。不过通篇读下来,完全感受不到任何诚意,其中或有难言之隐?

前段时间,来自《财新》的一篇关于四川信托TOT产品的文章,再次引发市场的广泛关注。而央行答记者问和信托部主任唐炜的通气会上,也对安信和川信这两家信托公司风险处置进行了回应和表态。

关于川信的报道,市面上已经有很多。从各个口径和公开报道来看, 川信的情况似乎并不乐观。川信通过自救来解决,已经是不大可能,正如业界人士判断的那样,大概率是要引入国企完成重组涅槃。

而面对百亿TOT黑洞,投资者又该何去何从?

一.川信事件爆发的导火索-TOT

川信TOT产品已经发行多年,在市场上一直非常有名气。由于其低门槛和高收益,一直以来受到投资者的热捧。不过风险早已蕴含其中,只是一直没有暴露出来。此次川信暴雷的导火索来自上市公司杭锅股份的一份公告,正是这份公告如深水核弹一般,一石激起千层浪,

TOT全称信托的信托(Trust of trusts),属于FOF(Fund of fund)的一种延伸。本身属于行业的一种创新,但是却在后来的演化当中,已变为信托公司的非标资金池和掩盖不良的一个工具。

所以川信TOT产品出现问题,错不在TOT本身,而在于别有用心的信托公司。

而关于TOT产品大面积违约的原因,川信在公开信中将产品违约的原因归咎于全球经济下行、新冠疫情及停发TOT产品的影响,部分融资企业不能按时还款,导致部分信托产品未能按期分配。

不过这一说法并没有得到投资者的认可,川信TOT产品大面积的逾期,跟宏观经济以及外部环境确实有一定的关系。但更多的还是在川信自身,打着合法合规的幌子,干着各种违法违规的勾当,这一点和安信如出一辙的。.

力度不足的兑付方案

面对突如其来的大面积暴雷以及排山倒海般的质疑,加上投资者多次维权和监管施压。川信一边不断跟投资者进行沟通和安抚,另一边则是马不停蹄的出解决方案。

在7月6日的沟通会上,川信就产品暴雷和解决给出了一个初步方案。表示将对部分不能到期分配的TOI产品,按照合同进行延期,并承诺将全力以赴力争一年内收回资金。具体措施包括重组并购,资产转让,诉讼清收、以资抵债,抵押资产以及股票直接变现等措施。

另外就是转让宏信证券股权以及川信大厦的出售,引进战略投资者等多种方式来补充流动性。目前根据官方的通告,出售川信大厦和转让宏信证券的方案已经表决通过。宏信证券已经有意向购买人,其他的目前还有没有太多的消息。

比起安信信托的“拖”,由于监管及时介入、媒体的曝光以及投资者多次沟通,因此川信处置方案和舆论关注方面,相比安信而言,要积极和热闹得多。

虽然川信给出了解决方案,不过从资产价格来看,其实是远远不够的。宏信证券目前有意向购买方,不过预估价值在28亿左右;而川信大厦已经被抵押出去。按照银行授信规则,一般是50%的折扣率。如果买家接盘,还要先去银行解押才能落户到接盘方名下。

一家连自家大厦都抵押出去的机构,其窘迫性可见一般;难怪川信监事会主席说,川信现在已经没什么钱了。

这就验证了之前的结论,川信以自身治理根本是无力回天,难以解决如此庞大的逾期;唯有引入战投,国资进场方能涅槃重生。

二.监管表态和艰难的增资

关于四川信托的问题,在7月10号的央行答记者和7月16号的通气会上,传递的信号很明显了。监管表示目前地方政府已经介入到川信风险化解和处置中,并重申了保护投资者的原则。

从北京商报记者发回的消息,监管目前正在对四川信托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包括挪用资金的追缴,并且制定了风险处置计划。包括自筹还款、处理底层资产、自有资产赔付等等。此外,川信TOT产品被认为存在未向投资者披露底层资产,违规开展无关交易,资金挪用等违规行为。严重违反了《信托法》和《资管新规》有关法律精神,未能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虽然投资者多次与川信沟通,也多次发布相关信息;但是至今没有拿出一个实质性的解决方案,这可能与目前处理进度、监管态度以及整个事情的复杂性有关。

曾被寄予厚望的增资扩股方面,川信进行也并不顺利。宏达系自身在2020年录得亏损,无增资能力。而其他股东均没有增资意向,占30%股份的中海信托由中信和中海油量两家央企共同设立,两家央企都有了信托牌照,没必要再收购一块信托牌照。

而其他股东,要么实力不足,要么就是按要求不能进行增资。前不久,中铁八局拍卖川信的股份就是最好的说明。这主要是响应国资委的要求,清理非主业参股股权。

留给川信的,只有重组一条路子。

三.TOT内幕大揭秘,川信有多野?

在《财新》的那篇文章中,对于四川信托TOT产品进行了详细的报道和揭幕,看罢之后震惊不已。即使作为非当事人,也会感到不寒而栗和背后发凉。

多年以来,川信之所以保持了零违约,之所以产品口碑良好。其关键和核心因素,并不在于川信优秀的资产筛选、风控能力和严谨的业务模式,而是在于其发行大量TOT产品。就这一点来看,川信较安信有过之而无不及。

川信TOT产品是如何运作的呢?当川信项目出现风险或意外,无法进行兑付的时候,川信便使用TOT产品资金来接盘。部分项目后续能够回款,就把接盘的TOT产品进行兑付掉。属于典型的“用时间换空间”的操作策略,而有些项目基本烂尾。于是TOT产品就一直在资金池进行滚动,依靠后续投资者进入的资金来兑付之前的投资者。

通俗一点理解,就是三个茶盖盖五个茶杯。类似于击鼓传花的游戏,说难听点就是庞氏骗局。

川信TOT模式之所以存在并大行其道,与之前行业的隐性的“潜规则”有关,也与川信自身的品牌实力相关。在信托高速发展的那些年,一旦有信托公司项目出现风险,口碑效应会严重影响其规模和发展。因此信托公司也卯足了劲,要么自掏腰包,要么就是通过TOT来掩盖风险,一切都为做大规模。

而作为民营系的川信,股东自身实力本身不足;因此通过TOT这种方式进行腾挪,维持表面的光鲜。2016年之后,川信利润每况愈下,与整个行业高歌猛进的格局显得格格不入。而《资管新规》破刚兑,加上严加管和疫情影响,让川信的游戏玩不下去了。

资金投向了哪里?

6月24日,根据四川信托总裁的透露,川信TOT产品总规模在252.57亿元。对应45个项目,而这些资金的流向去了哪里呢?好几个地方,财新做过一个不完全统计,有一个融资方几乎成为了很多投资人的噩梦,那就是安信控股股东-国之杰。

正如受访的理财经理表示:“我们公司但凡买了三个项目以上的客户,大概会碰到国之杰”。而目前投向国之杰的金额预料在100亿左右。而根据介绍,融资规模较大的几个包括上海国之杰,成都国际商城等。

从资金用途来看,投向国之杰的用途是受让其持有的安信信托的股票收益权。据内部人士补充,川信还曾通过“蜀系列”信托计划,为国之杰旗下或相关公司融资。

关于川信和安信的关系,两者关系密切。尤其是两家信托公司合作的蜜月期内,分别为对方发行了多款信托产品用于实控人及下属公司的融资。违规开展关联交易,同时存在了大量违法挪用的行为。

所以国之杰56亿的对外担保当中,除了安信信托相关的24亿以外,其他的很难说跟川信没有关系。而且高达45亿的负债,目前也是一笔糊涂账。不过鉴于没有相关报道证实,也只能是一个猜测而已。

从川信TOT产品去向来看,安信和川信之间的业务联系比预想的更加复杂。两者之间不是简单的加减关系,而是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骨肉相连,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局面。因此在处理安信和川信问题的时候,肯定是相互借鉴和参考。

毫无诚意和诚信的川信

目前川信旗下多个产品包括TOT实现了兑付和提前兑付,包括之前的杭锅和银驾贡酒持有的天府聚鑫三号,已经收回了部分本息。这一举动被质疑为优先兑付机构,引发投资者的恐慌和不满。

不仅如此,在跟投资人的沟通会上,川信否认存在大股东挪用资金的违法行为,但是却被监管打脸。这样的信托公司,早已失去了投资者的信任,很多投资者表示,对于川信已经没有任何信任可言,今后坚持与监管对话。

川信百亿TOT产品黑洞,不仅坑了投资者,也把自己的理财经理都坑进去了。这些理财经理一方面被忽悠售卖TOT产品,却不被告知底层资产;另一方面自己也购买了产品。出事之后,几乎天天就活在自责和被指责的阴影之下。

所以对这些理财经理,还是要多一分理解少一分泄愤。毕竟他们也是受害者,作为公司的基层营销人员。出了事情,从来都是第一时间被拿来挡子弹,罪魁祸首不是他们,最多算是帮凶。

艰难的查询

虽然说川信开通了底层资产定向查询通道,但是每查询一个TOT产品,都必须由理财经理在OA系统上提起申请,经过层层审批之后,再由理财经理与对应项目经理联系。

由项目经理告知客户底层资产,过程不仅非常麻烦,而且很多项目查询不到,或者有些项目根本就联系不上项目经理。川信的措施毫无诚意可言,而且有刻意隐瞒之嫌。都这个时候了,还遮遮掩掩。

难怪很多TOT产品的底层,被员工斥为垃圾和空气。财新统计的TOT产品流向表,只是冰山的一角。整个川信TOT产品规模究竟有多少,不良有多少,窟窿有多少?都是未解之谜,成为了一个黑洞。

四.投资者关心的几个问题

最近收到投资者的咨询,就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一下解答。个人专业性有限,只能尽力回答。

Q1: 川信暴雷的主动管理项目中有多个产品的所谓“底层资产”涉及国之杰,目前实控人被刑拘,股份被轮候冻结。此类项目或涉嫌“关联交易”和“大股东挪用”,有一定特殊性,后期会如何处理?

川信和安信之间的业务关系,已经到了“剪不断,理还乱”的境地。这些资金放给国之杰之后,究竟去了哪里不知道。轻言如何处理是不负责的行为,道人也没有这个资格。安信问题的处理肯定要牵涉到川信,反之亦然。抽丝剥茧,非常复杂。这就是考验监管智慧的时刻了,只能说拭目以待。

Q2:川信这种非正常经营情况下出现的问题,会如何执行?是否还会遵循“一单一策”的方式或者还有其他的处理方式?

一单一策的处理方式,基于的是信托财产本身的独立性和风险隔离性。因此独立项目之间的处理都是特定的,正如我们常说的“因地制宜”,“因城施策”是一个道理,总体思路就是这样。

即使是川信和安信的违约项目也不例外。在川信事件爆发后的这段时间,川信管理的多只产品得到了兑付。其中TOT产品的提前兑付有迫于压力之嫌,但是其他项目类产品得到了兑付,主要还是底层资产质量不低,完整地收回了本息。

安信也是如此,从那份项目产品清单当中可以看到,有几个项目已经完成了兑付工作。还有深圳罗湖项目和董家渡项目,虽然离最终的兑付还有一段时间,但是从目前进展来看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这些项目最能够自行完成兑付,一方面是项目不存在重大的违法违规行为,另一方面就是底层资产质量优质。有意愿接盘方并且能够自我回血,极少数项目甚至可能还有造血功能。

但是更多的项目,目前没有消息。投资者反应备受煎熬,人生艰难。

所以“一单一策”是风险处置的基本原则。但是对于那些投向同一个主体,而且存在重大违法违规项目而言,可能还需要其他的处理方式。常见的不良处置方式有债转股、不良资产证券化等等,甚至必要的时候,还需要信托公司自有资金和接盘方资金进行赔付。

这个会怎么做,那就是监管和信托公司的事情。这里按下不表,但是肯定不会是一刀切的处理方式。参考当年BS银行,给与个人和机构的兑付方案就不一样。不过这里讨论的是信托,不是银行。

Q3.现入驻川信的审计机构是川信聘请的,审计报告能否做到公平公正?如何评判?如有疑问,如何解决?

前面说过,川信重组肯定是要聘审计机构的。根据投资者的透露,此次川信聘请的机构是毕马威。

关于公平公正方面,其实投资者不必过于担心。毕马威作为国际四大事务所,无论是顾忌声望还是考虑到法律法规,它都必须做到公平公正。虽然由川信聘请,但不代表毕马威就要屈服于川信。做一个不公平的审计报告,成本收益太小了。

盯着毕马威的,除了川信、投资者以外还有监管和未来的接盘方。如果审计结果不够公平公正,那么监管或者重组方会自行聘请机构再继续进行审计。现在对于中介机构造假的处罚,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毕马威没有这里激励,为了几百万的审计费(不一定有)而去背一个处罚或者质疑。

实在不行,毕马威还可以出具保留意见甚至是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的结论。所以在公平公正性方面,不需要有太多的疑问。如果真的有重大不公正行为,重组方也是不会答应的。

毕竟重组方要投入数以亿计的真金白银,哪能被一份不公平不客观(假设)审计报告就忽悠了?不存在的!

Q4:为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最大程度保护投资人的利益,现川信全面危机,无力自救;投资人强烈诉求接管;川信会否接管?

7月22日,川信投资人来到四川银保监,提出了7点诉求并得到了银保监的答复。具体内容看相关报道,这里不展开。

关于接管这个事情,监管的回复是“接管事宜为重大事项,必须依法合规履行,过程必须高度保密。” 这是官方口径。所以不做额外的推测和评论。

但是在相关事项没公布之前,只能说接管与否都有可能。

对比安信可以看出,虽然安信的问题相较于川信更为棘手,性质更为恶劣;但是介入安信推动其重组的力量和层级,远高于川信。简单对比上海和四川省两地的地方实力,就很清楚了。

至于后续如何,还是要静待事情的走向。

写在最后

川信和安信,两家信托公司给行业带来了风险,给监管带来了困扰,给信任他们的投资者,带来了非常重大的打击。

这其中,安信信托的投资人苦苦WQ一年多的时间,到现在依然焦急等待,整体上难言曙光;而川信这边虽然热热闹闹,但是至今也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而且随着事情的深入,川信的情况似乎。。。

只能说,两家信托公司的情况太复杂了,投资者太难了。

投资者一方面要表达诉求,另一方面也要耐心的等待。安信投资者目前等待重组方案落地,而从方案落地到最后的兑付,不是几个月就能完成的事情。川信更是连接盘方还没有确定,参考安信和更早些时候的中江就知道,这注定是一场持久战。

虽然这两家信托公司已无信可言,但是投资者还是要坚定对监管和法律的信心。

信托者,信义义务是其立身之根本。如果违背信义义务,将失信于世人。信之不存,义将焉附?

时代面前,个人何其渺小。做大资管时代下的一个记录者,适时为投资者呐喊发声,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