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互助因银保监会打非局一篇理论研究文章成为热点话题,业内人士分析称,这或许是网络互助进入持牌时代的一个信号。

在这篇《非法商业保险活动分析及对策建议研究》中,对网络互助这一“类保险”新兴方式的发展、风险和对策进行了分析。

比较引起关注的一句话是,“相互宝等网络互助平台会员数量庞大,属于非持牌经营,涉众风险不容忽视,部分前置收费模式平台形成沉淀资金,存在跑路风险,如果处理不当、管理不到位还可能引发社会风险。”

保观察仔细阅读文章发现,在文章的结尾处,一些专家希望把网络互助纳入银保监会监管范围。

此外,被点名的相互宝、水滴互助两家行业头部平台也第一时间进行了回应,都表达了“期盼早点纳入监管”的愿望。

从2011年康爱公社成立至今,网络互助已走过近10年路程,何时纳入监管?何时进行持牌?一直是从业者们关心的话题。

01.究竟何时纳入监管?

网络互助是一种新型的健康风险分散机制,是一种新的数字金融创新方式。这是中国社科院专家郑秉文的最新定义。

他认为,从本质上,网络互助平台从事的经营属性是“大保障”范围的业务,“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建议尽快将网络互助纳入银保监会的监管框架之内,并根据其独特性建立适配的创新监管方式。”

作为国内著名的社保专家,郑秉文这番话或许代表着未来一定的监管思路和方向。但这个尽快是有多快,他也没有给出一个时间表。

其实,这些年,网络互助并不是处于“无主管、无监管、无标准、无规范”的“四无状态”,至少原保监会一直在关注此事,并针对一些违规事件进行了监管。如2016年时,原保监会就对部分网络互助平台进行了现场检查;还如2018年时“相互宝”的前身是“相互保”,在被指出不合规后,进行了修改。

也许是近几年银监会和保监会的合并,影响了对网络互助的监管进程。两个部门的合并毕竟是需要一段较长时期的磨合。

此外,每年两会期间,也有一些人大代表呼吁尽快把网络互助纳入监管范围。比如,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呼吁,有关部门对网络互助进行调研,促成其规范发展,让其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精算研究所所长张琳建议,将网络互助纳入保险监管体系实行统一监管,并成立网络互助协会。

知名社保专家、全国人大代表郑秉文也提议,要将网络互助纳入监管,令其充分发挥对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作用。

   尽快究竟有多快?尽快究竟是什么时候,恐怕只有监管部门知道了。但保观察相信,此次监管部门发文,绝不仅仅是点个名那么简单,推动监管可能才是发文的主要目的。

02.何时进行持牌?

网络互助,作为一种创新健康保障机制,它的发展是先有企业探索,再有更多企业加入,并逐渐形成行业。

所以,这个行业作为创新业态,它的形成是自然发展的,而不是有相关部门设计主导的。在行业发展初期,监管不到位也是非常正常的,但现在网络互助行业已经发展的非常壮大。

随着行业不断壮大,持牌经营是迟早的事情。据统计,截至今年5月,数十家网络互助平台加入成员超过2.2亿人次(去重后总成员约1.5亿人),互助金额超过90亿元。其中,2019年共帮助了近4万人次,互助金额超过50亿元。

主要知名网络互助平台有相互宝、水滴互助、轻松互助、美团互助、众托帮、e互助、康爱公社、壁虎互助、夸克联盟等。此外,平安、复星保德信等传统险企也开始涉足。

现在,不知何时但终会纳入监管的确定性,这引出了本文的第二个话题,何时进行持牌?

如果把网络互助纳入银保监会监管,显然就是纳入了金融业监管范围。而在我国,金融业是一个严监管的行业,也是必须持牌经营的行业。

上述文章也建议,要尽快研究准入标准,实现持牌经营和合法经营。

持牌经营,恐怕对于相互宝、水滴互助们也是求之不得的事情,这意味着他们从此成为了正规军,终于成为了国内金融业的一份子。

如果以后要发牌照了,谁会成为第一个拿到牌照的企业呢?作为行业的头部平台,相互宝和水滴互助的优先拿到可能性会明显高于其他中小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