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年多的停牌,老牌乳企辉山乳业最终还是走向了强制退市。

12月18日晚间,辉山乳业对外发布公告称,联交所确认其最后的上市日期为12月20日,相应的上市地位则将于23日上午9点起取消。

有乳制品行业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港股有相关规定,在一定时间内,企业巨大的债务问题没有解决的结果就是退市,辉山就是如此。

对于此次强制退市,辉山乳业表示,公司所有股东及投资者须留意,自2019年12月20日起,尽管股票仍继续有效,该股份将不再继续上市,亦不再于联交所买卖。其后,辉山乳业将不再受上市规则规管。

1

从400亿港元市值

到“高台跳水

辉山从巅峰到谷底的经过,至今仍令市场印象深刻。

2013年9月,辉山乳业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彼时,其全球发行额13亿美元,位列全球消费品公司首次发行前十名。上市首日,辉山乳业的市值就直逼400亿港元,跻身中国乳业境外上市公司市值前三甲。

截至2016年3月末止的这一财年,辉山乳业实现整体营收45.27亿元,较上一财年增长15.4%。2016年6月,辉山乳业的市值一度超过400亿港元。

转折发生在2016年底。

2016年12月,美国知名做空机构浑水针对辉山乳业连续发出两份做空报告,直指辉山乳业过去发布的盈利有造假之嫌,夸大牛牧场资本支出,同时公司主席涉嫌挪用公司资产,价值最少达1.5亿元。

浑水给出的理由在此后被诸多机构人士认为极具说服力。浑水指出,至少自2014年起,辉山通过虚假宣称牧草苜蓿大部分自供,来夸大利润率。但发现大量证据表明,该公司长期以来都是从第三方购买大量苜蓿,因此浑水认为,该公司存在财务造假。

不过,两份做空报告并未立即大幅影响到辉山乳业的股价,更加惊心动魄的事件发生在几个月后。

2017年3月24日上午,辉山乳业股份于交易时段内的最低价格跌至0.25港元,报收0.42港元,较前一日收盘价大跌约85%。

据当时多家媒体报道,辉山乳业的债务问题是此次股价大跌的导火索。随后,辉山乳业发布公告否认此前关于大股东伪造单据及挪用资金投资地产的传闻。不过,其确认分管财务和现金业务的副总裁葛坤失联,并表示有多笔贷款还款逾期。

《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在昨日晚间发布的公告中,联交所指出,辉山乳业的股份自2017年3月24日起已暂停买卖。2018年3月27日,上市部认为该公司并未符合《上市规则》第13.24条有关拥有足够业务运作或资产的规定,故根据《上市规则》第17项应用指引将该公司置于除牌程序的第一阶段。

据称,联交所分别于2018年9月27日及2019年5月3日将该公司置于除牌程序的第二及第三阶段。在除牌程序的第三阶段于2019年11月15日届满前,辉山乳业并没有提交任何复牌建议。因此,联交所决定取消辉山乳业股份在联交所的上市地位。

2

伊利曾参加重组竞购

在辉山乳业停牌后,关于其重组的信息不断传出。

据界面新闻今年8月报道,2018年5月10日,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已依法受理辽宁辉山乳业集团有限公司等108家企业重整案,并指定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与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辉山乳业集团系列企业的管理人。

就在今年2月,辉山乳业发布公告称,内地管理层向管理人提交了一份重组计划,将83家国内附属公司资产从集团剥离,注入新成立的公司。83家国内附属公司的负债,将以现金还款、债务展期、债转股(新公司的股份)等方式偿还。

在此背景下,伊利方面在8月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证实参与了辉山乳业的的重组竞购。彼时其称,“公司一直将上下游的管理作为公司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伊利股份和优然牧业受邀参加辉山乳业重组竞标,项目还在商谈中。”

有多名业内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辉山乳业的牧场和奶牛是价值所在。

官网信息显示,辉山乳业先后在辽宁沈阳、锦州、阜新、抚顺、铁岭等地投资建设了良种奶牛繁育及乳品加工产业集群项目。经过多年布局,企业逐步形成以牧草种植、精饲料加工、良种奶牛饲养繁育、全品类乳制品加工、乳品研发和质量管控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此外,辉山乳业拥有近50万亩苜蓿草及辅助饲料种植基地、年产50万吨奶牛专用精饲料加工厂、超过20万头纯种进口奶牛、82座规模化自营牧场以及6座现代化乳品加工生产基地。依托自营牧场和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辉山产品矩阵涵盖婴幼儿配方奶粉、液态奶等多个产品品类。

“对辉山来说,目前首要任务是处理债务问题,成本越小、速度越快越好。上市公司的身份在一些事务的处理上反倒可能成为桎梏。”对于辉山乳业的退市,前述乳制品行业人士这样向记者指出。

记者 王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