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周末猫哥去燕郊转了一圈,房价还是那么惨淡,很多人知道这个地方,也是因为过去三年房价的大跌。

不过今天不说房价的事情,说下信用卡。

有人问过猫哥一个问题:

几年前他在燕郊买了25套房,极高的杠杆,开始账面浮盈2500万,然后一套也没卖。不过伴随着房价大跌,现在焦头烂额,浮亏超过2500万,关键的是,账上没啥钱了,只能靠借贷还房贷。怎么办呢?

坦白说,合规的途径不多,割肉又不舍得。

不过某炒房论坛给了他一个方案:

啧啧,1000万总额度的信用卡!你以为只有富二代才能拥有?在炒房团看来,这只是日常操作,费用极高的知识付费,怎么可能只是常规套路,都是各路养卡套现的秘籍,说白了就是怎么极尽可能加杠杆去炒房,这几年信用贷款激增,很多钱都去了限制极严格的房地产。

不过,高杠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承受,很多人的信用卡在逾期,很多人因为债务所逼,恨不得自杀。

央行也统计了下,到2018年第三季度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达到了880.98亿元,二季度的数据是756.67亿,也就是说,三个月时间新增逾期金额达到了124亿,这个数字也是大于2011年全年的半年未偿信贷总额。

逾期半年,基本是不还了。照这个速度测算,2018年信用卡逾期金额得过千亿。

这还仅仅是信用卡的数据,如果再加上花呗、白条等互联网类信用卡产品,网络小贷、现金贷以及传统消费贷等产品,那么意味着这个逾期的数额不止880.98亿,规模还要再上一个新台阶。

02

为啥以前还款好好的,现在都还不起了呢?

原因很多。

比如,以前很多人通过办多张信用卡炒房的,但是逾期信用卡越来越多,银行也不傻啊,怎么办?强化风控啊,于是,很多银行用上了“降额度”、“限额度”的狠手段。然后,一堆人就慌了。

影响真的挺大的。

像广发银行这样在额度方面一直比较宽松的银行选择大幅收紧,尤其针对高额度卡。

卡友们在信用卡论坛上表示,“广发挥下的是屠龙宝刀”,自己5.4万的额度仅剩3000,更有人称自己的额度从8万降到了8块。

华夏银行采取的是“普降”模式,很多卡片都有10%左右的降额,但华夏采取的小幅多次的方式,逐级降低额度。交通银行也比较狠,大批持卡人反映,其信用额度从原本上万,直接降到了2000元。

还有些人虽然没有被降额或者封卡,但也感受到了银行祭出的“花式风控”,包括限制额度、限制消费功能、消费监督,甚至也有不少人接到了银行的回访电话,要求提供近期消费的明细或者小票。

像一直正常消费的猫哥也受到了“风控”。

在京东购物时,使用招商银行信用卡支付一直不成功,客服的回复是,这笔“高达2000元”的大额支付触发了招行的风控机制,需要通过客服查询后,将这笔交易“放行”后,才能正常支付。

而在客服的回复中,还将触发风控的机制画了个大圈:线上、线下交易均可能触发;没有固定的金额或者金额范围;针对可能触发风控的商户,但没有列表;没有针对具体商户,没有针对具体类别,也没有针对持卡人。

风声够紧张啊!

如果仅仅是消费其实影响不大,但很多靠着信用卡循环还贷的可就惨了,需要50000,额度被降到5000,搞不定只能逾期,这样的人还真是越来越多,刚需可怜,炒房的活该。

03

还有一类逾期,是因为用户突然失业或者破产。

这类人现在还真不少,尤其是很多互联网公司突然的裁员,这些用户以前是典型的优质客户,额度不低,逾期很少,但习惯了刷刷刷,突然失业后很多人的储蓄是不够还款的,而银行也无法监测到这些人的风险,唯一能干的就是先收紧再说。

猫哥给大家普及过,这个就是典型的“棘轮效应”,消费习惯养成之后,易于消费升级,难于消费降级,通俗的说,也就是由奢入俭难。

刷刷刷,买买买,花钱还是很有“幸福感”的事情的,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讲,消费主义已经成为一种颇为流行的价值观,现在流行的是,70后拼命挣钱,80后拼命攒钱,90后拼命花钱。拼命花钱,其中就包括“借钱花”。

像90后在消费贷款用户群中的占比已经达到了49.31%,距离半壁江山,不到一个百分点。在不含房贷车贷的情况下,使用消费贷款用于日常生活消费的人群超过五成,占比50.17%,但高额的逾期数据,意味着很多人是花得爽但还不起。

04

也有些信用卡的用户,其实本来就不太符合申请信用卡的要求,这怎么讲?

这是一些银行自己挖的“坑”。

1985年,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了中国第一张信用卡,作为那个时代的“金融创新”,信用卡就成为为用户提供金融服务的载体,也成为银行提升盈利能力的重要工具。

但彼时的信用卡业务并不普遍,甚至直到近些年来,信用卡才走近一般大众,这两年的发展尤其迅速,去年,有的银行对发卡量的要求是同比增长10倍,因为他们看到了现金贷被遏制之后,消费金融产生的强大的盈利能力,一般的房贷业务5-6%收益,而信用贷可以达到14-18%的收益,银行这么卖力是可以理解的。

问题是光靠银行自己的人,再多的亲戚也凑不够这个量,于是很多外部的渠道、中介纷纷登场,通过帮银行开卡这个业务,热闹的时候,大中介一个月收入超过500万。

卡片的申请越来越简单,线上填写一些资料即可申请卡片。在以往,年费可以过滤一部分用户,但随着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年费的门槛越来越低,卡片等级也越来越“接地气”,授信额度也越来越高。

从现金贷、网贷公司溢出的人员配置,也开始向银行信用卡业务分流,银行系统申请不下来,那么在“扫楼业务员”、“路边办卡摊”上,还是可以申请的,而业务员为冲量,资料包装或者造假也就在所难免了。

“以卡办卡”也很流行,如果用虚假资料办理了一张高授信的信用卡,通常“以卡办卡”办理下来的卡片,其授信额度一般也不会低。

低质人群+高杠杆率,逾期增加就很正常了。

05

所以,“信用卡欠钱怎么办”就变成了热门问题。

知乎上的热门问答,关于信用卡的问题很多:

● “信用卡欠了3万,我该怎么办”?

● “欠了5万的信用卡债,还不起,银行会起诉吗”?

● “多张信用卡逾期,因为某种原因一分钱没还,以后会面临什么结果”?

后果还是挺麻烦的,最麻烦的就是征信。未来是个信用社会,征信有黑点,很麻烦啊。

上周有个新闻比较热:

“三万额度信用卡,因为逾期银行要收14万”

很多人说银行乱收费,其实信用卡逾期怎么处理,都有明确的说法,只是很多用户自己不看,现在竞争激烈,银行还能商量,未来?呵呵。

其实很多用户自己心里跟明镜一样。

“我也不敢给银行打电话的,我平时自己套现套得不亦乐乎,为什么降额,我心里还是有点数的,”一个日常有套现的朋友对猫哥说,“没有直接封卡已经算银行给面子了”。

进入2019年,有个大举措已经开始运行了,这就是百行征信。也就是说,除了央行征信系统中记载的内容外,一些民营征信系统,信用卡、网贷、现金贷的征信记录也会一并征集,你的各种债务情况、信用情况逐步也将一目了然了。

所以啊,新一年里,控制好自己的债务,不然银行可能更敏感。严厉的风控面前,一旦你还款有问题,银行会比你的另一半更早一步断掉你的“零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