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银行的治理困局:300多元违规收入“换来”300多万元监管重罚
2025年7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信息公示表,将烟台银行再次推至舆论聚光灯下。
该行因违反金融统计规定、账户管理规定等六项违规行为,被没收违法所得387.45元,同时处以319.2万元罚款。这组悬殊的数字形成强烈反差,引发市场对这家地方城商行合规管理能力的深度质疑。
而仅仅在4天前的6月30日,山东证监局已对烟台银行出具《责令改正措施决定书》,指出其在基金销售业务中存在《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记载事项变更后未及时申请换领等问题,要求30日内提交书面整改报告。
短短一周内接连曝出问题,从许可证管理疏漏到金融统计、反洗钱等核心领域违规,看似孤立的“小事”背后,折射出的却是烟台银行内控体系的困局。
1.内控体系存在缺陷,合规防线亟须完善
根据监管信息,烟台银行因违反金融统计相关规定、账户管理规定、商户管理规定、占压财政资金、违反信用信息提供相关管理规定以及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等六项违规行为,被处以警告并罚款319.2万元,同时没收违法所得387.45元。同时时任烟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张某伟和总会计师徐某文,因对“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负有责任,分别被处以罚款2.5万元和1.5万元。
央行山东省分行对烟台银行的处罚信息,图自央行山东省分行官网
这并非烟台银行首次因合规问题被罚。梳理其违规记录可见,该行近年来的处罚呈现频次递增、性质趋重的特点。
烟台银行近年来多次被罚
2024年11月2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烟台监管分局因“未按照规定报送报表”对其罚款30万元,时任总会计师徐某文被警告;2024年2月,因“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烟台监管分局罚款40万元;2023年10月,国家外汇管理局烟台市分局对其罚款41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0.96万元,事由为“涉嫌违反法律法规”。
值得关注的是,烟台银行的信息披露长期存在混乱。2024年5月,该行发布一季度报告更正公告,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与一级资本充足率数据颠倒——原披露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2.43%、一级资本充足率8.01%,更正后两者数值互换。
更基础的是,其利润表中“本期发生数”与“本期金额”出现显著差异,原披露营业收入2.70亿元(月报数据)与7.50亿元(季报数据)矛盾,最终以更正季报数据告终。
这种基础性数据错误绝非偶然。按照《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财务数据需经风控、财务、审计多部门交叉核验,而烟台银行出现类似低级错误,意味着至少三道审核防线失守。
从历史沿革看,烟台银行的公司治理问题早有伏笔。该行前身是1997年11月成立的烟台市商业银行,2009年更名为现名,自成立以来的四任董事长中,前三任均因贪腐或违规问题落马:首任董事长于行成(1997—2001年在任)2003年因受贿被判12年;第二任董事长庄永辉(2001—2012年在任)2012年卷入“4.36亿元票据案”,涉嫌利用外资入股之机获利1.5亿元,于2014年因受贿罪、贪污罪被判刑13年;第三任董事长叶文君(2012—2018年在任)2019年7月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立案审查,同年12月被开除党籍并移送司法机关。此外,2019年7月,原行长石学东因涉嫌违法发放贷款、受贿被免去行长职务,2020年6月被正式立案侦查。频繁的高层动荡,为内控体系的松弛埋下隐患。
以此次被罚的总会计师徐某文为例,其任职轨迹显示,2017年起担任烟台银行计划财务部总经理,2021年升任总会计师。但自其担任总会计师以来,分管领域接连曝出问题,其对合规风险的把控明显不足。
2.业绩表面繁荣,实则暗藏风险
2024年,烟台银行交出的成绩单初看颇为亮眼:全年营业收入28.06亿元,同比增长36.48%,增幅居山东14家城商行之首;归母净利润3.68亿元,同比增长11.62%;年末总资产达1573.67亿元,同比增长12.73%,资产规模扩张显著。
烟台银行不良贷款率逐年下降
此外,风险指标似乎也在改善,2022—2024年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83%、1.33%、1.16%,下降明显;此外,同期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60.74%、182.23%、270.47%,风险抵补能力增强。
但深入分析可见,烟台银行的数据背后暗藏风险。2024年,烟台银行信用减值损失达14.11亿元,同比激增80.38%,占营业收入比重高达50.23%。对比2024年全国城商行211.19%拨备覆盖率均值,烟台银行的拨备计提强度显著高于行业。市场人士分析,此举存在通过“超额计提”压低不良贷款率的嫌疑。
进入2025年一季度,烟台银行的业绩出现反转。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该行营业收入7.05亿元,同比下降5.98%,但净利润同比暴增57.79%至2.55亿元。出现这一现象的核心原因是信用减值损失骤降25.36%至2.45亿元。这种“前高后低”的数据,远超正常银行季度波动(通常在10%以内)。
3.治理困局待解,信任重建任重道远
烟台银行的困境,折射出部分地方城商行在快速扩张中面临的共性问题:重规模轻合规、重业绩轻治理。
从股权结构看,烟台银行还是存在较为显著的集中特征:南山集团以34.83%的持股比例稳居烟台银行第一大股东,烟台市财金发展投资集团以13.26%的持股比例位列第二,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72.11%,国有法人股与境内其他法人股合计占比达92.97%。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前十大股东中烟台阳光壹佰(持股2.26%)与烟台泰鲁伟业(持股1.89%)存在一致行动人关系,当前两家合计有1.1亿股烟台银行股份被质押,被冻结3000万股。
烟台银行前十大股东情况,图自该行2024年报
从股东关联交易来看,2024年该行与股东的交易主要为存款和授信业务,均由正常经营活动产生,全年重大关联交易涉及主要股东3家,余额共计14.05亿元,其中南山集团涉及18户关联企业,授信余额12.73亿元,占资本净额的10.26%。尽管未超过监管红线,但关联交易的集中性仍需持续关注,避免因利益关联影响决策独立性。
2024年,烟台银行中间业务呈现快速扩张态势。2024年,该行全年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73.38%,其中代理业务手续费增长125.67%,主要依赖理财业务调整资产策略。但同期基金销售业务却因内控问题被责令整改,侧面反映出该行中间业务扩张与合规管理存在脱节。
金融市场的稳定离不开透明规范的信息披露,而银行作为经营信用的机构,数据真实性直接影响公众信任。如今,319.2万元罚单与387.45元违法所得的强烈反差,已成为烟台银行内控问题的标志性注脚。对于这家经历多次高层动荡、频繁曝出合规问题的城商行而言,真正的考验不在于短期业绩的反弹,而在于能否重建以合规为核心的治理体系。
毕竟,金融机构的生命线不仅是光鲜的报表数字,更需要经得起检验的信用与风控能力。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