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玖亓周评|反复遭遇极端天气,财险业正面临风险观念的重塑

连续的阴雨天,积水难以快速排出,部分农田受灾,已经开始影响秋收的进度。在河南等小麦、玉米主产区,因为抢收需要额外的收割、烘干成本等,也会导致价格上涨。

对于北方而言,人们熟悉的“七上八下”变得陌生,不仅洪涝灾害频繁在北方发生,北方的阴雨天也在拉长。10月以来的这一波持续阴雨天,打破了人们的经验和常识,并影响到生产和生活。

极端天气和反常天气常态化,一种说法是全球变暖,降水线逐渐北移。任何事情都适合利弊参半,降水北移固然使得北方干旱少雨的生态环境得以改善,但另一方面,也对北方城市的排水系统、对北方山区的山洪预警造成新的挑战,从抗旱转变到“抗洪”,不仅需要观念的重塑,也需要基础设施的重塑。这还不包括近期频频来袭的台风、暴雨。

在气象这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里,保险业显然不可能做到超脱和独立,其也势必被影响、再适应,以及积极互动并反作用于新的环境。

农险担负重任

面对阴雨天气给秋收带来的影响,保险公司一如既往,迅速行动起来,几家头部财险公司纷纷安排灾害应对与秋粮作物的保险理赔服务工作,保障农户利益,护航粮食安全。

对此,保险公司通常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事前工作,利用科技赋能,做好风险减量工作,将精准气象信息及时传给相关村镇和农户,助力抢收;二是事后工作,开辟理赔服务的绿色通道,提高理赔查勘工作的效率和保障程度,尽快兑付赔款,为农民下一步购买种子、化肥提供资金支持。

农险只是近年来财险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缩影。从南方的台风登陆到北方的城市洪涝,保险公司都是冲锋在前,发挥了风险兜底作用和社会责任,这也是当下保险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着力点之一。可以说,财险在灾害面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民生保障能力,应赔尽赔,能赔快赔,合理预赔,在相当程度上扭转了公众对于保险的某种刻板偏见,保险行业的美誉度以及受国家重视的程度,都在飞速提升。

但从可持续性的角度出发,发挥社会责任的前提是公司自身运营良好、商业模式清晰,否则就会成为无根之木,甚至异化成为指令摊派。显然,频发的气象灾害造成的赔付压力与日俱增,因此它需要险企有更强的产品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否则就失于市场化的力量,也就低估了国家对于保险业的期待。

观念制度先行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事实上,过去三年,极端天气和巨灾频发,已经不能用既有的经验和数据驾驭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于风险的精算,一直是保险的立身之本,如果风控失败,将导致风险敞口洞开,保险公司也将赔穿。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意义,就在于不确定性大幅增加,过去习以为常的、笃定发生的事情,将变得无法预测,甚至走向反面。气象是否也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还需要时间观察,还需要科学共同体的解释,但保险业无法静观其变,因为风险正在增加,预判不成将可能造成误判。

今年上半年财险公司的营收净利较好,在“报行合一”的反内卷政策保护下,车险有了新能源的新亮点,非车险也多点开花,但居安思危是进取之道。财险公司无论是从战略观念上还是产品设计上,都应该将新的风险因子纳入考量,鉴于气象灾害的频率和烈度,特别是北方面临的生态新变化,风险重估必须纳入议事日程。很多主要市场在北方的中小财险公司,在突如其来的暴雨洪涝灾害的风险中遭受严峻考验,就是对于北方干旱少雨的“迷之自信”,在风险预判、风险分担和风险减量上少有作为、无所作为,导致自己成为风险之一。

做好风险重估,做好事前防灾、事中减灾、事后救灾,将决定未来财险公司的长期生存能力。而这种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的护城河能力,既不能快速建立,也无法被快速模仿。保险公司需要在保险科技方面持续投入,从而形成对灾害风险更准确预警、识别和保障的能力,以市场之力和科技之力,履行社会责任。但更重要的是,从观念和制度上,先行一步。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