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人寿“冠礼之年”新启航,从冠名大厦开始!哪些待解?

资本市场上高调“买买买”的长城人寿,一直在转型发展的路上寻找突破口。近年来,长城人寿在投资方面发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11月18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西城分局正式批复核准,由长城人寿斥资收购的原“新街高和项目”正式更名为“长城人寿大厦”,这意味着刚满20岁的长城人寿正式有了自己的大楼。
长城人寿大厦获批更名,恰逢长城人寿“四五战略”收尾和“五五战略”开启阶段,这成为长城人寿迈向新起点的标志性动作。另外,在这一年,长城人寿还迎来了公司治理层面、经营层面的些许变化,撤销监事会、调整部分管理层。
不过,在迈向新征程的路上,这家寿险公司依旧面临业务规模节节攀升,盈利情况差强人意;股权频频转让但鲜有落地的局面。未来,长城人寿如何做好资负两端的平衡,如何提高公司价值,或是其需要思考的问题。
投资缩影
2024年5月份,长城人寿完成了北京新街高和写字楼项目的收购,购置总价为10.3亿元,这一操作在当时引起了业界广泛关注和热议。
毕竟,从当时的房地产来看,受调控政策、行业周期等因素影响,地产行业受到巨大冲击,房企爆雷事件频发,这也导致险企投资风险偏好持续收紧,对不动产投资愈发谨慎。但在此背景下,长城人寿大手笔拿下大楼。
长城人寿方面介绍,购入北京新街高和大厦,后续经改造装修后,主体将作为总部职场使用,以满足公司办公和展业需求,这也标志着长城人寿开始拥有自己的独栋办公楼。同时,购入北京新街高和项目,兼具了战略投资及财务投资的双重属性,写字楼除了作为公司总部办公职场使用外,部分物业将用于对外出租运营,吸引优质企业和机构入驻,可为公司贡献较为稳定的租金收入,增加投资收益,提升公司整体盈利水平。
另外,新街高和项目作为长城人寿战略投资的标杆之作,是“以资产负债管理为核心”投资原则的生动实践,更是“长钱长谋、长钱长投、长钱长留”理念的深度落地,长城人寿表示,此次更名为长城人寿大厦,是公司核心资产布局的重要成果。
其实,除了投资写字楼外,近年来长城人寿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也比较活跃。据统计,今年前9个月,长城人寿已完成4次举牌操作。
2月20日,长城人寿买入中国水务股票200万股,共计持有中国水务8200万股,占该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0235%;3月5日,长城人寿买入大唐新能源股票300万股,共计持有大唐新能源3.64亿股,持股比例提升至5.0043%;6月16日,长城人寿买入秦港股份440万股,共计持有秦港股份2.794亿股,占其总股本的5.0005%;9月25日,长城人寿买入新天绿能H股100万股,共计持有新天绿能H股2.104亿股,占其总股本比例为5.0027%。
回看20年
大手笔“买买买”的背后,除了与当下的投资环境与政策鼓励相关,也与长城人寿的战略紧密相连。
长城人寿董事长白力在近期公开采访中表示,未来长城人寿将不断优化资产配置结构,加强专业的投研团队建设,打造稳健的投资布局能力,追求投资收益可持续稳定增长,努力成为一家真正以投资能力引领发展的人寿保险公司。
白力认为投资理念是一家公司投资行为的“指南针”,他表示,近五年是长城人寿投资体系真正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目前,长城人寿已构建起涵盖“机制、决策、配置、团队、牌照”五个维度的投资管理体系。
不断完善的投资体系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业绩回报。据白力透露,近五年,长城人寿总投资收益额达143.69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为4.33%。长城人寿的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其综合投资收益率达到6.07%,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不可否认,从资产端看,长城人寿表现得不错。但作为保险公司经营的两个轮子,资产、负债缺一不可。从负债端来看,长城人寿的业务规模虽然在稳步增长,然而在盈利方面,却显得“动力不足”。

数据显示,自2012年长城人寿就开始转入盈利期,2012—2015年,连续四年盈利,不过在此期间,长城人寿的保险业务收入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2016—2018年期间,长城人寿转为亏损,且亏损数额大幅增加。三年时间内,长城人寿亏损额累计超过28亿元,这一表现的背后除了与转型有关外,或许更大程度上受累于投资表现,例如,2018年长城人寿投资收益为8.93亿元,较2017年下降了30.72%。
2019年开始,长城人寿又开始转入盈利周期,还出现盈亏交替出现局面。2023年,长城人寿出现了3.67亿元的亏损,2024年盈利5.24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其保险业务收入为214.55亿元,净利润为1.56亿元。
酝酿增资
作为一家全国性寿险公司,长城人寿的发展与很多寿险公司发展路径一致,经营过程起伏波动。除了负债端的些许压力外,长城人寿还面临股东方面的一些尴尬。
11月17日,长城人寿两笔股权同日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股权转让方分别为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二十二冶集团”)与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转让股权均为3000万股,转让底价同设定为3582.999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部分股权在今年10月份也曾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当时的转让底价设置为3981.11万元。也就是说,两家股东对持有的股权进行了降价转让。
而对于两家股东要退出长城人寿,行业并不意外。早在2021年,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就曾挂牌转让所持长城人寿3000万股股份;2022年9月,二十二冶集团也将所持长城人寿股权进行转让披露。
股权转让悬而无果,只能降价,这样的操作对于长城人寿来讲,同样是一种价值的“打折”。
不仅如此,从长城人寿当前的股权结构看,其第四大股东中民投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的长城人寿10.87%股权已全部被冻结,虽然已被法院拍卖成功,但最终股权交易还需监管批准。第五大股东厦门华信元喜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长城人寿9.52%股权全部被质押中。还有股东北京金牛创新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北京金羊创新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持有的长城人寿股权也被质押中。
股权方面的异常,也是长城人寿未来发展需要面对的一大问题。与此同时,股权的异常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未来的增资。
就长城人寿来看,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02.21%,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53.84%。根据公司预测,下季度,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95.0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36.71%,从长远来看,未来仍有增资的需求。
近年来,增资成为长城人寿经常提及的一个话题。早在2023年长城人寿临时股东大会就审议通过关于增加注册资本的议案,2024年多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增资扩股的议案,当年12月,长城人寿部分国资股东增资,增加注册资本由62.19亿元变更为68.39亿元。2025年,长城人寿的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2025年发行资本债券的议案》、审议通过《关于2025—2026年发行资本债券的议案》。
“五五战略”
2025年对于长城人寿而言比较特别,算得上冠礼之年,成立20年,逐渐走向成熟的新起点。
这一年,长城人寿迎来了公司治理层面的重要变化,取消了监事会,相关监事人员也相继卸任,曾任监事长的任庆和,在近日有了新的职务安排。11月14日,金融监管总局北京监管局核准了任庆和担任长城人寿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的任职资格。
身为财务领域的资深专家,任庆和拥有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同时具备注册会计师和高级会计师资质。从其职业轨迹看,他曾任北京华融综合投资有限公司财务部经理,长城人寿副总会计师、总会计师,北京金融街投资集团总会计师,北京金融街集团财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务。这一人事安排,也反映出长城人寿对财务风险管控的高度重视。
20年,是一个刻度。站在20周年这一重要的时间节点上,长城人寿制定了“五五战略”规划。在司庆活动上,长城人寿总经理王玉改以“新周期 新趋势 新发展”为主题,现场介绍和分享了“五五战略”规划报告的目标和举措。
据悉,“五五战略”规划的战略目标是以资本安全为核心,应对行业深度调整周期,通过生存战、发展战两个主线,实现从大到强的跨越。详解其中的思路,即Guarded,保持经营安全以及一定的经营弹性;Root,回归本原;Engine,加强精细化管理,以创新作为引擎驱动发展;Aligning,服务国家战略,服务股东;Transformation,经营模式、管理模式的改革。
基于这一目标,长城人寿进一步提出了具体实施的 “燧新工程”,致力于以安全为基、变革为根、客户为本、数智为翼,抓住市场契机,焕发新活力。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