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监管边缘的网络互助时常引来争议。网络互助还能走多久、走多远尚不得而知。

2021年全国两会上有代表委员建议,“网络互助应当纳入银保监会监管”的范围之内。

看似保险却有别于保险的网络互助,部分平台仍靠自律、靠自发持续中,对部分会员患者提供分摊救助。不过,无监管下的资金池,则被认为存有巨大的风险。

虽然尚未有政策的明确限制,不过网络互助似乎已如明日黄花,有的启动即失败,有的半路宣布退出,而目前最大的网络互助平台相互宝的会员也正在逐月减少。

相互宝分摊人数降至亿人以下

一季度缩水超500万

蚂蚁金服研究院曾发布行业内首份网络互助白皮书——《网络互助行业白皮书》,据白皮书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网络互助平台的实际参与人数为1.5亿人,预计2025年将达到4.5亿人,覆盖中国14亿人口的32%左右。

而在这1.5亿人中,当时有1亿左右的人来自蚂蚁金服的“相互宝”。不过,现在来看,这个所谓国内最大的网络互助平台,聚集力也在下降。

『A智慧保』发现,自2021年以来,相互宝的分摊人数急剧下降。从2021年1月第一期的10100.76万人下降至3月第一期的9593万人。也就是说,在不到一个季度的时间内,相互宝分摊人数缩减了500万人左右。

反观救助的人数,则随着分摊人数的下降而增长。截至2021年3月第一期,相互宝的待帮助人数为4018人。

具体来看,2021年1月第一期互助分摊人数为10100.76万人,帮助成员为3663人;1月第二期互助分摊人数为9959.78万人,帮助成员为3758人;2月第一期互助分摊人数为9847.47万人,帮助成员为3762人;2月第二期互助分摊人数为9778.85万人,帮助成员为4032人;3月第一期互助分摊人数为9593万人,待帮助成员4018人。

分摊人数下降、救助人数不断增加,意味着每个人的分摊金额也在增长。

据相互宝对外公布的2020年度经营报告显示,2020年,相互宝成员达到1.05亿户,累计分摊互助金约98.9亿元,人均分摊金额约94.2元/年。

虽然这一分摊金额低于蚂蚁计划的188元最高预测线,但相较2019年的29元来看,还是有了明显的增加。也正是因为这一变化,人们对相互宝的分摊,或多或少有了不少争议。毕竟,这些加入相互宝的用户,本就是抗风险能力弱、“生不起病”,只能选择相较于正规保险类产品更为廉价、程序简易的互助产品。因此,这类用户对价格会格外敏感。

如今,随着相互宝分摊人数跌破亿人,且继续呈下降趋势,这个最大的网络互助平台未来的发展,是否会守得住国内网络互助的根基? 

美团互助关停、被监管点名

但监管措施仍未落地

其实,对于相互宝的争议,也只是人们对网络互助的一个侧面认识。不仅仅是相互宝,其他网络互助平台同样面临着类似的尴尬。

2020年9月,银保监会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局发表了一篇关于《非法商业保险活动分析及对策建议》的文章,击中了很多非持牌机构经营类保险业务的痛处,其中就包括那些曾经与保险“一线之隔”的网络互助。

“相互宝、水滴互助等网络互助平台会员数量庞大,属于非持牌经营,涉众风险不容忽视,部分前置收费模式平台形成沉淀资金,存在跑路风险,如果处理不当、管理不到位还可能引发社会风险。”

直接的点名,让一众网络互助平台处境十分尴尬。虽然在第一时间,相关网络互助平台回应了这一问题,并发出“呼吁相关部门尽快落实互助监管”的声音,但始终未落地的监管措施,仍是网络互助的一大痛楚。

直至2021年1月15日,美团互助发布关停公告:“因业务调整,美团互助将于2021年1月31日24点正式关停。关停后,继续聚焦公司主业发展,为用户和商户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关于网络互助平台存在的问题,监管人士直接给出明确的答复。

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兼新闻发言人肖远企表示:“我们觉得美团互助偏离美团主业,以及逆选择风险不断增加是它关停的主要原因,下一步将对网络公司做网络互助进一步关注,了解其运行的方式,分析风险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偏离主业、逆选择、风险增加,互联网平台经营网络互助,不但没有为自己增光添彩,反而使自己陷入被争议、被边缘化之地。

当然,对于网络互助的下一步计划,虽然监管表示“进一步关注”,但仍未明确将其纳入监管范畴。所以说,关于网络互助平台的监管问题,依旧继续存在。

两会提案建议纳入监管范围

四大问题仍待解

在今年的两会建言中,网络互助也成为被关注的热点之一。

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孙洁在提案中建议,将互助纳入银保监会监管的框架内,并加快网络互助行业立法,对合格的平台颁发证书并加以公示,以实现行业的平稳健康长久发展。

作为一个独立于监管之外的领域,网络互助始终不是保险,也不属慈善公益、网络众筹范畴。但它的出现,确实解决了一些问题。

在孙洁看来,网络互助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管理功能,可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成为健康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力量,显著减少患病家庭经济负担和经济损失;是商业保险的有效补充,覆盖中等及较低收入居民,让这些大病弱势人群多一份保障;有助于我国健康保障领域数字化转型升级。

不过,这些都不能化解最根本的问题,即网络互助到底该归谁监管。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认为,网络互助是某种相互制保险(交互制保险)的“类保险”因素与互联网新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风险保障形式,是共享经济之下的新生事物。

虽然说存在就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网络互助作为新生事物,的确存在不少问题。

在孙洁看来,网络互助目前有四大问题尚待解决:监管缺位、准入门槛低、行业平台良莠不齐、资金管理需规范。

监管缺位是指,网络互助处于监管的空白地带,尚无明确的主管单位,相应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监督检查等也滞后。或许,归谁监管的问题是化解现有问题的关键。

准入门槛方面

网络互助平台的一般载体为科技公司,其有保险的性质却不属于保险公司。而且行业进入门槛低,导致行业内不乏各类假借保险名义和保险术语夸大宣传等不规范现象。

从平台看

网络互助平台良莠不齐,部分平台可能存在会员规模无节制发展、平台自身稳定性差、退出随意等问题。并且,无论是前付费还是用户选择代扣哪一种模式,其所涉及的资金量巨大,资金管理规范都是网络互助领域需要着重关注的问题。

为此,孙洁建议,建立针对性的网络互助平台责任追究机制,对不规范经营的平台采取罚款、责令整改、暂停或关闭平台、吊销证书等惩罚措施。而且,由中国人民银行对网络互助平台所涉及资金进行监管,对网络互助平台设立一定的资金管理要求,包括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等,有效防范潜在的金融风险,确保网络互助平台互助金规范合理应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