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联合资信发布的“关于将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主体及相关债券列入评级观察名单的公告”显示,该评估公司将捷信消费金融主体及"19捷信消费金融债01"列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并表示,在观察期内,联合将持续关注捷信消费金融经营状况、盈利水平、偿债能力等方面的变化,并与捷信消费金融保持沟通,及时评估并揭示相关事项对捷信消费金融及其存续债券信用水平可能带来的影响。

这意味着,自2010年初与北银、中银和锦程成为首批获得牌照的四家消费金融公司以来,捷信“不幸”成为目前全部28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唯一一家被列入评级观察名单的公司。

Metal财经了解到,信用评级机构将某一债务人“列入评级观察名单”,意味着短期内可能调升或调低该债务人的信用评级,也存在观察期内该债务人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恢复后被移出名单的情况。

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2日,多元金融行业今年以来被信用评级机构“列入评级观察名单”的公司共计6家,其余均有“暴雷史”的五家分别是海航集团、泛海控股、西藏金融租赁,以及“华融系”旗下的晋商资管和华融金融租赁,而捷信目前的最高信用评级为“AA+”。

捷信信用评级报告

联合资信在公告中指出,捷信消费金融2020年经营业绩表现暴露出其业务处在转型期,受业务策略和外部环境双重影响存在业务规模收缩趋势较明显、高管稳定性呈现一定波动、资产质量下行压力较大、盈利水平承压、未来经营发展趋势尚不明朗等问题,以上因素可能会对公司未来业务发展、风险管理、盈利能力、流动性与融资环境等方面产生影响。

同时,母公司捷信集团大幅亏损及实际控制人高世等或将一定程度上影响母公司对捷信消费金融的支持力度。但作为中国第家外资消费金融公司,捷信消费金融拥有较强的资本实力和较为成熟的内部控制和风险控制体系;同时捷信消费金融在消费金融行业涉足多年,业务覆盖范围较广,拥有较好的客户基础。

作为“外来”的消金企业,捷信此前一直都是“闷声发大财”的状态。

公开资料显示,捷信集团于1997年成立于荷兰,在全球9个国家共拥有43万个贷款服务点。自2010年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于天津市注册成立后,主要为与数码产品等实体店合作推荐贷款为主。2019年,捷信一度向港交所申请IPO上市,募资金额也从10亿美元一度上调至15亿美元。而在9月23日,公司即宣布无限期推迟原定于9月末的IPO计划,但未给出推迟原因。

同年,捷信消费金融实现营业收入仅为170.38亿元,同比下滑6.4%,净利润为11.4亿元,同比下降18.34%,成为行业TOP10中唯一净利润同比下滑的公司。昔日的行业“赚钱王”首次跌落神坛,并被招联消金反超。

受疫情冲击及行业监管趋严影响,捷信消费金融2020年业绩数据全线走弱。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捷信消费金融实现营收112.32亿元,同比下滑35.16%,行业排名下滑至第二位;净利润为1.36亿元,同比下滑近九成,盈利能力大幅下滑的同时,行业排名跌落至第八位;而两项财务指标的增速均在行业排名中处于垫底位置。

此外,捷信消费金融近期多位核心高管成员离任,另一方面,其母公司捷信集团疫情冲击下的业绩萎缩更为明显,去年净亏损达5.84亿欧元,且信贷业务规模明显收缩所致。同时,联合资信也关注到捷信消费金融2020年以来存在较多劳动合同纠纷、息费投诉、裁员等可能影响到其品牌和声誉的市场传闻信息。

针对上述事项对公司经营决策、未来业务开展、融资环境和财务状况等方面的影响,捷信消费金融对联合资信表示,相关事项对该公司组织管理架构、经营策略及未来战略发展等方面未产生重大影响;且制定了以数字化和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转型战略,目前经营策略正处在调整转型期,故主动提升风控标准、收缩贷款规模,导致资产负债规模收缩。

面对下滑的业绩以及行业排名,这家昔日的消金巨头如何挽回“颓势”,其信用评级该如何变动?若评级下调,该公司的业绩是否再度承压,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