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小食堂,讲述社会法律人的故事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2024年2月25日(星期日,农历甲辰年正月十六),《法律小食堂》第24次线下活动继续在北京新闻大厦举行。本次春宴是《法律小食堂》农历新春第一餐,借着浓浓的元宵佳节氛围,身在京师的同道好友欢聚一堂,共叙友谊。

出席春宴的有: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皮艺军,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民商法专家陈界融,电影导演、作家安东先生,生物医药专家肖敏博士,北京新邦律师事务所董再国律师,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陈伟律师,北京合川律师事务所刘闯律师,新闻评论员、《企业与法律网》主编金仲兵。

一年之计在于春,每逢佳节话乡情。本次春宴的第一个话题,就是坊间热议的“断亲”现象。结合我国春节回家的民俗,交流了传统的亲友关系和城乡社会变迁。

从宏观视角看,这是历史转型、社会进步的必然。

以四十年改开为着眼点,我国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从传统的农业文明社会转变为工业文明、城市化文明和商业文明的新型社会。其间,受科技、文化、法律进步影响,以血缘、乡亲、种族和地域关系进行维系的传统社会生产力关系遭到充分消解,人们纷纷从原先的祖先居存地出走它乡,到达完全陌生的新环境寻求新的生存机会,并慢慢达成了新的生存规则,进而成为原乡土规则的替代品。此情此景下,在物理概念中,原有的亲缘关系想不断都难。

其次是传统与现代的正面冲突。

“常回家看看”,是一种周礼式的文化意识,长久以来以“孝道”面目霸屏各个时代,积淀成一种以“礼治”为标志的类法律制度:非礼即非法!但在现代语境下,想“以孝道式的家庭供养替代公共福利制度”,与孔子的“克己复礼”一样,是一种刻舟求剑式的文明返祖臆想症。

随着生产队模式消亡、国有企业弱化、户籍制的式微和以农民工为代表的新流民阶级的出现,激活了每年必话的所谓“春运”现象,在仍然强大的传统话语中,“春运”成为承载“常回家看看”沉重情结的载体。

不可否认,户籍制仍然强大,两地分割式生存仍为主流,“常回家看看”仍然只是“由城回乡”的单向流动模式,而不是自由、对等且常态化的双向互动。所以“春运”看似亿万民众之福,但在风雨无阻的艰辛中,实质上已沦为城乡两地家庭的年度劫难。春节前后的两极社会痉挛之下,流动的人,驿动的心,滴的是血和泪。这还是在正常年景下。

再次是经济和财务的恶化。

近年来,经济荣景不再,虽然“外来不如守乡”论似有抬头,但仍压不过外出一试运气的冲动。可惜的是,有更多人并未得到想象中的经济收益,于是“平时难回家,年关不敢回”成为流民共同的心痛——在经济基础占优的前提下,拿什么来回家看看,成为回家前的心灵拷问。为避免不必要的尴尬,“断亲”即成为一种壮士断腕般的决绝之选。两手空空者,都是“断亲”潮的被动参与者。

这一群体正呈急速扩张状,从传统的“五服近亲”到现在的二代不认,在互联网中长大的年轻一代犹为突出。

传统与现代,经济与亲情,年轻与年长,在断舍离之间进行着一场混合战争。未来的亲情,将更趋于淡泊;传统的年味,越发平淡无味;春节,也或成为鸡肋式的存在。

夕日宫妃凭旧栏,依稀争宠话玄宗。

法律小食堂,讲述社会法律人的第二个故事,就是春节档电影《第二十条》。

在对电影的评价上,出现观点对立。

批评者多为法律人士:在公检法中最弱势的检察们,恍若隔世般竟然干了三家的事儿,很有凭空争功之嫌。情节设计上糟点不少,对律师污名化表现也不遗余力,不利于在民众中树立“请律师打官司”的正确认知。

支持者认为:电影具有法律启蒙作用,最当称道的就是关于“正当防卫”理念的普及。仅此一项,对大众而言即足够了。

确实,在“命案必破”的正确观左右下,究竟有多少正当防卫行为因为对原始施害者的反杀而沦为命案后果的承担者?“戴套不算强奸”算一个,如果没有视频技术,“昆山龙哥反杀案”后果仍未可知。

可见,确立自卫权优先观,给予正当防卫无限自卫权,既是对见义勇为等社会正气的鼓励,也是对长期存在的法律偏执进行纠偏的现实需要,更是对公道人心这个自然法理的尊重。

2024年,《法律小食堂》将满怀感恩之情,与专家、学者、律师、媒体人、企业家、艺术家和发烧友等社会各界再续前缘,维护、增强来之不易的同道友谊,接纳、整合异地新鲜人脉,分享、交流国内外最新法律、政策、民生、商业、文化、艺术等多领域信息资讯,打造精品社交微平台,实现针对性社交外延。

梦想,终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