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内房股强势拉升。其中,世茂集团(00813.HK)大涨10.39%,龙光集团(03380.HK)涨6.35%,旭辉控股集团(00884.HK)涨5.63%,雅居乐集团(03383.HK)涨5.56%,融创中国(01918.HK)、龙湖集团(00960.HK)分别上涨5%、4.04%。

消息面上,为支持地方收储存量商品房,央行有了进一步部署。6月12日,央行在济南市召开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工作推进会,调研推广前期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试点经验,部署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推进工作。据悉,全国200多个城市视频参会。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央行6月12日召开了工作会议,推进3000亿保障房再贷款政策,这对于各地后续以收储模式推进去库存具有积极导向。”

根据易居研究院的百城库存报告,全国百城库存去化周期创历史最高水平,去库存压力超过2011年和2014年,相比合理值增加一倍。具体来看,今年4月,三线城市、四线城市的去库存压力最大。

业界专家普遍认为,当前房地产市场正面临紧迫的去库存挑战,“时间紧,任务重”。

事实上,自从4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后,楼市调控政策重点便转向“去库存”。

5月17日,全国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视频会议指出,对于商品房库存较多城市,政府可以需定购,酌情以合理价格收购部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同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指出,将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鼓励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

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地方政府以收储模式去库存这一工作正加速推进。

5月15日,杭州率先打响去库存第一枪。杭州市临安区明确要收购一批商品房用作公租房,并提出整栋收购、需配备一定比例车位、须是现房或一年内具备交付条件的期房等条件。

随后,苏州市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明确坚持“以需定购”,组织地方国企以合理价格收购部分存量商品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6月13日,常州在发布的楼市新政中也指出,将收购商品房用于征收安置;坚持“以需定购”,组织国有企业收购商品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根据以往经验,试点城市收储平台主要是城投等地方国企,所收购项目也主要是城投或国企自己开发的现房项目,主要解决的是新城及近郊区域存量高、去化难片区项目的收购,从而改善其高存量、低去化、高风险的市场认知。

不过,近日多个城市的收储平台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提速商品房的收储工作,不再局限于国资项目,而是计划将一部分民营房企的房源也纳入收储范围

对此,多机构称,这标志着政策实施的范畴和力度都在逐步扩大,以期更全面地应对房地产市场的挑战。

作者: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