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诚健华,插上了新翅膀
总有一些Biotech企业,能够凭借独到的差异化策略异军突起,成为市场中的“黑马”。诺诚健华便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
最近三个月,诺诚健华H股涨幅高达52.31%,A股涨幅也达到30.36%。这背后,差异化策略功不可没,为诺诚健华的显著增长提供了核心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诺诚健华并非个例,众多Biotech企业也将差异化奉为生存与发展的关键策略。那么,差异化策略是如何成为Biotech成功秘笈的?
01
制胜关键
翻开诺诚健华的三季报,可以发现字里行间透露出三个字:差异化。
2024年前三季度,诺诚健华实现总营收6.98亿元,同比增长29.85%,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2.78亿元,同比大增73.96%,环比增长9.4%。尤其是,前三季度亏损减少至2.85亿元,同比大幅缩窄47.1%,可谓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这一靓丽的成绩单,主要得益于核心产品BTK抑制剂奥布替尼实现收入大幅增长。
今年前三季度,奥布替尼实现收入达到6.93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第三季度同比大幅增长75.5%至2.76亿元,创出上市以来单季最高收入。业内预测,今年奥布替尼将有望突破10亿元大关,成为一款重磅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奥布替尼所在的BTK抑制剂市场竞争尤为激烈,同类竞品包括强生/艾伯维的伊布替尼、阿斯利康的阿卡替尼、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其中,泽布替尼还是首个国产“十亿美元分子”,今年前三季度销售额已经超过18亿美元,不断蚕食伊布替尼的市场份额。
即便如此,奥布替尼还是从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差异化策略。
奥布替尼之所以能实现快速放量,主要是因为率先拿下边缘区淋巴瘤(MZL)这个独家适应症,并被纳入2023年医保目录,成为中国首个且唯一获批针对MZL适应症的BTK抑制剂。尤其近年来国内没有新药获批用于MZL,而奥布替尼以精准的差异化定位,填补了这一治疗空白,满足了临床上的迫切需求。
此外,奥布替尼还有另外两项适应症已获批并被纳入国家医保,包括二线治疗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以及二线治疗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MCL)。
奥布替尼差异化策略的影响力还不止于此。
除了积极推进一线适应症外,奥布替尼还在多个自免领域拓展新适应症,其中针对多发性硬化症(MS)和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均已处于III期临床,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均已处于II期临床。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还未有BTK抑制剂获批治疗ITP,而且奥布替尼是全球首个在红斑狼疮II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疗效的BTK抑制剂。这意味着,奥布替尼有望在多个自免领域“弯道超车”,实现新的突破。
02
开辟第二成长曲线
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前,抢先过桥。
诺诚健华的差异化策略清晰可见,目前在血液瘤、实体瘤和自免领域构建了丰富的差异化管线矩阵,其中不乏同类首创或同类最优的药物。
在血液瘤方面,诺诚健华基于分子胶平台自研了高效选择性IKZF1/3降解剂ICP-490,以及ICP-B05(CM369)。
目前国内鲜有药企布局分子胶管线,诺诚健华是少有的先行者,正在开展ICP-490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等血液瘤的临床试验。与前几代免疫调节剂相比,ICP-490活性显著增强,可以克服前几代药物的耐药性。
ICP-B05(CM369)是诺诚健华与康诺亚合作开发的CCR8靶向药,正在开发单一疗法或与其他疗法联合治疗高发的晚期实体瘤和NHL,具备first-in-class潜力,目前全球尚无CCR8靶向药上市。
通过奥布替尼的差异化打法可知,诺诚健华有望在自免领域开启第二成长曲线。
除针对B细胞信号通路的BTK抑制剂外,诺诚健华还在T细胞通路上布局了重磅口服TYK2-JH1抑制剂ICP-332、TYK2-JH2变构抑制剂ICP-488。
其中,ICP-332对TYK2具有强效抑制活性,对JAK2的选择性高达约400倍,正在开展治疗特应性皮炎(AD)的III期研究,并已在II期试验中读出具备BIC潜力的积极数据,目前全球尚无TYK2抑制剂获批治疗AD,另外针对白癜风已处于II期阶段。
ICP-488是一种强效的高选择性口服TYK2变构抑制剂,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II期研究已达到主要终点,有望于今年年底读出数据。
另外,诺诚健华还布局了IL-17小分子抑制剂ICP-923,由于小分子药物具备口服给药的便捷性优势,该药有望与已上市的注射型IL-17生物制剂差异化竞争。
在实体瘤领域中,诺诚健华也布局了许多创新靶点,拥有管线包括:
潜在更优的第二代TRK抑制剂ICP-723(Zurletrectinib),不仅能有效抑制TRKA、TRKB、TRKC,还能有效抑制TRKA的耐药性突变G595R和G667C等,可以克服第一代TRK抑制剂的获得性耐药,目前正在开展治疗NTRK融合阳性肿瘤的注册临床试验,预计2024年年底提交NDA,已在试验中展示出80%-90%的总缓解率(ORR)。
第二代泛FGFR抑制剂ICP-192(gunagratinib),具备治疗多种实体瘤的潜力,相比已上市的FGFR抑制剂具备更高的靶点选择性,同时能克服第一代FGFR抑制剂的获得性耐药性,目前正在开展针对胆管癌的注册性II期研究,具有BIC潜力。
强效口服SHP2变构抑制剂ICP-189,正在开展联合伏美替尼(口服EGFR激酶抑制剂)用于治疗NSCLC的Ib期临床,目前全球尚无SHP2抑制剂上市。
新型多靶点RTK抑制剂ICP-033,可选择性抑制DDR1/2、VEGFR 2/3以及PDGFR α/β等受体酪氨酸激酶,正在中国开展治疗实体瘤的Ⅰ期试验。
丰富管线的背后,得益于诺诚健华手握近80亿元的现金储备,差异化策略的意义可想而知。
实际上,不仅仅是诺诚健华,许多Biotech都在积极走差异化发展之路。
03
Biotech扭亏秘籍
Biotech如何实现扭亏为盈?两大法宝不可或缺:差异化与BD出海。
但出海与差异化,两者并不冲突,反而相辅相成。那些能吸引MNC巨头重金引进的重磅药物,背后都隐藏了差异化策略的巨大价值。
在热门的ADC领域,MNC巨头纷纷加码探索前沿药物研发,包括百时美施贵宝(BMS)以高达84亿美元引进百利天恒的全球首创EGFR/HER3双抗ADC药物BL-B01D1;葛兰素史克(GSK)以超17亿美元引进翰森制药的B7H3 ADC药物HS-20093。
GLP-1赛道同样如此,小分子、多靶点、长效是差异化的突破方向。
基于此,阿斯利康以超20亿美元引进了诚益生物的口服GLP-1激动剂AZD5004(ECC5004),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出4周减重5.8%的显著效果,相比注射剂更备依从性优势;近日,Apollo Therapeutics宣布以超9亿美元引进东阳光药GLP-1/FGF21双靶点药物HEC88473的中国外全球权益,而早在2019年,勃林格殷格翰就以近9亿美元引进Yuhan的GLP-1/FGF21。
种种因素表明,差异化能力是Biotech长期制胜的关键。纵观医药江湖,无不如此。
例如,复宏汉霖采取了独特的“生物类似药+创新药”模式,一边抢占“重磅炸弹药物”的国产首个生物类似药,一边在创新药管线斩获差异化适应症,其中H药汉斯状(斯鲁利单抗)正是因为拿下了同类竞品没能攻克的小细胞肺癌,才在内卷严重的PD-1市场后来居上,实现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大关。
武田制药以13亿美元引进亚盛医药的奥雷巴替尼,这一“化敌为友”的战略合作,深刻体现了差异化策略的精髓。
一方面,奥雷巴替尼具有治疗耐药慢粒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优势,相比武田制药的普纳替尼表现更优,显然为武田提供了差异化的产品线;
另一方面,作为第三代BCR-ABL抑制剂,奥雷巴替尼为那些对一代和二代TKI产生耐药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有效满足了这一细分市场的未满足需求,从而实现了市场差异化。
04
结语
创新是永恒的主题,但单纯的创新并不足以保证Biotech的成功。只有在追求创新的同时注重差异化,才能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差异化不仅是Biotech生存的基础,更是推动持续增长的第二引擎。对于正在寻求扭亏为盈的Biotech而言,差异化策略至关重要。
参考资料:
1.各家公司的财报、公告、官微
2.西南证券、国投证券研报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