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医药,被迫出海递出软肋
作者 | 胡青木
编辑 | 苏淮
医药一哥,要出海了。
此前,市场就曾传出恒瑞医药(下称“恒瑞”)要赴港上市的传闻,公司对此也并未否认。距离这次传闻过去一个多月以后,12月9日,恒瑞发布了将要在港股上市的公告。
这次赴港上市,恒瑞旨在推动公司的国际化业务发展。这也意味着,恒瑞这艘巨轮,要驶向海外了。
恒瑞的研发管线丰富且研发进度领先,为何还要进军充满不确定性的海外市场?此外,未来随着公司海外业务占比增长,恒瑞是否会像药明康德一样被美国捏住“软肋”呢?
公告发布次日,恒瑞收跌2.53%。要知道,当天上证指数受政策影响涨了0.59%。恒瑞股价走势与大盘背离,似乎也从侧面反映出市场对这次出海决策的担忧。
01
创新药也和仿制药一样卷
自前几年集采开始,仿制药市场便被陷入了一场激烈的风暴之中。以仿制药起家的恒瑞,也未能幸免。
2020年,在全球疫情背景下,投资者对医药行业的发展前景普遍持乐观态度。恒瑞作为医药行业的优质标的,自然受到了资金的追捧,公司市值在2020年底达到6000亿元的历史峰值,助力公司掌舵人孙飘扬因此也成为当年的江苏首富。
但一场集采,给恒瑞的这轮上涨踩下了急刹车。
公司第三批集采药品2021年销售收入下降55%,第五批集采药品2022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下降88%,呈现量价齐跌的态势。
除了中标产品未能通过增加销量来弥补降价的影响外,公司在第五次和第九次国家集采中,分别有造影剂和麻药等产品未能中标。
降价太多,不能实现以价换量;降价不够,丢标后市场份额就会被其他药企瓜分。仿制药价格内卷之下,恒瑞的营收在2021年、2022年分别下降了6.59%、17.87%。
更为严峻的是,就连创新药也开始卷起来了。
官网信息显示,截至今年7月末,恒瑞有90余款正在临床开发的自主产品,涵盖了抗肿瘤、免疫和心血管等多个领域。虽然公司的研发进度都处于行业前列,但是热门领域挤满了国内外的竞争对手。
在此背景下,未来恒瑞的新药即便上市,在后进者的追赶下,新药能享受到的红利期也将越来越短。再加上新药想要放量,就需要进医保,而对药企来说,医保谈判动辄50%以上的价格降幅,能否实现以价换量犹未可知。
前有医保谈判,后有同行追赶。在创新药领域,恒瑞同样面临着仿制药领域卷价格的压力。
对此,孙飘扬在此前举办的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上直言:“创新药行业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内卷,而且这种现象不仅没缓解,反而越来越严重了。”
每年50亿的研发费用砸进去,还要挣扎着和其它药企不停地卷价格。在国内市场已经充分竞争的背景下,恒瑞选择出海,或许也是被逼无奈。
出海意味着机遇,但风险也不容忽视。
02
出海是退路还是软肋?
国内药企常见的出海形式,除了药品在海外申请上市以外,还有产品的授权合作、与国外药企战略联盟以及在海外设立子公司或直接投资建厂等。
早在2011年,恒瑞的伊立替康注射液就获准在美国上市。由于全球医药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跨国药企巨头长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拥有强大的品牌知名度、广泛的销售渠道和深厚的客户基础。相比之下,恒瑞在海外市场的品牌认知度较低,即便后续又有多款产品获批在境外上市,境外业务占公司的营收比例一直不高,仅在3%左右。
因此,单纯靠自己打开海外市场比较困难,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所以与海外的本土药企合作,是比较好的一个选择。
合作的方式之一就是卖药品授权。2023年,恒瑞将两款抗癌创新药独家许可给德国默克,预付款等一系列费用的总金额超14亿欧元(约合106.7亿人民币);此外,恒瑞还将一款药物有偿许可给美国OneBio公司,交易总金额累计可达10.25亿美元(约合73.8亿人民币)。
通过药品授权,恒瑞积累了海外合作经验,公司在出海方式上更加积极了。
今年5月,恒瑞将三款减重代谢类创新药,在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独家权利有偿许可给美国Hercules公司。后者将支付总计1.1亿美元首付款、不超过2亿美元临床开发费用、不超过57.25亿美元销售提成,同时恒瑞医药将获Hercules公司的19.9%股权。
与之前不同的是,卖掉药品授权虽然能回笼资金,但也意味着放弃了该产品的海外市场。而这次与Hercules合作,恒瑞能分享后续销售分成的同时,还获得了股权,进而实现真正的国际化。
针对未来公司的出海路径问题,恒瑞相关人士回复源媒汇道:“稳步推进国际化,是恒瑞医药的长期发展战略。我们并不固定在一个模式上,出海路径会不断变化,根据不同的产品,会形成不同的合作方式。”
由此看来,这次恒瑞赴港上市,就是为了让公司在国际化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关于如何平衡海外市场的风险和机遇,上述恒瑞相关人士向源媒汇解释道:“通过对外合作,可以与国外公司对创新项目进行风险共担,公司可以通过首付款和里程碑收入对研发费用实现相应补偿,另一方面通过对外合作可以学习更多海外企业的先进经验,提升自己的研发能力。”
不过对于恒瑞来说,虽然国际化是公司在国内市场卷不动的退路,但此举是否也是将自己的软肋递出去了呢?
目前海外营收仅占恒瑞的2.7%,未来随着与Hercules公司的合作加深,减重代谢类药物上市后有望给公司带来一定的营收,进而让海外营收占比逐步提升。然而,这一增长趋势也伴随着潜在的风险。
随着海外业务占比的扩大,恒瑞将更加深入地融入全球医药市场竞争格局。在这个过程中,公司可能会面临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法规以及市场竞争的挑战。此外,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也给恒瑞的海外业务带来了风险。比如贸易争端等因素可能导致跨国合作受阻,甚至可能引发制裁风险。
以同属于医药行业的药明康德为例,公司在2022年被列入美国“未经核实清单”,2024年因《生物安全法案》提案及后续进展遭受巨大冲击,包括被议员敦促制裁、相关法案通过委员会听证以及被美国“生物技术创新组织”BIO终止会员资格等。受此影响,药明康德今年上半年业绩出现了近五年来的首次下滑。虽然该法案近期通过快捷通道立法失败,但仍不排除明年继续推进的可能性。
被国内激烈的竞争环境逼着出海,对恒瑞来说,结果尤未可知。
部分图片引用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