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股东哭晕!南极电商,崩盘了!
12月17日,南极电商大跌9%;12月18日,开盘后再度跳水。
不过,在此前3个月里,南极电商的股价从2.5元上涨到了5.6元,累计涨幅超过120%。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暂时性的回调,还是说股价已经筑顶?
拉长时间轴会发现,2020年7月,南极电商达到24.08元/股;过去四年多时间,南极电商股价一路下跌,最低一度跌破2.5元/股,跌幅达到90%,500亿元市值灰飞烟灭。
需要补充的是,南极电商下跌的时间,要早于大盘半年。从这个角度猜测,导致股价下跌最主要的原因,极有可能不是大盘,而是基本面。
坊间有句笑谈,叫“一切皆可南极人”。一开始,南极电商不叫南极电商,而是叫南极人,是1997年成立的保暖内衣品牌;靠着率先进入市场,加上狂轰滥炸的广告和明星代言,南极人保暖内衣迅速风靡全国。
转折点发生在2008年。
这一年,遭遇危机的南极人开始谋划转型,从传统的服装零售商转型品牌授权服务商,逐步剥离生产和销售,专做品牌授权;2015年8月,南极人借壳上市,更名为南极电商。
靠着品牌授权的商业模式,南极电商享受过一段红利。
2015年-2020年,南极电商营业收入从3.89亿元增长至41.72亿元,净利润从1.72亿元增长至11.88亿元,一度被奉为“商业神话”。
然后,危机便接踵而至。
2021年,净利润4.77亿元,同比下滑59.84%;2022年,发生亏损,净亏损2.98亿元;2023年,勉强扭亏为盈,但净利润也只有1.12亿元。
今年前三季度,南极电商净利润5422.69万元,同比下滑34.88%,已经不及2015年同期水平。另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42%,公司增收不增利。
很明显,在一阵喧嚣过后,南极电商的经营业绩又回到了2015年,甚至还不如2015年。
表面上看,一切似乎只是兜兜转转又回到了起点,但是,考虑到南极人的品牌授权已经给了近万家经销商,业务扩充到了60余个品类、10万个SKU,品牌已经被严重滥用,南极人早已不再是十年前的南极人。
可能有人要问了,最近一段时间南极电商大涨,又是什么原因,会不会是因为基本面改善了?
我的看法是,更像是纯资金层面的炒作。
首先,南极电商属于小市值公司,基本面不佳且机构参与度不高,符合游资的选股标准;其次,南极电商属于商贸零售,属于消费板块,逻辑上受益于政策利好刺激,也是这一轮消费股大涨的原因;再有,南极电商还有网红经济和跨境电商概念,属于是资本市场追捧的赛道。
不过,跟某些强势题材比,南极电商的走势显得相对偏弱。究其原因,可能跟南极电商的想象力不够有关。
2023年,南极电商宣布再次转型,回归自营和品牌经营,并且计划投入100亿元。用公司的话说,接下来“要做迪卡侬的价格、优衣库的品类和Lululemon的品质”,实现品牌升级。
但是,真要扭转颓势绝非易事。
一方面,如今的服装品市场早已经是红海,即便是优衣库这样的品牌,也面临下滑压力;另一方面,转型并非易事,南极电商可能已经习惯了做“吊牌生意”赚轻松钱,如今重建生产和销售环节,是否具备这种能力?
要知道,走自营品牌路线的话,不仅意味着销售费用会大幅增长,而且固定资产、存货也都会大幅增加。结果就是,看起来公司的营收似乎是增加了,但盈利能力可能会加速恶化。
当然,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已经被滥用南极人品牌,能够重新扭转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认知吗?
参考历史经验的话,绝大多数公司在遭遇危机后谋求转型,最后的成绩都不太让人满意。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来源:泡财经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