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万股民哭晕,这家科技巨头,4000亿没了!
海康威视(002415.SZ),是全球视频监控龙头,曾号称“安防茅”。自2010年上市至2021年,其净利润由10.52亿元增至16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8.64%。2021年,海康威视市值一度达到6400多亿。
而今,海康威视风光不再,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利润规模仅2021年同期七成左右。股价跌幅更惨烈,当前市值已仅2000多亿——近4000亿灰飞烟灭。
公司近40万股东哭晕:海康威视,怎么了?
海康威视面临的问题,概括起来就是:
安防基本盘业务日薄西山,多元化发展竞争激烈。
我们先看海康的安防业务。
海康威视自2016年开始,成为全球安全行业销售冠军,至今蝉联榜首。数据显示,2023年其在全球视频监控市场份额达到25.9%。
海康威视真正的危机始于2019年。那一年,海康威视正式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导致其海外业务受损。
早在2018年,美国议会就要求禁止联邦政府采购海康产品,原因是所谓的“侵犯隐私”及“后门”问题。
随后数年时间里,不少西方国家禁止海康产品。在海外持续渲染下,海康威视成为“背锅侠”,业务日益艰难。
除了在海外的遭遇外,国内视频监控市场也面临着变革——随着国内居民的个人意识逐步提升,“隐私”问题也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监控摄像机已逐渐开始不再对准居民区,即使是重要路段,角度往往也仅覆盖公共出入口。
此外,现在政企都在过紧日子,势必会影响海康威视的国内业务。
总而言之,所谓安防监控业务,无论国内国外都在走下坡路,是真正的夕阳行业。
海康威视从2022年遭遇上市12年以来首次利润负增长,2023年好不容易增长转正,今年前三季度再度下滑8.4%。
再看看海康威视的多元化发展。
面对市场变化,海康威视艰难探索新的发展出路。近年,公司先后布局智能家居、机器人、热成像、汽车电子、存储等业务。
2024年上半年,海康威视“创新业务”收入占公司整体收入比重已达25.06%,而在2018年,这一数字还仅有5.41%。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海康威视的一帆风顺,多元发展也潜藏着分散带来的难题。
首先,碎片化的市场中,市占率如何提升是一大难关。海康威视目前已覆盖10余个主行业、近90个子行业的500多个细分场景。分散布局虽然有助于分散风险,但也意味着公司难以集中资源,提升整体效率。
此外,海康威视布局的创新赛道基本都处于从蓝海卷向红海的阶段,竞争者众多,虎口夺食不易。如智能家居领域,小米、阿里、百度等科技新贵,海尔等传统家电企业虎视眈眈;汽车电子领域,特斯拉、小鹏等新能源车企,博世、大陆等传统零部件厂商群狼环伺;移动机器人领域,美国的康耐视,日本的基恩士,国内的奥普特、凌云光等,都是海康的强劲对手。
2018年到2021年,海康威视创新业务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5.7%,此后明显放缓,2022年和2023年收入增速均为20%多。
更尴尬的是,海康的创新业务毛利率始终低于其音视频产品主业。2023年,公司主业毛利率46.34%,而创新业务是39.63%。
目前来看,指望公司多元创新业务挑大梁,还不现实。
那么海康威视是不是再无希望了?
倒也未必!
海康有个特点:无论市场环境如何变化,在研发方面始终不吝投入。近年来公司更是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2018年,海康威视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为8.99%,到了2023年已经提升至12.75%,2024年前三季度进一步提升至13.44%。
海康威视选择了长期主义,保持了其作为科技巨头最基本的底色。然而,研发投入的增长,又恰恰是削弱公司利润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科技行业而言,慢工出细活,研发很难马上见效。今天遥遥领先的华为,在2019年和2020年研发费用大幅攀升,分别占到总收入的15%和15.9%。然而其盈利能力在那几年里并未显著提升。
在可预见的未来,海康势必还会坚持埋头苦干、持续烧钱。
这也意味着,公司40万股东,或许还要经历“长痛”,才有希望看到开花结果那天。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来源:泡财经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