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24年重点经济数据速览,哪些值得关注?
1月17日,国新办举行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在会上详细介绍了2024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在一系列增量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经济实现了稳步回升,各项数据纷纷亮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单。
宏观经济数据稳健向好
国内生产总值(GDP):初步核算,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490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这一增速显示出中国经济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依然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农业生产:全国粮食总产量70650万吨,比上年增加1109万吨。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体现了中国农业的稳定性和韧性。
工业生产: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8%。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增速分别快于规模以上工业1.9、3.1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工业生产在转型升级中保持了较快增长,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服务业发展: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0%,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继续提升。其中,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实现不同幅度的增长,显示出服务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消费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87895亿元,比上年增长3.5%。尽管增速不高,但市场规模继续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容,效果持续显现。同时,服务消费新引擎作用突出,居民消费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的态势明显。
固定资产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达到514374亿元,比上年增长3.2%。基础设施投资和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的增长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对外贸易: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438468亿元,比上年增长5.0%。这一增速表明中国对外贸易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依然保持了稳定增长,显示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潜力。
价格水平: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0.2%,涨幅温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比上年下降2.2%,降幅有所收窄。这表明中国经济在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价格水平也保持了基本稳定。
就业与居民收入:全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131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1%。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在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也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水平。
人口情况:年末全国人口达到140828万人。这一数据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庞大的市场规模和潜力。
房地产市场回暖
2024年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以后,我国房地产市场成交趋于活跃,市场供需关系改善,房价有所回稳,房地产市场的回暖也带动相关行业改善,具体表现为:
市场成交活跃:四季度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正增长,40个重点城市12月销售面积、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0.3%、4.1%。
房价逐步回稳:70个大中城市中,12月有23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自2023年6月以来首次环比上涨。
市场预期改善:12月对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问卷调查显示,预期未来半年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保持稳定或上涨的受访从业人员占比69.3%,较上月提高。
相关领域好转:房地产市场的回暖,带动了相关行业的改善。随着商品房成交改善,装饰装修的需求也在逐步释放,家具、建材等商品销售好转。
消费市场特点
在消费方面,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指出,尽管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仍有待提升,但各地区各部门已在积极实施扩内需、促消费政策。
2024年四季度以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容,市场销售增速明显回升,促进了经济向好。具体来看,这一过程展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市场规模继续扩大: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8.8万亿元,增长3.5%,四季度增速加快至3.8%。全年最终消费支出拉动经济增长2.2个百分点,四季度贡献提升。
以旧换新拉动明显:2024年中央下达15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以旧换新,家电、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大幅增长。家电、汽车等商品销售加快,明显拉动整体消费回升。
服务消费新引擎作用突出:居民消费趋向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服务消费占比提高。文旅、信息消费热度高,服务零售额增长快于商品销售。
新型消费潜力在加快显现:网络销售、即时零售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6.5%。国货、国潮产品受欢迎,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新场景拓展迅速。
工业发展新动向
2024年,各方面都在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大力推动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促进科技的创造力向社会的生产力转化,我国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创新能力提升:我国科技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加快,集成电路、AI等领域取得新进展。全球创新指数升至第11位,R&D经费投入强度达2.68%,基础研究经费增长10.5%。
新兴产业壮大:高端装备、AI等新兴产业发展良好,航空航天、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两位数增长。智能消费设备制造行业增长10.9%,智能车载、无人飞行器制造增长显著。
传统产业升级:工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8%。原材料工业、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提升,绿色数字转型加快,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
数字经济成长: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长10.9%。5G、千兆光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5G基站数达419万个,“东数西算”首条400G全光省际骨干网正式投入商用。
绿色发展显效:新能源产业发展突出,清洁能源发电占比提高至32.6%。
此外,我国还在积极布局未来产业,如量子科技、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在不断赋能高质量发展。
在展望2025年经济发展前景与物价走势时,多位权威人士表达了积极而审慎的态度。康义指出,尽管外部环境变化可能加剧不利影响,但我国经济凭借稳固的基础、多样的优势、强大的韧性及巨大的潜能,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高质量发展的大势依然未变。
同时,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就物价走势分析道,从1月份的初步数据来看,蔬菜、鲜果、飞机票、旅游等商品和服务价格呈现稳中有涨的趋势,预示着1月CPI同比涨幅将有所扩大。
从宏观政策层面来看,随着各项政策的加力实施,将为经济增长和物价合理回升提供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因此,综合来看,2025年CPI有望温和回升,经济稳健增长与物价稳定并行的良好态势值得期待。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