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博弈消费复苏?这个细分基本面正在反转
说无人关注是有点夸张了,但关注线下零售(商超)的人确实不多,大家说起消费要么就是商业模式简单透明好理解的白酒行业,要么就是能够吸引年轻人的各种新消费(泡泡玛特、蜜雪冰城),在座各位有谁关注商超行业么?
我用Wind数据库查了一下,截止到2024年Q4,配置了贵州茅台的基金有1135个,配置了泡泡玛特的基金有116个,而配置了永辉超市的基金只有29个。无论是散户还是机构,对商超行业的关注和配置都非常非常低。
其实我之前也没怎么关注商超行业,是去年刷短视频的时候经常被平台推送“胖东来”,看多了觉得这企业很有意思,就去研究了一番。然后,胖东来宣布对永辉进行帮扶调改,我又跑了一些永辉调改店看了看。直到前段时间,名创优品的创始人叶国富收购了永辉超市将近30%的股权成为大股东,我更加觉得线下零售商超行业有点意思了。
商超行业过去10年,是一个垃圾行业,没有太多投资价值。
最主要3个原因:
1、线下的租金太贵,商超基本是在给房东打工
2、线上互联网平台高速发展,不断抢占线下的客源
3、绝大多数商超企业都搞错了方向,不应该跟线上“拼品类“、“拼价格”,而是应该“拼服务”。
这3个原因中,第3个是致命伤。线下拼品类是不可能拼得赢线上的,互联网平台的货架是无限大的,上多一个货品就是点几下鼠标,而超市多上一类货品则意味着要多弄一个货架,增加占地面积增加租金成本。成本上去了,价格自然也就不可能拼赢了。
以前大家都没有发现,线下有着线上没有的关键点:“逛”。刷淘宝刷京东,大家看的无非还是图片,只有到线下才能真正意义体验“逛超市”的过程。那为什么人们逐渐地不愿意去逛超市了呢?可能有以下原因:
1、推销员经常强制推销,社恐人的地狱
2、试吃活动少,试吃了如果不买会遭到推销员的白眼,体验极差
3、品类繁多,但是想买的线上也有,价格还更便宜,缺乏独有爆款单品
4、货架拥挤,过道狭窄,布置不合理
5、熟食烘焙区品质把控不过关,看上去不新鲜
6、没有设置就餐区,买完之后无法立即品尝,不如叫外卖
以上对应的问题,在胖东来、山姆、调改后的永辉就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没有强制推销,试吃很多不用顾忌,品类大幅精简但经常搞出爆款单品比如胖东来的芋泥麻薯月饼、山姆的瑞士卷、黑松露饼干等。货架不拥挤,过道宽敞,设置了生鲜加工区和就餐区,下班太晚没空做饭的可以直接在超市里面解决。
2019年在哈佛的中国新零售论坛上,名创优品的叶国富就曾经说过,大家不要被新零售带歪了。所谓的新零售,不是简单的线上+线下,而是能够把产品开发好的(零售)公司。如果你的产品没有竞争力,店开得越多,你死得就越快。
什么是具有产品竞争力的零售公司呢?我个人理解,就是给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过硬的产品质量”+“相对合理的价格(赚取合理利润)”。
胖东来的成功,阿里甩卖清仓大润发和银泰百货的股权,似乎都印证了叶国富当年的话是正确的。新旧零售之分,不应该是线上+线下的渠道整合,而是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更好的服务。
而且,由于过去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商业地产租金持续下滑(我公司对面已经空出快半年了),线下零售的租金成本将迎来大幅度改善。如果真能够打造出过硬的产品,接下来商超企业将迎来“戴维斯双击”的美好时间。
不知道,这些曾经买过永辉超市的朋友还在么?
PS:以上个股不涉及推荐,纯属个人投资研究分享。
......
今晚继续给大家展示我们的网格交易记录。下面是佐罗统计的网格交易记录,下面的我们自己跟投的资金会多一些
......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