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解读|大客户助力扭亏为盈正力新能欲增产能争夺动力电池市场
3月25日晚,香港交易所披露,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力新能”)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招银国际。
值得关注的是,在聆讯前截至2024年8月末的财务数据中,正力新能依然处于亏损状态。但在聆讯后的招股书中,截至2024年末,正力新能已实现扭亏为盈。
靠大客户实现扭亏为盈
招股书显示,正力新能成立于2019年,曹芳和陈继程为公司核心创始人与控股股东。值得注意的是,曹芳和陈继程都曾在福耀玻璃任职。其中,曹芳是福耀玻璃创始人曹德旺的胞妹,曾担任福耀玻璃销售部经理、董事及副总经理;目前担任正力新能董事长兼执行董事。陈继程曾于福耀玻璃担任多个职位,包括担任福耀玻璃执行董事及副总经理;目前担任正力新能执行董事、总经理。
在正力新能的股东构成中,资本力量多元。曹德旺全资拥有的三益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旗下公司,持有正力新能约2.52%的股份。此外,多地国资也纷纷入局,如福建省属国有金融机构华福证券旗下的创投平台,以及常熟市财政局旗下平台等。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8月末,正力新能录得净亏损1亿元。而在2021年、2022年和2023年,正力新能分别亏损4.02亿元、17.20亿元和5.90亿元,三年合计亏损27.12亿元。
根据招股书,正力新能2022年的亏损激增是因威马汽车事件影响。
2022年11月,正力新能停止向威马汽车交付用于BEV(纯电动汽车)的三元锂电池产品。同时,威马汽车事件使得正力新能的三元锂电池销量从2022年的2.9GWh降低至2023年的1.5GWh,三元锂电池销售收入从2022年的26.29亿元减少至2023年的14.48亿元。
显然,威马汽车事件对正力新能在财务和业务上是一次巨大的损耗,但行业内原材料价格低迷和对业务策略的调整,使得正力新能在2024年内最后4个月实现扭亏为盈,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101.4万元。
招股书显示,原材料成本在2021年至2024年,分别占正力新能各年度总销售成本的77.7%、71.7%、73.8%和74.6%,分别占各年度收入的76.1%、78.0%、70.1%和63.7%。与此同时,正力新能对业务策略进行了调整,将资源集中在大客户身上。
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正力新能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3.37亿元、29.73亿元、32.38亿元和45.30亿元,分别占各年度总收入的89.1%、90.4%、77.8%和88.2%。
对于五大客户收入的集中增长,正力新能在招股书中表示,“2024年我们战略性地以头部主机厂客户(由于产能紧张,我们正在合作更多车型)为主,来自五大客户中的三家客户收入增长,令五大客户贡献收入比例整体上升。”
智通财经APP注意到,正力新能与汽车领域的龙头企业合作,形成了高质量客户群。公司电池产品的客户主要为电动汽车制造商。公司的动力电池客户包括大型央国企、造车新势力及跨国领先整车企业。公司在一汽红旗、广汽传祺、零跑汽车、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等全球多个龙头企业核心车型的电池产品供应份额持续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零跑汽车在2024年成为车市“黑马”,全年实现超29万辆的销量,仅次于理想和鸿蒙智行,在新势力中排名第三。而从单月销售来看,零跑汽车在2024年三季度后销量飙升,11月突破4万辆大关,第四季度实现净利润转正,成为第二家盈利的新势力车企。而这也对应了正力新能的财报数据。
动力电池市场望维持快速增长
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其所处的动力电池行业整体态势,给公司带来了新的思考与挑战。一方面,客户依赖和账款回收风险如同高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威胁着公司的财务健康;另一方面,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吸引着公司积极探寻突破与发展的路径。在这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复杂局面下,正力新能唯有在应对风险的同时,抓住行业发展的契机,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当前,动力电池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从机遇来看,近年来动力电池市场稳步增长,预计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将以37.5%的复合年增长率从2023年的716.0GWh增至2028年的3513.1GWh,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将以37.9%的复合年增长率从2023年的389.0GWh增至2028年的1,943.3GWh。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快速发展,对行业参与者构成独特机遇。
然而,行业也面临诸多挑战。市场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如汽车行业对产品安全、品质、性能和成本的综合最优要求,推动了新能源整车及电池行业的结构性变化,多路径发展趋势愈加显著。在电池补贴退坡及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突破的背景下,市场主导电池类型发生切换,新能源汽车市场车型结构也出现显著变化。此外,动力电池制造商需要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提供多元化产品解决方案,这对其灵活性开发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为适应行业发展初期对电池产品的稳定供应及需求,众多动力电池企业投入大量资源建设的产线,在当前市场需求下,存在兼容性差、效率低、制造成本高的问题。同时,主机厂对可适配不同用途类型汽车、兼容不同电化学体系的标准化电池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正力新能计划于2026年底前建成50.5GWh的产能,进一步开发航空电池产品。据招股书,正力新能是中国动力电池行业中第一家获得AS9100D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公司,航空电池产品主要为高镍半固态锂离子电池,当前已开始初期样品供货。多元化的项目开展,为公司提供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
综上,凭借大客户策略,正力新能实现扭亏。然而,依赖大客户,也增加了其经营的不稳定性。此外,公司面临的行业竞争和财务风险也需要投资者谨慎评估。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