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振芯科技内斗何时休?

原创 乔治 首财 2025年04月21日 21:13 北京

各退一步,方能海阔天空?

作者:乔治

编辑:一然

风品:陈晨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商场如战场,贵在上下一体、众志成城。

4月11日,控股股东国腾集团向振芯科技寄出临时提案函件,希望增加董事会成员。但遭到公司强烈抵制。4月12日,在董事长谢俊主持下,振芯科技董事会召开临时会议,否决了这份提案。

随着控制权争夺升级、控股股东间矛盾被摆上牌桌,不止让4月22日的2024年度股东大会陡升关注度,也让企业后续发展平添X因素。不禁疑问,双方关系何以至此、会有最终赢家么?对振芯科技有哪些影响?

1

内斗再升级

警惕波及公司经营发展

回看事件始末。振芯科技公告称,4月11日收到控股股东国腾集团函件指出,为进一步充实经营管理团队力量,支持、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增加董事会成员,国腾集团提请振芯科技2024年度股东大会的召集人(即上市公司董事会)在本次股东大会中增加《关于修订

公司章程修订内容主要包括:将“董事会由九名董事组成,其中三名为独立董事”修改为“董事会由九至十二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成员的比例不低于三分之一”;将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情形中的“董事人数不足六人”改为“董事人数不足公司法规定人数或者本章程所定人数的三分之二”,即修改临时股东大会召开触发条件中的董事人数条款。

目的明显,国腾集团欲扩充董事会人员,增加话语权。背后影响有积极一面,如‌引入新资源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等;也有挑战一面,如可能加深控股股东内部矛盾,进而影响决策的效率和稳定性。

对此,董事会表现出明显抵制情绪。4月13日,振芯科技发布公告,经参会董事审议与表决,全票通过《关于豁免董事会会议通知期限的议案》、《关于不予提交控股股东临时提案至股东大会审议的议案》两项议案。董事谢俊、徐进、柏杰、莫然对该议案投弃权票。弃权理由为将继续通过合法途径维权,加强经营管理,确保振芯科技的稳定和高质量发展。

振芯科技给出的理由是:首先,国腾电子集团临时提案中“董事会由九至十二名董事组成”未明确确定董事会确切人数。董事会人数设定违反《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现行规则要求公司章程须明确董事会具体人数,而提案中“9-12人”的弹性区间设置不符合监管要求。

董事会认为,国腾集团临时提案存明显争议,提案时机和条件尚不成熟,为避免控股股东的内部股东矛盾下沉至上市公司引发公司治理风险,在国腾电子集团未向公司出具临时提案的股东会决议前,决定不予提交该临时提案至2024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国腾集团自家股东也发表声明抗议,公告披露,莫晓宇、谢俊、柏杰、徐进合计持有49%表决权的股东发出《声明》称,该临时提案未获股东会正式决议授权,国腾集团绕过四名股东向振芯科技发出临时提案的行为,严重损害四名股东在国腾电子集团的合法权益,坚决反对何燕擅自以国腾电子集团名义提交议案。

行业分析师王彦博表示,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关系剑拔弩张,不仅影响运营效率、发展战略,还可能波及日常经营,引发市场担忧,动摇投资者信心,影响公司长期价值。如何统一化解,考验振芯科技各方大智慧。

不算多苛求。4月16日,振芯科技再发公告称,拟以持有的创新智能产业园土地使用权、在建工程以及项目建成完工后的房产作为抵押物,向工行成都高新支行申请4.60亿元贷款。

本是寻常的抵押贷款公告,却因“特别提示”再次暴露了内斗升级,或从控股股东层面下沉至上市公司层面,甚至波及公司后续的经营和发展。振芯科技特别提示,贷款存续期内,如控制权纠纷或其他负面舆情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或公司初创团队失去经营决策权等情形视为贷款违约,工行成都高新支行有权采取停止发放贷款、提前收回部分或全部贷款、追加担保等各种措施控制风险。

2

出狱“女富豪”PK四股东

权力游戏可有真赢家?

公开信息显示,振芯科技前身是成都国腾微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主营卫星定位导航、遥感等,2010年8月登陆创业板。控股股东是国腾电子集团,后者股东包括何燕、莫晓宇、徐进、谢俊和柏杰,分别持股51%、28%、7%、7%和7%。

深入一层看,双方间矛盾升级离不开一位“关键人物”,即重获振芯科技实控权的何燕。2025年1月15日,振芯科技公告,国腾电子集团解散纠纷一案近日作出重审二审判决,判决驳回莫晓宇、谢俊、徐进、柏杰关于解散国腾电子集团的诉讼请求。国腾电子集团预计在短时间内无法解散,其将作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继续存续。这意味着,持有国腾电子集团51%股权的何燕重新成为实控人。此前振芯科技一度为无实控人状态。

不过从目前态势看,何燕要坐稳这个位置并不容易。细观上述硬刚的四名股东,与何燕不仅是国腾集团初创股东,同时也是振芯科技核心高管:谢俊是公司董事长、柏杰任董事、徐进任副董事长,莫晓宇为原董事长。

为何双方关系剑拔弩张?

作为创始人,何燕对公司发展功不可没。20世纪90年代,其开始从事IC卡经营,后进军卫星通讯领域,成功创立国腾电子(振芯科技的前身)。2010年,带领国腾电子以“卫星导航第一股”身份在创业板上市。2001年,何燕以“何然”之名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位列第82位,个人资产估值达7000万美元。2006年荣获胡润百富榜四川IT首富。2014年4月,国腾电子将公司名变更为“振芯科技”。

危机出现在2013年,彼时何燕因涉嫌非法经营罪接受有关部门调查。2016年10月,因犯挪用资金罪、虚开发票罪被判刑五年。

这成为后续矛盾的导火索。何燕出狱这一年,即2018年初,国腾电子集团股东莫晓宇、谢俊、柏杰、徐进发起起诉,要求解散国腾电子集团,遭到何燕反对。

2020年1月,莫晓宇、徐进、谢俊、柏杰等管理层股东向振芯科技发出声明称,原实控人何燕因其众所周知原因阻碍上市公司发展,为化解实控人风险,作为控股股东国腾电子集团的股东和上市公司董事,三年多来与何燕多次反复沟通,穷尽一切办法试图协商解决问题。但无法达成一致,国腾电子集团股东间已失去人合基础,形成矛盾不可调和的治理僵局。

据北京时间,莫晓宇(从何燕手中接任董事长一职)曾提到,何燕不仅在研发、生产和销售等方面没对企业提供过任何支持,国腾电子集团反而为解决她个人及旗下企业问题而付出很多。没有振芯科技,国腾电子集团几乎是一个空壳。

据新京报、21世纪经济报道,在2000年开始变更股份过程中,就有舆论质疑何燕侵吞国有资产,向各有关部门进行举报。当年5月,何燕在英属维尔京群岛设立耀星公司。因原始股东利益纠纷,其谋划资产转移。

或基于此,如今何燕重新上位,引发上述股东们忌惮。据经济参考报,振芯科技称,本次实控人变更可能会对公司未来的治理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导致公司战略、财务、发展等重大经营决策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行业分析师孙业文认为,何燕与四名股东的矛盾由来已久,当下振芯科技内斗持续且有升级迹象。经过多年拉锯,何燕虽取得关键胜利,但公司治理的不确定性依旧存在。国腾集团与振芯科技董事会的博弈仍在继续,何燕回归后如何处理与创始团队的关系,是公司未来稳健发展的关键。内斗若不能平息且持续升级,振芯科技的发展将受到阻碍,进而损伤全部股东利益。这场权力游戏或就没有真正的赢家。

3

营利连降两年

谢俊能否力挽狂澜?

的确,现在摆在振芯科技面前的,不仅有控制权纠纷悬顶的经营风险,还有连续两年业绩滑坡的烦恼。

2016年至2019年,振芯科技净利为4000.76万元、3053.98万元、1617.00万元、458.68万元,增速-48.89%、-23.66%、-47.05%、-71.63%。而无实控人的几年,振芯科技业绩反得到改善。2020年至2022年净利增速分别达到22.38%、37.48%、49.01%。

但2023年7月,随着新任董事长谢俊接棒,公司业绩便再度滑坡。当年营收8.52亿元同比下降27.95%、净利0.73亿元下降75.81%。2024年营收7.97亿元,同比再降6.44%,净利润0.4亿元下降44.91%。

更玩味的是,作为谢俊掌舵一个完整财务年,未能取得开门红,薪酬却反涨至百万元以上。据证券时报,其2023年税前薪酬为93.36万元,2024年为103.26万元。

深入业务面,振芯科技主营业务包括集成电路,特定行业北斗模块、终端市场,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服务以及机器感知与智能化等。

2024年,受特定行业去库存周期调整、部分产品价格下降以及设计服务项目承接数量减少等因素影响,公司集成电路业务收入3.8亿元,同比下降16.58%。受执行项目验收进度影响,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服务业务收入1.24亿元,同比下降29.75%。

细观财务指标,除了营利下滑,高企的应收账款也值警惕。截至2024年末,振芯科技应收账款达到10.7亿元,同比增长12.76%。拉长维度看,相较营收的起伏不定,应收账款已连涨5年,较2020年的4.46亿元,2024年已翻了一倍有余。

除了现金流压力,坏账减值风险不可小视,有无折射企业市场话语权、产品竞争力待提升值得审视。2019年至2022年,振芯科技应收账款账面价值(扣减信用减值损失)由4.28亿元增至8.41亿元。2023年营收下滑28%至8.52亿元,应收账款则进一步增至9.49亿元。2024年的超12%增速也远超同期营利。

个中隐忧公司并非没有察觉,振芯科技表示,将采取多项措施应对集成电路业务营收下降的挑战,包括持续开展降本增效专项工作,强化供应链管理,通过集中采购、供应商议价及生产周期预规划降低采购成本;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强与现有重点客户的合作关系,拓展新市场、新客户;并在“软件功能化、平台数据化、终端智能化”方向持续攻关,推动公司业务发展。

刀刃向内,种种动作透出的改变决心值得肯定。只是,大海航行靠舵手,关键爬坡的较劲时刻,控股股东高管间的内斗内讧自然不是好消息。

尽管董事长谢俊带头否决临时提案,可何燕是否留有“后手”也未可知。一句话,危机化解、力挽狂澜贵在众志成城,毕竟家和万事兴。能否放下利益纷争、化干戈为玉帛呢?想来何燕、谢俊各有背负。

4

智能化前景诱人

各退一步,向宽处行

抛开上述不确定因素,若拉长维度看,振芯科技也有不俗的战略定力和实力积淀。

深耕硬核科技领域20多年,公司一直紧贴国家战略布局,经历了从北斗到高性能集成电路,再到AI智能的三个发展阶段。面对人工智能浪潮,振芯科技早在“十三五”中期就提前布局智能化方向,目前已构建起涵盖“智能化芯片—智能化终端—智能化应用及服务”的全系列产品,并实现批量销售。

2024年11月,振芯科技公告拟投资2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旨在强化“端”和“智”方向的核心竞争力,加快构建“云、网、群、端、智”全体系发展格局。新子公司专注集成和板块业务,独立后将继续深化DDF芯片研发。

以“网”方向为例,振芯科技已推出国内领先的通信数据链、北斗卫星导航等产品及解决方案;再如“群”方向,成功落地具身智能、无人自主平台等优势产品。目前,特定行业正经历技术革命,“特定行业+AI”成为主流趋势,推动行业向智能化、无人化演进,振芯科技上述发力又一次卡住了时代C位。

2024年11月,振芯科技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披露,公司已突破“智能感知、智能理解、智能决策和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具身智能产品、无人平台集群在复杂空间环境内的视觉感知、自主导航、集群协作等功能。近年来搭载公司智能化摄像机、模组的自主无人系统、小/微型无人机在国内多项顶尖赛事中排名第一。目前公司在多个无人平台及重点行业领域实现了批量销售。

展望2025年,振芯科技将开启新五年规划,持续推动核心产品、研发能力的创新突破,集中引进跨学科复合型技术人才,实现智能化时代的发展转型。同时拟加速推进创芯智能产业园开发建设,满足日益缺乏的物理空间需求。

不难发现,振芯科技也饱含发展张力、创新韧性,努力做强主业、拥抱市场、卡位趋势,新五年前景可期可待。不过,世间之事往往知易行难,从说到到做到往往有一条鸿沟待越。

根本而言,业绩下滑折射了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企业自身需加快调整更精优化。而关键时刻,控制权纷争愈演愈烈无疑凭生变数,不仅影响积弊化解、公司市场形象,也对投资者信心造成打击。未来,如何在复杂的内部治理与外界环境中实现稳定发展,将是振芯面临的最大挑战。

越是艰难时刻,越考验众志成城。说千道万,企业稳健发展、价值底盘牢固是一切利益纷争、权利洗牌的根本,若伤及后者无疑舍本逐末、没有最终赢家。纵览千年商道,无非一个和字。和气生财、积善余庆。能否参透其中奥义,考验何燕、谢俊们的大智慧。

后续上演何种戏码、内斗什么时候停止、又怎样收场?时间是最好证明。世上从没无解之事,何况还曾是一起打天下的基友。

各退一步,向宽处行,才能得大自在。

本文为首财原创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