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资产重组史诗级松绑!多个“首次”!更包容、更灵活、更高效!

据新华社消息,5月16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对外公布实施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在简化审核程序、创新交易工具、提升监管包容度等方面作出优化。

修订后的重组办法创多个“首次”:

首次建立简易审核程序;首次调整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监管要求;首次建立分期支付机制;首次引入私募基金“反向挂钩”安排。

此次《重组办法》的主要修改内容包括六项。

一是建立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
将申请一次注册、分期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注册决定有效期延长至48个月。
过去,许多公司因一次性支付股份压力过大,导致错失优质资产。而分期支付方式为企业,尤其是现金流紧张但有扩张需求的企业,提供了新的选择。
例如,某科技公司收购AI资产时,可先支付首期股份取得控制权,剩余款项按约定分期支付,这样既避免了股权过度稀释,又能实现资源的快速整合。


二是提高对财务状况变化、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监管的包容度。
将上市公司应当充分说明并披露本次交易有利于“改善财务状况”、“有利于上市公司减少关联交易、避免同业竞争、增强独立性”的要求,调整为“不会导致财务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不会导致新增重大不利影响的同业竞争及严重影响独立性或者显失公平的关联交易”。
这种“短期阵痛”换“长期发展”的政策调整是一种进步。过去要求上市公司重组必须有利于改善财务状况,如今只要重组不导致财务状况重大恶化即可。
这意味着即使上市公司收购亏损资产,只要不至于陷入极其糟糕的财务境地,也是被允许的,相当于监管层不再对重组设定财务改善的硬性任务。
这种做法对科技类、创新类企业的重组是重大利好。


三是新设重组简易审核程序。
明确适用简易审核程序的重组交易无需证券交易所并购重组委审议,中国证监会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予以注册或者不予注册的决定。此举可显著提升审核效率。
以往并购审核周期通常长达六个月以上,部分项目甚至需经历申请、重修、再次申请的反复过程,耗时可能超过一年。在此期间,若资本市场出现波动,交易可能因此搁浅。


四是明确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的锁定期要求。
对被吸并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其控制的关联人设置6个月锁定期,构成收购的,执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18个月的锁定期要求;对被吸并方其他股东不设锁定期。
这招通过缩短股东锁定期(大股东锁半年,小股东无限制),降低合并阻力,旨在鼓励“强强联合”。未来行业龙头整合上下游将更便捷,可能提升市场集中度,如白酒行业的横向合并或科技巨头的产业链收购。


五是鼓励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对私募基金投资期限与重组取得股份的锁定期实施“反向挂钩”,明确私募基金投资期限满48个月的,第三方交易中的锁定期限由12个月缩短为6个月,重组上市中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关联人以外的股东的锁定期限由24个月缩短为12个月。
“反向挂钩”机制为长线资金带来利好。过去私募基金参与重组面临2-3年锁定期,如今持股期限越长解锁速度越快,有力推动价值投资,吸引更多耐心资本。

六是根据新《公司法》等有关内容做出适应性调整。
删去上市公司监事等表述,将“股东大会”改为“股东会”。此外,还对部分条款表述进行了文字性修改。
删除监事是在响应新《公司法》改革,简化公司治理结构。以前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三足鼎立,现在把监事的部分职责合并到董事会和独立董事,精兵简政,减少层级,提高决策效率。


随即,高盛等投行从各自专业视角出发,结合“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等理念,对新规进行深入剖析解读。


高盛:解锁新机遇,注入源头活水
高盛指出,新规对私募基金投资期限与重组取得股份的锁定期实施“反向挂钩”,恰似打通资本市场的流通脉络。


投资期限满48个月的私募基金,第三方交易中的锁定期限由12个月缩短为6个月,重组上市中特定股东锁定期限由24个月缩短为12个月 。


这一举措为私募基金参与A股重组打开一扇便捷之门,改善其流动性状况。


以往,漫长的锁定期如同一潭死水,限制私募基金资金周转效率与投资灵活性,使许多潜在优质项目因退出周期过长而被搁置。


如今新规之下,私募基金将如源头活水,积极涌入A股重组市场,为上市公司带来充裕资金与先进管理经验,助力企业实现产业升级与战略转型,进而重塑A股市场投资生态,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真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摩根士丹利:利好长远,机遇风险并存

摩根士丹利分析称,从长远来看,新规是A股市场的重大利好,恰似为资本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

建立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将注册决定有效期延长至48个月,赋予上市公司与私募基金更多灵活性与自主性,可根据市场变化和企业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交易进程,降低交易风险,让交易流程如灵动流水般顺畅。

同时,锁定期缩短吸引更多私募基金参与A股重组,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并购重组市场繁荣。

不过,摩根士丹利也提醒,市场活跃度提升的同时,风险也会相伴而生。私募基金参与重组时,需对目标公司进行更为细致深入的尽职调查,防范财务造假、业绩不达预期等风险。

上市公司也应谨慎选择合作对象,确保重组能够真正实现协同效应,提升自身竞争力,正如“福兮祸之所伏”,机遇与风险总是相互依存。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