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再次“烤”验全国!“限电”困局下,如何“破局”?
近日,高温天气席卷全国,南北方均面临严峻的"烤"验。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北方以干热性高温为主,局部地区气温可达40℃至41℃;南方则以闷热型高温为主。
这场范围广、持续时间较长的高温天气,从河南率先登场后,迅速蔓延至华北、黄淮以及新疆多地。
一、全球变暖加剧:未来高温或成常态
日前,世界气象组织(WMO)于5月28日发布的报告指出,未来几年内全球变暖势头不仅不会放缓,反而可能持续加剧。
报告基于英国气象局的研究,汇聚了多个国家气候研究机构的数据与模型。
得出结论:在2025年至2029年之间,全球平均气温大概率将维持极高水平,至少有85%的可能性。
未来五年内的某一年,将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二、未来高温或长常态下的限电困境
在严峻的气候趋势下,高温正逐渐从偶发事件转变为常态现象,而这一转变所带来的连锁反应中,高温引发的限电问题已然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一道严峻难题。
受极端高温天气影响,持续高温导致用电需求激增,电网负荷快速攀升。
然而,发电出力却因多重因素受限:水电大省遭遇干旱导致发电量锐减,煤炭供应紧张,新能源发电稳定性不足。
为避免电网崩溃,供电部门不得不采取限电措施,优先保障居民用电。
以去年川渝地区的“空调争夺战”为例,这一事件是极端高温与干旱共同作用下的典型缩影。
当时,川渝地区持续遭受极端高温侵袭,民众对空调等制冷设备的需求急剧上升,用电负荷达到历史峰值。
而与此同时,该地区遭遇了罕见的干旱天气,水电站入库水量大幅减少,发电量锐减。
在电力供应本就紧张的情况下,极端高温与干旱的双重打击,电力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激化,电力供应形势愈发严峻,犹如雪上加霜。
三、高温对各行业的双重影响
除了引发限电难题,极端高温天气的影响犹如一把双刃剑,既给农业、快递、能源等行业带来沉重冲击,又为空调、制冷产品以及煤炭等产业注入了蓬勃发展的动力。
从影响方面来看:
1、农业:种植与养殖的双重挑战
高温加快土壤失墒,黄淮海地区夏播高峰期面临旱情威胁。农业农村部已部署抗旱保夏播工作。
养殖生猪方面,高温加速出栏进度,若通风降温措施不及时,易引发热应激,降低抗病力,同时抑制猪肉消费需求,导致屠宰量回落。
2、快递行业:全链条承压
极端高温热浪对快递业务的全链条产生了负面影响,影响了货品、设备设施及运营成本。
高温还对一线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和工作效率形成了挑战,导致快递业务中的“赔偿”、“延误”等问题频发。
3、能源行业:发电与输电的双重压力
极端高温影响光伏组件性能,温度每升高1°C,空气密度降低0.35%,降低风电场发电潜力。
输电基础设施面临威胁,预计到2050年,约55%的输电线路将面临中等程度的极端高温威胁。
4、数据中心行业:性能与成本的双重挑战
高温会对数据中心产生多种负面影响,包括服务器组件故障、系统性能下降、硬件损坏、电子元件寿命缩短以及印刷电路板变形等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数据中心的性能下降、寿命缩短,并增加运营成本。
5、物价波动:食品价格上涨
极端高温天气给蔬菜和鸡蛋的生产与运输带来了多重挑战,进而推动价格上涨。
高温干扰蔬菜生长,导致授粉不良、产量下降,同时加速腐烂、增加损耗,储存和运输成本也随之上升。
高温天气也推动了一些行业的发展:
1、家电行业
随着高温天气的到来,各类空调产品的销售量迅速增长。
此外,空调安装、维修服务也同样迎来高峰期,以满足消费者对于清凉和舒适生活的需求。
2、制冷产品、食品饮料行业
高温天气刺激了制冷产品、冷饮、冰激凌、冰淇淋等产品的销售。
据国家商务部统计,夏季期间,冰品的销售额总量增长了50%以上。
3、煤炭行业
高温天气使得火电负荷显著增加,进而导致电煤需求不断攀升。
在炎热的夏季,随着居民和工业用电量的大幅上升,火电厂的发电压力也随之增大,对电煤的消耗速度明显加快。
四、解决限电有哪些措施
面对极端高温天气引发的限电难题以及多行业的连锁反应,各方积极探寻应对策略。
在电力供应的直接调节层面,储能装置能在电力短缺时作为备用电源为居民供电,并辅助配电网实现短期扩容,以此缓解电力供应紧张局面。
火电灵活性改造可使其在用电高峰、电力需求激增时更好地发挥作用。
同时,淘汰配电网中的老旧设备,加强配电设备升级改造以提升能效水平,并增强新能源装机的消纳能力,从而维持电网稳定性。
从电力系统的支持保障层面来看,强电网建设和维护,提升其防灾减灾能力,尤其在高温条件下重点关注设备老化和故障率问题。
通过合理调度电力资源,采取有序用电和需求响应措施,能够有效避免大面积停电。
提前进行气象监测与预警,能为电力系统调度和管理提供充足的准备时间。
加速特高压建设,则有助于实现电力的平衡输送,提升高负荷区域电网的支撑强度。
此外,一种名为 “虚拟电厂” 的创新模式正在崭露头角并发挥关键作用。它不依赖传统的煤炭燃烧、不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却能像真实电厂一样调节电力。
虚拟电厂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算法,将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等分散的电力资源整合起来形成有机整体。
在用电高峰时段能够灵活调配电力,实现供需的动态平衡,进而有效缓解夏季酷暑和冬季严寒时期的用电紧张状况,增强城市电网的 “抗压” 能力。
五、券商观点:高温下的行业机遇与挑战
东方证券认为,随着高温天气持续,终端需求向好,旺季空调出货表现值得期待。
国金证券指出,尽管高温天气对光伏逆变器的效率和风电的输电线路带来了一定挑战,但这也意外地促进了分布式光伏需求的超预期增长,尤其是在新兴市场中表现突出。
华龙证券提到,高温天气显著催化了软饮料的需求,进而提升了整个行业的景气度;软饮料具有客单价低、消费频次高的特点,受宏观经济波动和消费场景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小。
预计2025年居民出行需求将继续延续,高温天气有望持续催化软饮料板块的稳健增长。
大同证券分析称,随着气温升高,电厂逐步启动迎峰度夏备货,煤炭需求有望在后期释放。
虽然短期内动力煤市场面临供应充足、需求疲软的压力,但随着夏季用电高峰的到来,煤炭需求预计将有所提升,煤价有望企稳。
内容来源于券商研报,媒体报道、仅供参考。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