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关乎你我的民生文件发布!一文了解→
2025年6月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继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之后,国家层面再次聚焦民生建设,推动民生发展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
此次《意见》系统梳理了民生领域急难愁盼问题,围绕社保、教育、医疗、养老、育儿等社会关切提出了10个方面的系统举措,堪称加强版的“民生建设施工图”。
事实上,近年来为推动解决民生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已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而这次“两办”又就此发布专门性文件,如此高规格更体现了对加快解决民生难题的重视和决心,社会保障网正进一步织密、织牢。
一起来看一下具体措施。
01
关于社保
《意见》聚焦将更多人群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
1、提出要“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会保险制度”。这些人员主要包括——个体户、非全日制就业人员、农民工、网约配送员、网约车驾驶员等群体。
2、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予以社会保险补贴。
3、对连续参保和当年零报销人员按规定提高次年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有序推进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跨省共济。
4、继续将技能提升补贴申领对象放宽至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
5、支持引导有条件的地方将生育保险生育津贴按程序直接发放给参保人。
6、合理确定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相挂钩。
7、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制定技能人才最低工资分类参考指引。
8、实施农村低收入人口开发式帮扶提能增收行动。
02
关于住房
1、稳步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
2、支持各地统筹资金渠道,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引导支持社会力量运营长期租赁住房。
3、引导支持在保障性住房中加大兼顾职住平衡的宿舍型、小户型青年公寓供给。
4、推动公共设施、居民住宅等多层建筑加装电梯。
03
关于教育
1、扩大现有优质中小学校、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将义务教育基础薄弱学校纳入优质学校集团化办学或托管帮扶。
2、用5年左右时间,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覆盖。
3、新建改扩建1000所以上优质普通高中,重点改善县域普通高中基本办学条件。
4、加快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比例,主要依据学生规模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并向农村学校等倾斜。
5、推动高等教育提质扩容,新增高等教育资源适度向中西部人口大省倾斜。
6、支持布局新型研究型大学和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逐步提高优质高校本科招生规模。
04
关于就医
1、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逐步实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覆盖。
2、支持高水平医院人员、服务、技术、管理等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下沉,推进城市医联体建设。
3、支持高水平医学人才向县级医院下沉。
4、推动建立远程医疗服务网络,推广“分布式检查、集中式诊断”医疗服务模式。
5、完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调整机制,制定出台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6、完善孕期妇女产前检查基本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为适龄女孩接种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
05
关于养老和托育
1、支持“一老一小”服务机构提供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运营可持续的普惠服务。
2、以失能老年人照护为重点,提高养老服务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增加护理型床位供给,新建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原则上不低于80%。
3、支持普惠养老服务增量资源向社区倾斜,增强日间照料、康复护理、上门服务等能力,积极发展家庭养老床位,完善家庭养老支持政策。
4、用10年左右时间,推动有条件的大城市逐步实现嵌入式等普惠托育覆盖80%以上社区。
5、推动普惠托育纳入企事业单位职工福利体系,用人单位开展普惠托育服务的有关支出,按规定从职工福利费中列支,用人单位工会经费可以适当补充。
06
关于健身休闲
1、推进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等建设,支持社会体育场地建设,发展功能复合的多用途运动场地。
2、积极推动将利用率高的中小型体育场馆、全民健身中心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3、支持有条件的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文化场馆夜间开放。
4、支持有条件的地区依托户外运动优质资源和优势项目,打造设施完善、服务优质、赛事丰富的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
07
券商观点与解析
中金公司此前研报指出,取消社保户籍限制将直接提升农民工群体参保率,预计每年新增参保人数超2000万,为保险、养老产业带来万亿级增量市场。政策通过‘降成本、增收入’双轮驱动,有望使居民消费率提升2-3个百分点。
教育领域方面,华泰证券认为,县域高中扩容计划将带动教育信息化、职业教育等细分赛道发展。5年内县域教育基建投资规模或达5000亿元,相关上市公司订单增速有望突破25%。
医疗健康领域,券商中国援引机构观点称,完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调整机制,制定出台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对于医药企业,特别是创新药来说,又是一个重磅驱动。
短期来看,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或面临社保成本上升压力,但机构普遍认为,政策通过“补贴+减税”组合拳(如对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完善最低工资调整机制)可对冲冲击。
长期而言,民生保障升级将通过“收入提升-消费扩容-产业升级”的传导链,为经济注入新动能。
内容来源于券商研报,媒体报道、仅供参考。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