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瑞为技术赴港IPO:从小米美颜到“机场AI第一”的视觉智能商业化破局路

据港交所文件,厦门瑞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瑞为技术”)向香港联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赴港上市。华泰国际、建银国际、农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据悉,成立于2012年的瑞为技术,是一家由英特尔投资(Intel Capital)支持的视觉感知人工智能公司,除了英特尔,其投资者还包括绿地控股和中信证券。

截至目前,其开发的人脸识别等视觉技术已应用于机场、商店、工业园区和商用车辆。

且作为一家专注视觉智能技术和产品的AI企业,2024年瑞为技术已首次成功实现盈利,年度净利润达828.8万元。总的来说,其“机场AI第一”的标签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技术密码与商业逻辑?

十三年技术沉淀:从手机人脸识别到端侧智能的进阶之路

瑞为技术的成长史,几乎是中国AI视觉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的缩影。

2012年瑞为技术成立之时,也是大量类似于瑞为技术专注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CV初创公司开始涌入安防市场之际,彼时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运用于安防行业逐渐成为行业趋势。

自成立初期,曾在华为任职十载的创始人詹东晖便瞄准了“端侧智能”。与依赖云端算力的传统方案不同,端侧智能强调“本地计算+轻量化模型”,能在低延迟、低功耗场景下实现高效识别,这为后续在机场、车载等实时性要求高的场景落地埋下了关键伏笔。

技术积累的“厚积薄发”在早期合作中便显现:成立次年,瑞为的人脸识别技术便通过小米严格测试,成为小米3手机的智能美颜功能核心,随后联想、华为也相继引入瑞为人脸识别技术方案;2014年,国内70%以上内置人脸识别和手势识别的智能电视采用其技术;2016年,公司明确“AI+公共安全”与“AI+商业数智化”双战略,转向更复杂的行业场景。

更大的转折点出现在2018年。当年1月,瑞为首创的“刷脸登机”技术在兰州中川国际机场落地,成为国内首家实现全流程无纸化、无感知登机的机场;次年,其技术通过中央网信办、公安部、工信部联合认证,获评中国首届人工智能竞赛人脸识别A级证书;同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瑞为技术提供了超300套人脸识别设备及系统,覆盖90%以上值机、安检、登机节点。

持续的研发投入。截至2024年底,瑞为技术已组建107名成员的研发团队,拥有168项注册专利(159项自主研发)和119项软件著作权,覆盖算法、光学成像、算力优化全链条。

目前,公司已建立一个综合、端到端的集成产品开发体系,支持从市场需求及概念验证到开发、测试、交付及运营的全产品生命周期高效协同。

其“全栈视觉智能技术”体系——基座技术(基础算法)、融合技术(多模态数据整合)、组件技术(标准化模块)——实现了从需求到交付的端到端能力,这是其能快速适配机场、商业、货运等多场景的关键。

当AI视觉困于商业化时,瑞为技术以多场景化落地突围撕开盈利口子

如果说技术是公司的“根”,那么场景化落地则是其“果”。

在企业级AI视觉赛道,目前仍有很多企业困于“技术领先但商业化受阻”,但瑞为技术用数据证明了“技术-产品-市场”的正向循环:

2022-2024年,公司收入从0.78亿元跃升至3.95亿元,毛利率从15.7%提升至39.8%,对应毛利则从1231万元激增至1.57亿元,最终助于公司在2024年首度实现正盈利,达828.8万元。

具体来说,依托在AI算法和光学成像技术中积累的能力,瑞为技术目前已提供一系列视觉感知、视觉认知及视觉推理智能产品,并深度应用于民航、商业空间及货运物流等场景,

2024年,凭借强大的产品化及商业化能力,其所有业务线的收入均实现快速增长。

其中,智慧机场是其商业化核心落脚点之一。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2024年的收入计算,瑞为技术在中国民航企业视觉智能产品市场份额达8.9%,排名第一;其“万卫智慧登机门”2024年在中国的中标率超60%,据悉超越全球同类供应商;产品覆盖国内超1/3民用机场及2/3年旅客吞吐量超千万的机场,包括北上广深四大枢纽机场。

为何能在机场场景建立绝对优势?

一方面,机场对安全性、稳定性的要求极高,瑞为技术无需依赖云端的端侧智能技术能满足“毫秒级响应+零故障运行”的严苛标准;另一方面,其产品涵盖智慧通行管控、智慧安检及智慧旅客服务产品,贯穿旅服务全流程——值机、安检、登机、客服,形成“单场景闭环”,客户替换成本高。

与此同时,瑞为技术的商业化也已拓展延伸至AI+商业、AI+货运领域。

其中,“星汉智慧商业系统”被AI视觉技术赋能后,已应用于工业园区、商业空间的数智化升级之中,通过通行管控、安全监控提升运营效率;货运领域的“智慧安全驾驶终端”已部署超35万辆货车,“Recadas货运安全风控平台”连接超11万辆车,以此改善道路安全、提升车队效率并支持智能风险管理。

这些落地场景的拓展也验证了瑞为技术的技术泛化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机器人方向是机器视觉未来前景极好的热门方向,而基于对行业的深入洞察与视觉智能技术,瑞为技术也在同步拓展智能机器人领域,赋能机器自主高效地感知、理解并与复杂环境交互。

结语

面向未来,瑞为计划将此次IPO募资重点投向增强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建设、寻求潜在战略投资及收购机会及海外拓展。

随着AI视觉在工业质检、机器人交互等场景的需求爆发,这家“机场AI科技企业”的想象空间,或许才刚刚打开。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