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宗馥莉“豪门争夺”,“同父异母弟妹”起诉涉百亿遗产
从古以来,“功、名、利、禄”这四个字宛如一幅色彩浓烈却暗藏玄机的画卷,被视为梦寐以求的“人生巅峰”,吸引着无数人投身其中,为之痴狂、为之挣扎。
近日,备受社会关注的娃哈哈集团掌门人宗馥莉,正深陷一场遗产纷争漩涡而在此成为焦点话题。据多家媒体报道,2025年7月,宗继昌(Jacky Zong)、宗婕莉(Jessie Zong)、宗继盛(Jerry Zong)三人,将娃哈哈集团现任董事长、宗庆后之女宗馥莉起诉至香港法庭。这三位原告被他们的律师确认为是宗馥莉的“同父异母兄弟姐妹”,他们正寻求一项禁令,阻止宗馥莉处置汇丰银行账户内的资产,并追讨其父宗庆后生前承诺的21亿美元(约合150亿元人民币)信托权益。
原告的律师透露,三人同时向杭州一家法院提起了诉讼,目的在于确保各自能获得每笔价值7亿美元的信托权利。原告方表示,宗庆后生前曾指示下属在香港汇丰银行设立信托。在信托运营过程中,当资金出现不足时,宗庆后还要求其助手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以补充资金。截至2024年初,该汇丰银行账户余额约18亿美元。然而,一份法律文件显示,截至2024年5月,已有约110万美元从该账户中被转出。
基于这些情况,三位原告请求法庭冻结该汇丰银行账户,同时要求宗馥莉尊重其父亲的遗嘱,支付数百万美元的资产利息,并赔偿他们因资金转移而产生的损失。但宗馥莉的律师团队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宗馥莉的律师称,宗馥莉不接受这些证据,而且明确表示宗庆后并没有向她发出相关指示。
“宗氏家族”商业版图与复杂关系
在公众的过往印象中,“布鞋首富”宗庆后的家庭关系较为简单,妻子施幼珍、独女宗馥莉的形象深入人心。但实际上,宗氏家族的商业版图和人际关系远比想象中复杂。
其实,早在今年年初就有媒体报道称在2024年12月,娃哈哈董事长宗馥莉在香港被起诉。原告为宗继昌、宗婕莉和宗继盛。原告律师确认,这三人是宗馥莉的“同父异母弟妹”。三名原告主张他们作为宗庆后的子女,应享有平等的继承权或信托受益权,要求“拿回信托资金”。
而该案件涉及的公司包括沈阳娃哈哈荣泰食品有限公司等,宗婕莉和宗继昌于2022年12月成为该公司董事。原告申请临时禁制令,防止宗馥莉处置、处理Jian Hao Ventures Ltd.账户内的资产,以避免资产减值。涉案账户截至2024年5月已有约110万美元转出,原告要求宗馥莉提供账户自2024年2月2日以来的余额、资产、收入和支出记录。
据了解,目前娃哈哈集团管理层对外成立了多家投资主体。其中,广元金信投资有限公司的股权结构中,宗馥莉持股60%,杜建英持股40%。此外,在娃哈哈集团关联公司沈阳娃哈哈荣泰食品有限公司中,三位董事分别为杜建英、宗继昌、宗婕莉。
类似地,宗继昌的身影还出现在南京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双城娃哈哈乳品有限公司、大理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等多家娃哈哈集团关联公司中。这些商业布局和人员安排,为这场遗产纷争增添了更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面对这场引发广泛关注的遗产纷争,7月13日,有记者联系娃哈哈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求证。娃哈哈方面明确表示:“家族内部事务,与公司的运营及业务并无关联。公司不会提供任何答复口径或相关回应。”这一回应,试图将家族内部的遗产纠纷与公司的正常运营划清界限,稳定市场和公众对娃哈哈集团的信心。
此次事件中,大众关注的焦点之一是非婚生子女是否与婚生子女(宗馥莉)享有完全平等的继承权/信托受益权。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原告方律师指出,宗庆后晚年曾在私人场合承认三名子女的“宗氏血脉”,并口头承诺“不会亏待”。然而,遗嘱见证人清一色为娃哈哈高管,无家族成员签字,程序存在瑕疵。
法律界人士指出,根据《民法典》第1127条,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权利。但在实际操作中,非婚生子女常常会遇到诸多障碍。另外,三名原告需通过DNA鉴定或生前抚养证据确认亲子关系,且需推翻宗馥莉声称的境外资产全部归其所有的遗嘱内容。
此外,信托的有效性及条款解读也至关重要。信托文件的具体条款如何规定?设立时是否合法有效?是否充分考虑了所有法定继承人的权益?是否存在欺诈、胁迫或宗庆后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况?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将直接影响该诉讼案件的判决结果。法律界人士认为,这起纠纷涉及利益巨大,过程会很漫长,需经历证据交换、庭审、亲子鉴定、信托文件审查等环节,结果存在不确定性,但双方和解难度较高。
尽管宗馥莉已正式接任娃哈哈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但面对三位“同父异母兄弟姐妹”的出现,她的接班之路似乎充满了坎坷。她将如何处理与这三位亲属之间复杂的关系?能否在这场激烈的遗产纷争中坐稳“接班人”的位置?
而“中国饮料大王”宗庆后的巨额遗产分配,也将因此充满变数。这场遗产大战不仅关乎宗氏家族内部的利益分配,也将对娃哈哈集团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社会各界都在密切关注着事件的后续发展,期待着一个公正、合理的解决方案。
“宗馥莉时代”娃哈哈改革之路荆棘丛生
自创始人宗庆后逝世,宗馥莉正式接棒已逾一年。然而,宗馥莉和娃哈哈帝国几乎时刻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围绕她的争议从未停歇,从家族遗产纷争到公司内部改革,桩桩件件都吸引着公众的目光。
宗馥莉上任后,对娃哈哈集团进行了一系列激进的改革,这些改革举措在公司内部引发了不小的震动。宗馥莉废除了年终奖“大锅饭”模式,引入KPI考核,将年终奖拆解为季度绩效,并设置末位淘汰机制。这一改变让许多老员工难以适应。
在宗庆后时代,娃哈哈实行“基础工资 + 年终奖”模式,年终奖通常占年收入的30% - 50%,老员工享受着相对稳定的收入和福利。而新的薪酬体系下,员工的收入与绩效紧密挂钩,干得多不一定赚得多,干得少则可能面临淘汰。杭州精机公司员工月收入从8000元降至5000元,他们质问管理层:过去我们跟着宗总(宗庆后)熬夜赶工从无怨言,现在为什么干得越多赚得越少?
2024年起,娃哈哈要求部分员工将劳动关系转签至宏胜集团控股的子公司。尽管公司承诺“待遇不变”,但子公司社保缴纳基数更低,且裁员赔偿标准差异巨大。这种做法虽不违法,却利用了员工的信息不对称,引发了员工的不满和担忧。
宗馥莉掌舵娃哈哈后,公司高层迎来了全面洗牌。多位集团“元老”如潘家杰、吴建林、余强兵等退出,多位商业履历更为简单的“新面孔”进入公众视野。其中,洪婵婵的对外身份是宏胜饮料财务部部长,她曾在宗馥莉关联方公司中担任监事;叶雅琼此前为娃哈哈营销业务相关负责人。这种高层人员的大幅变动,让公司内部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发生了巨大变化,也引发了老员工对公司未来发展的担忧。
在经销体系方面,宗馥莉也进行了一系列调整,这些调整引发了市场的广泛猜测。有媒体报道称,部分地区的经销商在与娃哈哈签订2025年销售合同中,市场经销商调整为与杭州宏胜营销有限公司合作。天眼查显示,杭州宏胜营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6月,为宏胜饮料的全资子公司,而宏胜饮料为宗馥莉在娃哈哈集团之外成立和控制的饮品公司。
这一变动让外界猜测宗馥莉是否在将娃哈哈的上下游资源逐步掌握在自己的控制中。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宗馥莉此举可能是为了加强对经销渠道的管理和控制,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然而,也有观点认为,这种做法可能会引发娃哈哈集团内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不满,对公司的稳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对于宗馥莉上任后引发的诸多争议,有行业人士认为,宗庆后及其创办的娃哈哈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和民众号召力,叠加民企传承、二代接班改革以及集团所处行业正值竞争敏感期等因素,娃哈哈在当下舆论场中极具热搜体质。对于宗馥莉来说,新旧体系变革会带来博弈,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智慧。对于娃哈哈而言,破局的关键在于产品战略和组织重构问题,传统产品的基本盘要稳,创新品牌的基本盘要突破,同时结合新兴的消费场景和渠道,最终实现企业平稳过渡和增长。
也有行业人士认为,宗馥莉的改革集中在产权结构调整、股权集中、团队架构,以及经销商激励、渠道网络布局等方面。这些改革是基于产品结构老化、品牌年轻化不足、企业资本化不足的现实基础,希望通过一系列改革达到打破传统,创造性发展的目的。但从目前看,主要控股方和关联利益方都采取支持态度,阻力主要来自企业自身的利益关联方和传统权益关联员工。
面对诸多争议和挑战,宗馥莉的破局之路任重道远。娃哈哈集团在2024年成功拉齐了十年前的业绩规模,重回700亿元区间,这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然而,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宗馥莉还需要在产品创新、品牌建设、渠道拓展等方面下更大的功夫。
宗馥莉上任后的这一年,娃哈哈集团经历了诸多风雨。面对家族遗产纷争、内部改革争议和经销体系变动等问题,宗馥莉需要以足够的耐心和智慧,在改革中寻求平衡,在争议中砥砺前行。娃哈哈能否在这场变革中实现破局重回行业巅峰,财闻网将持续关注后续进展。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