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抗ADC只是开胃菜!百利天恒的“创新家底”有多厚?
全球首个双抗ADC,即将迎来“冲刺时刻”。
7月初,百利天恒宣布EGFR×HER3双抗ADC伦康依隆妥单抗(Iza-bren,BL-B01D1)用于治疗鼻咽癌III期临床试验的期中分析达到主要终点,成为全球首个完成III期临床验证的双抗ADC。
这也意味着,全球首个双抗ADC有望登上历史舞台,一个新的时代要开启了。
更值得注意的是,百利天恒不仅仅打造了这一款ADC药物,而且在其丰富的产品矩阵中,还有许多值得关注的双抗及多抗管线。
百利天恒这匹创新药“黑马”正在加速奔跑。
01
全球首个双抗ADC诞生在即
从百利天恒与百时美施贵宝(BMS)就BL-B01D1达成总额高达84亿美元的BD合作,就足见这款全球首创EGFR x HER3双抗ADC的实力不容小觑。
要知道,BL-B01D1不仅仅只有鼻咽癌这一适应证进入临床III期阶段,目前已有包括非小细胞癌(NSCLC)、小细胞癌(SCLC)、乳腺癌、尿路上皮癌、食管癌等多个实体瘤的10项III期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其中5项适应证已被NMPA列入突破性疗法名单。
另外,BL-B01D1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正在中国和美国进行40余项针对多种肿瘤类型的临床试验,想象空间巨大。特别是,BL-B01D1已经在多个癌种中读出了积极的临床数据。
就鼻咽癌适应证而言,鼻咽癌在中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鼻咽癌新发病例数为5.1万例,占全球的47%,死亡病例数为2.8万例。
根据2023年ASCO公布的I期数据显示,24例鼻咽癌患者接受BL-B01D1治疗后,客观缓解率(ORR)达45.8%,疾病控制率(DCR)为100%。
BL-B01D1的研发情况
图片来源:百利天恒2024年财报
BL-B01D1更大的想象空间在肺癌和乳腺癌领域。尤其肺癌领域拥有庞大的患者数量,全球肺癌每年新发病例数高达200万人左右,是药企必争的大药赛道。细分来看,NSCLC、SCLC分别约占所有肺癌患者的85%、15%。
今年的ASCO大会,公布了BL-B01D1治疗NSCLC和SCLC两项I期临床研究数据。
针对非小细胞癌,根据BL-B01D1用于携带除经典EGFR突变以外的驱动基因变异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的I期研究结果显示,68例患者整体cORR为35.3%,DCR为82.4%,mDOR为7.0个月,mPFS为6.7 个月。此外,BL-B01D1针对12例EGFR突变患者的cORR、DCR分别达66.7%、100%;13例HER2突变患者的cORR、DCR分别达53.8%、100%,mDOR、mPFS分别为5.7、8.4个月。
针对小细胞癌,根据BL-B01D1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SCLC患者的I期研究结果显示,中位随访时间为16.4个月,ORR为55.2%,确认的ORR为44.8%,中位PFS为4.0个月,中位OS为12.0个月。另外,BL-B01D1针对20例既往仅接受过1次前线PD-(L)1抑制剂联合含铂化疗(PBC)治疗的患者,ORR为80.0%,确认的ORR为75.0%,中位DOR为5.6个月,中位PFS为6.9个月,中位OS为15.1个月。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下半年预计还有多项BL-B01D1的关键III期研究结果公布。
综上可见,BL-B01D1能与MNC巨头达成巨额BD交易,并展现出强大的跨癌种治疗潜力,充分验证了百利天恒创新ADC 药物研发平台(HIRE-ADC平台)的强劲实力。
02
ADC管线矩阵丰富
除了BL-B01D1,百利天恒还基于HIRE-ADC平台布局了近10款ADC管线,包括BL-M07D1(HER2 ADC)、BL-M11D1(CD33 ADC)、BL-M05D1(Claudin18.2 ADC)、BL-M14D1(DLL3 ADC)、BL-B16D1(EGFR×HER3双抗)、BL-M17D1(HER2 ADC)、BL-M08D1、BL-M09D1。
百利天恒的ADC管线
图片来源:insight 数据库整理
BL-M07D1所处的HER2 ADC赛道竞争相当激烈,目前全球已有4款产品获批上市,还有超过10款国产竞品已进入Ⅲ期阶段。
从进度看,BL-M07D1正在国内外开展11项临床试验(包括2个III期、3个II期等),覆盖二线及以上HER2阳性乳腺癌及术后辅助和新辅助治疗,以及胃癌、肺癌、消化道肿瘤、泌尿系统肿瘤和妇科肿瘤等多项适应证。
BL-M05D1所处的Claudin18.2 ADC赛道竞争也十分激烈,尽管目前全球尚无该类药物获批上市,但已有多款竞品处于III期阶段,包括信达生物的IBI343、阿斯利康/康诺亚/乐普生物的CMG901、BMS/礼新医药的LM-302、安斯泰来/信诺维医药的XNW27011等。目前,BL-M05D1正在国内开展用于局部晚期实体瘤的Ib期研究,临床进度不占优。
相较之下,BL-M14D1所处的DLL3 ADC赛道竞争较为缓和,在研管线不多且都处于早期阶段,并且已经有同类竞品达成海外授权合作,带来了广阔的想象空间。目前,BL-M14D1正在国内进行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实体瘤的Ib期研究,期待数据读出。
BL-M11D1是与BL-B01D1共享同一“连接子+毒素”平台的CD33 ADC,正在国内开展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r AML)的Ib期研究。当前CD33 ADC赛道尚处于蓝海阶段,全球仅有辉瑞的吉妥珠单抗获批上市,其他在研管线国内只有多禧生物的DXC007,尚处于临床早期阶段。
BL-B16D1是百利天恒自研的偶联了新一代毒素的双抗ADC药物,也是其布局的第2款EGFR×HER3双抗,正在国内开展Ib期研究,适应证为肺癌、乳腺癌、头颈鳞癌等实体瘤。鉴于EGFR×HER3双抗BL-B01D1已拿下BD大单,BL-B16D1也具备BD潜质。
另外,百利天恒还基于新一代“连接子+毒素”平台研发了一款HER2 ADC药物BL-M17D1,正在国内开展用于晚期乳腺癌、消化道肿瘤等实体瘤的Ib期研究。BL-M17D1与BL-B16D1出自同一新的小分子技术平台,而且采用了微管蛋白抑制剂MMAE/F类毒素,不同于另一款HER2 ADC药物BL-M07D1,具备差异化优势。
03
打造前沿抗体军团
除了ADC平台,百利天恒还构建了全球领先的创新多特异性抗体研发平台(GNC平台)、特异性增强双特异性抗体平台(SEBA平台)以及创新ARC(核药)研发平台(HIRE ARC平台)。
目前,百利天恒已基于GNC平台研发了4款已进入临床阶段的多抗药物,包括GNC-077、GNC-038、GNC-035、GNC-039,并且基于SEBA平台成功研发SI-B001和SI-B003已进入临床阶段的2款创新双抗药物。
图片来源:华泰证券研报
就双抗管线而言,SI-B001进度最快,不仅是目前全球独家处于临床阶段的EGFR x HER3双抗,而且正在开展二线治疗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的III期研究,以及针对头颈鳞癌、食管鳞癌、消化道肿瘤等多个适应证的II期临床。
目前,SI-B001已经在多个癌种的II期研究中读出积极的临床数据。其中,联合多西他赛2L治疗驱动基因阴性NSCLC的ORR为47.4%,mPFS达7.2个月;联合紫杉醇针对21名PD-1/PD-L1治疗后病情进展的复发或转移性头颈鳞癌患者的ORR达58.2%,mPFS达5.4个月,且安全性良好;联合高剂量伊利替康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食管鳞癌的ORR为45.5%,DCR为90.9%,展现出强大的抗肿瘤活性。
SI-B003所处的PD-1×CTLA-4双抗赛道竞争较为缓和,同类竞品中,康方生物的卡度尼利单抗已获批上市且有着不错的销售表现,齐鲁制药的艾帕洛利托沃瑞利单抗(全球首个PD-1/CTLA-4双功能组合抗体)也已获批上市,其余在研PD-1/CTLA-4双抗管线多处于临床早期阶段。
目前,SI-B003正在中国进行作为晚期实体瘤单一疗法以及探索联合百利天恒其他管线候选药物的联合治疗的II期研究。
由于具有独特价值,多抗药物正逐渐成为热门研发方向之一。例如,艾伯维在7月10日以近20亿美元总额从Ichnos Glenmark Innovation全资子公司IGI Therapeutic引进了CD38/CD3/BCMA三抗ISB2001的权益。
目前,百利天恒布局了4款多抗管线。其中,GNC-077为创新性的CD3×其他抗原多抗分子,正在国内开展Ia期研究,适应证为乳腺癌、NSCLC、消化道肿瘤等实体瘤;
GNC-038为CD3×4-1BB×PD-L1×CD19四抗,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开发的四抗药物,正在开展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等血液系统肿瘤的Ib/II期研究,以及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的I期研究。
GNC-035为CD3×4-1BB×PD-L1×ROR1四抗,正在国内开展治疗实体瘤及血液瘤的Ib/II期临床试验;GNC-039为CD3×4-1BB×PD-L1×EGFRvIII四抗,正在国内进行治疗高级别脑胶质瘤的Ib期研究。
04
结语
百利天恒的崛起,是中国创新药从“跟随”到“引领”的典型缩影。尤其全球首个双抗ADC药物BL-B01D1三期临床成功,不仅仅是百利天恒的里程碑,更是中国创新药参与全球新药研发竞争的“加速度”体现。
这都得益于百利天恒以前瞻性眼光谋划布局丰富的管线梯队,覆盖单抗ADC、双抗ADC、双抗及多抗药物。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百利天恒又将拿下一笔BD大单。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