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驾马车”发力回升,香港经济增长可期
进入2025年,香港经济走出此前的持续低迷态势,国际竞争力显著反弹,GDP表现稳中有进,展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今年6月发布的《2025年世界竞争力年报》显示,香港竞争力全球排名上升两级至第三位,在全球69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仅次于瑞士和新加坡,继2019年后重返三甲。
GDP方面,香港GDP于今年一季度实现3.1%的同比增幅,较去年四季度2.5%的增速明显提升,并且是连续九个季度实现正增长。
香港金融市场亦同步实现稳步复苏,今年上半年成功登陆港交所的企业增至44家(含转板及SPAC),合计集资1071亿港元,同比激增699%,集资额暂列全球首位。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7月27日在发表的网志中表示,本周即将公布今年第二季本地生产总值的预估数字,增长受出口活动、整体投资和私人消费带动,上升势头可望持续,这将是连续第十个季度增长。
出口、投资和消费,向来被誉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香港的这“三驾马车”,目前正保持着较强的韧性。
出口表现稳健
受益于供应链调整(如提前出货规避美国关税)、亚洲市场需求强劲(内地及东盟增长显著),以及科技产品(如AI设备、半导体)出口激增等多重利好因素带动,香港今年以来出口数据表现亮眼。
香港统计处披露的数据显示,6月香港整体出口货值4178亿港元,较去年同月上升11.9%。当月,香港输往亚洲的整体出口货值上升17.2%。进口方面,6月香港商品进口货值为4767亿港元,较去年同月上升11.1%。
今年上半年,香港商品整体出口货值和进口货值较去年同期分别上升12.5%和12.6%。上半年录得有形贸易逆差1836亿港元,相当于商品进口货值的7%。
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展望未来,亚洲各经济体尤其是内地经济继续稳步增长,以及香港与不同市场日益紧密的经贸联系,应继续支持商品贸易表现。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上月表示,特区政府通过不同措施支持业界发展,包括在出口信用保险和贸易融资方面加强支援,并积极拓展经贸网络,开拓中东、东盟和其他「“一带一路”」国家等新兴市场,深化国际交往合作,推动区域贸易做大、做深。
零售额实现转正
此前受港人北上消费趋势、访港旅客消费量不足及常住人口减少等因素制约,香港零售市场一度陷入负增长。
然而,这一现象正在好转。
一方面得益于“五一”等假期带来的消费力提振,另一方面因香港持续发力的人才政策释放消费增量,香港消费市场在5月份成功止跌。
根据香港统计处数据,今年5月,香港零售业销货价值达313.19亿港元,同比增长2.4%,环比上月的增速提升了4.7个百分点。同时,这是自2024年2月以来,零售业销货价值首次实现正增长,显示消费市场已呈初步回稳迹象。
根据李家超披露,今年上半年有约2400万人次旅客访港,同比增加12%。这一增速,不仅标志着香港旅游业的强劲复苏,更折射出香港经济整体向好的趋势。
香港旅游发展局表示,将逐步推出更多特色文旅项目和活动,进一步吸引全球游客。
世邦魏理仕认为,2025年下半年消费者信心有望回稳,受潜在减息及大型活动如Art Basel、榄球七人赛及国际演唱会等刺激消费的影响。零售商与业主应保持灵活,运用数据驱动策略及多元化产品组合,以把握新兴需求。
固定投资提速
今年以来,香港金融市场表现抢眼,外资持续流入港股市场,这显示出国际投资者对香港前景的信心。
随着香港经济扩张,整体投资开支也相应增长。今年一季度,本地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达1223.42亿港元,同比提升5.1%,而去年四季度同比增速只有0.1%。其中,私营部门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同比增速为6.3%,上季度为-0.7%,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
地产投资在一季度实现边际回暖,楼宇及建造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同比减幅收窄至1.2%,改善趋势明显。机器、设备及知识产权产品领域则保持强劲,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接近400亿港元,同比大幅增加17.5%。
陈茂波表示,经济转型升级是一个必然且持续的动态过程,灵活应变地缘政治格局、大力推动创新科技的发展与应用、致力吸引全球资金,并为未来培育人才,是提升竞争力、为经济结构升级的关键。
作者:遥远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