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齐鲁银行AB面业绩喜报与居安思危

如烹小鲜又时不我待

作者:乔治

编辑:陈晨

风品:可乐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越是行业寒冬,越要修炼基本功。

面对利率下行、行业重塑,一些银行股凭借显著高于国债收益的股息率跑赢市场,被长期资金视为“防御性资产”。中金公司研究显示,2025年二季度银行股公募基金仓位达到4.33%,为2021年二季度以来最高水平,环比上升0.86个百分点。

银行板块整体涨势也亮眼。据同花顺数据,银行指数从2025年初的1166点附近涨至7月31日的1357点附近。

7月26日,齐鲁银行业绩快报又添喜讯:2025上半年营收67.82亿元,同比增长5.76%;净利27.34亿元,同比增长16.48%;基本每股收益0.54元,同比增长17.39%。

结合赛道整体环境,上述成绩单来之不易。如何做到的?奋进征程中,是否还潜藏隐忧呢?

1

规模效益双升

提前赎回转债利好知多少

首先,源于业务面改善。

2025年一季度,齐鲁银行净息差为1.47%、较城商行平均水平高出0.08个百分点。快报称,2025上半年净息差继续企稳回升,利息净收入49.98亿元,同比增长13.57%。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8.17亿元,同比增长13.64%。

截至2025年6月底,齐鲁银行资产总额7513.05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617.66亿元,增长8.96%;实现贷款总额3714.1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42.68亿元,增长10.16%;存款总额4785.7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90.30亿元,增长8.88%。

除了跑的快,还要跑的稳。2024年末,齐鲁银行拨备覆盖率322.38%,2025年一季度为324.06%,上半年末达到324.24%,风险抵补能力持续加强。

截至2025年6月底,该行关注类贷款占比、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96%、1.09%,较上年末分别下降0.11、0.10个百分点。信贷质量、风险管控到位,规模质量兼具撑起了业绩增长底盘。

7月4日,齐鲁银行公告,股价自2025年6月3日至2025年7月4日的30个交易日中已有15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不低于“齐鲁转债”当期转股价格的130%(含130%),决定行使“齐鲁转债”的提前赎回权,从时间上看,本次操作提前三年半赎回。

行业分析师王彦博表示,银行可转债的强制赎回本质上取决于正股股价的持续性。相较到期赎回,强赎机制触发的关键因素在于正股股价的持续向好态势。虽然可转债强赎的核心前提是股价长期向好,但支撑股价的底层逻辑是银行自身经营业绩的稳健性与资本补充力。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指出,银行可转债提前赎回能促使投资者转股,进而有效增强银行资本实力,支持其业务拓展和风险抵御。一方面,能极大缓解银行在可转债到期时还本付息的压力;一方面,通过高效推动转股,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得到有效充实,长期有利提升银行经营的稳定性与未来盈利能力。

整体来看,齐鲁银行上半年基本实现了“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良好局面。7月26日,信达证券发布研报,给予齐鲁银行增持评级。

2

扎根区域经济 感受数智银行威力

追其原因,内外皆有考量。

首先,离不开区域经济深耕。2025上半年,山东省GDP增速维持5%以上,领跑全国,信贷需求旺盛。

聚焦齐鲁银行,注重发挥金融活水的“精准浇灌”作用。据中国日报网,面对山东国辰实业向海水淡化、污水处理等新领域转型的融资需求,齐鲁银行长清支行“用足用好科创补贴政策”,为其办理授信2700万元。再如一家压力容器业“小巨人”企业因年关资金周转压力阻碍转型步伐,该行迅速响应协调办理了5000万元授信。

作为扎根山东的本土城商行,齐鲁银行借助“一县多品”策略和“全生命周期”的陪伴理念深耕县域市场,截至2025年5月末,累计支持农业产业客户近2200户,投放贷款9.72亿元,“一县多品”战略已在济南十大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全面落地。

据经济观察报,截至2024年末,齐鲁银行县域支行存款余额达1344.1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87%;贷款余额999.33亿元,增长15.49%;县域客户数224.51万户,增长13.05%。

除了区域深耕战略定力,齐鲁银行还刀刃向内、用数字化转型来降本增效、打造成长驱动新引擎。

早在2023年,该行就制定并发布《齐鲁银行2023—2025年发展规划暨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将数字化转型提升至全行战略层面,作为“1号工程”推进。

具体实践层面,齐鲁银行从数据管理、数智应用平台建设、打造算力基础和全面开发AI智能场景应用等多方面发力,逐步打造起“数智银行”新模式。

就在上半年,齐鲁银行完成了基于湖仓一体技术的金融数据底座及应用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该项目创新性采用湖仓一体架构,克服传统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瓶颈问题,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和灵活性,由此入围“2025好品金融——数字金融”产品。

据齐鲁壹点,凭借该项目,齐鲁银行数据存储降低50%,响应时效提升70%。

线上化服务方面,该行平均每笔业务为企业节省至少20小时人工成本,提升资金周转率90%;跨境金融累计线上交易近300亿元,客户线上日均活跃度提升139%,为山东外贸打造了高效便捷的数字新生态。

行业分析师孙业文认为,既深植本土经济、优化产品服务,又紧跟金融科技趋势、加强数字化转型,齐鲁银行不断突破传统边界、抬高着自身成长壁垒,双赢模式为城商行发展提供了借鉴范例。

3

精准注入“活水” 做透五篇大文章

的确,实体兴金融兴,实体旺金融旺。立足“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战略目标,在努力做好做透“五篇大文章”方面,齐鲁银行积累了不少心得,继而为业绩稳增打下基石。

先看科技金融,截至2025年3月末,该行科创企业授信余额达671亿元,服务企业超3870户,覆盖济南地区60%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8%的“小巨人”企业,成为区域科创企业金融服务的中坚力量。

以“科研贷”特色产品为例,截至2024年末累计投放超40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占比30%,显著降低企业资金周转成本。

普惠金融方面,助力乡村振兴是重要应用领域。在被誉为“中国生姜之乡”的济南莱芜区,因缺乏有效固定资产担保,农户们曾长期面临“融资难、融资贵”困局。对此,齐鲁银行莱芜支行推出拳头产品“姜蒜贷”,创造性嵌入济南市融担、支小支农担保、山东省农担等专业国资背景机构,彻底解决农户担保难题。

配套落实贴息贴保政策,将综合资金成本压缩至3%以内。同时,“线上授信、快速审批”的“农户E贷”“农耕贷”“蔬菜贷”等产品的同步推出,满足种植周期中的资金需求。

截至2025年3月末,莱芜支行累计发放“姜蒜贷”贷款近亿元,显著提高了农户种植姜蒜的积极性。在“中国黄瓜之乡”山东济阳,齐鲁银行推出专项惠农贷款,累计为1050户农户办理惠农贷款3.87亿元。

绿色金融方面,山东是能源生产大省也是消耗大省。齐鲁银行积极发挥金融“头雁”作用,强化绿色导向,创新绿色金融产品,积极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以齐鲁银行东营分行为例,将绿色金融作为重点突破方向,组建绿色金融专班,发放了东营市第一笔此类项目贷款。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年,承上启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质上说,做好五篇大文章就是深度赋能实体。从上述梳理看,正是齐鲁银行较好演绎了鱼水共情,才有了业绩成长基础,为高质量发展开拓了新局面。

4

罚单、减持、营收、资本充足率

贵在居安思危

不过,这并不代表齐鲁银行毫无隐忧。A面风光背后,一些B面挑战同样不容忽视。

首先,股东频繁减持。据企业公告,重庆华宇拟在2025年7月18日后的两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减持齐鲁银行6043.81万股股份,约占总股本1.1%。

这已不是第一次大幅减持。2024年7月9日,该行第七大股东重庆华宇拟在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6369.89万股,几乎是重庆华宇所能减持的最大比例。

另值一提的是,公司第一大股东澳洲联邦银行近期也在调整对内地银行的投资,6月将所持3.3亿股杭州银行股份转让给新华保险、套现超40亿元。由此不免引发一些市场担忧,未来澳洲联邦银行是否会将减持目光转向齐鲁银行?

其次,警惕合规内控漏洞。2025年7月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官网公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因贷前调查不尽职,违规办理二手房贷款,齐鲁银行东营分行被罚30万元。

梳理发现,2025年内齐鲁银行省内多家分支行因违规被处罚通报,如4月27日,因违反账户管理规定,齐鲁银行泰安分行被罚45万元。

加上日照分行,3家分行合计被罚没近120万元。

拉长维度看,2024年1月2日,齐鲁银行因在信贷业务方面存在15项违法违规行为,被山东监管局处以罚款合计1495.13万元。其中,总行被罚1375.13万元,分支机构被罚120万元。时任齐鲁银行行长助理、副行长陶文喆被警告并罚款5万元。主要问题包括对关联交易贷款管理不到位、流动资金贷款管理不到位、同业投资业务管理不到位等。这笔罚单不仅是齐鲁银行2021年上市后的最大单笔罚单,也是2024年国内城商行的最大单笔罚单。

2024年1月29日,山东监管局官网公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因信贷管理不到位,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齐鲁银行德州分行被罚30万元。2024年12月,齐鲁银行临沂沂南支行又因“贷款‘三查’不到位,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35万元。

客观而言,罚单都有滞后性、不代表当下情形。可在高质量、强监管大势下,合规已是企业价值第一底座,梳理往期罚单齐鲁银行有二次“翻车”现象,如何保持业绩增长的同时,加强内控管理,提升合规水平,将是该行一道持续且重要的课题。

再次,业绩面上也非无懈可击。2024年,齐鲁银行营收124.96亿元,同比增长4.55%,这一增速是2021年上市以来的最低水平,甚至跑输山东14家城商行9.69%的平均增速。

好在2025上半年,营收增速提至5.76%,可若拉长时间线看,也仅高于2023年同期的5.53%增速,远低于2021-2023年同期17%、19.08%、10.88%的增速。相比之下,净利增长更为靓丽,但也需审视可持续性、稳健度。

以2024年为例,该行投资收益达17.46亿元,同比增长12.67%;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2.61亿元,同比增幅达155.73%。

从净息差看,虽然2025上半年得以改善,后续持续性仍需观察。拉长维度看,2021年至2024年齐鲁银行分别为2.02%、1.96%、1.74%、1.51%,2025年一季度为1.47%,持续收窄反映出盈利能力承压下降。

且深入具体业务端,公司业务是主要收入来源,零售业务贡献相对较小,贷款不良率却前低后高。以2024年为例,公司贷款不良率由上年末的1.35%减至0.95%。个人贷款不良率则由上年末的1.18%提至2%。好在2025年6月末,齐鲁银行不良率降至1.09%,较上年同期可喜回落,不过与A股上市头部城商行相比仍有些许差距。以2025年一季报为例,该行为1.17%,成都银行为0.66%、杭州银行为0.76%。

再者,资本充足率下滑、需防范影响风险抵御能力。2024年,齐鲁银行首次实施中期分红,分红频次调整为一年两次,分红总额将达12.86亿元,占2024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比27.62%。齐鲁银行表示,留存的未分配利润主要用于充实核心一级资本,提升风险抵御能力。

然截至2025年3月末,齐鲁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53%、12.33%、10.25%,较2024年末的15.17%、12.93%、10.75%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一番梳理可见,业绩规模高增的齐鲁银行也有不少隐忧烦恼。冰火穿越、向上爬坡的较劲时刻,最重要的是不松劲、继续稳扎稳打。

对于2025年,齐鲁银行提出“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改革转型、协同发力,守正创新、强基固本”的总体工作思路。看似简单,真正做好如烹小鲜又时不我待。

上半年营利双增,是一个提振喜报,下半年能否更上一层楼,仍考验该行居安思危、化解积弊的能力。

本文为首财原创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