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近17亿!多家光伏发电公司补贴到账,对年度损益影响几何
近日,三家光伏发电公司披露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到账,将改善公司现金流,但对2025年度损益不会产生重大影响。随着光伏发电产业进入市场化交易时代,上市公司业绩普遍受到影响。
太阳能8月收到16.92亿元补贴款
9月5日,晶科科技(601778.SH)发布公告称,2025年8月,公司下属光伏发电项目公司共收到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6.46亿元,其中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6.33亿元。
今年1-8月,公司共收到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8.9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48%,占2024年全年收到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的166%;其中,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8.5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72%,占2024年全年收到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的178%。
除了晶科科技,同行还有两家上市公司官宣收到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
金开新能(600821.SH)披露,2025年8月,公司下属发电项目公司共收到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9.39亿元,其中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9.39亿元。
今年1-8月,公司共收到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12.1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41.67%,占2024年全年收到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的190.12%;其中,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11.9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40.47%,占2024年全年收到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的188.78%。
太阳能(000591.SZ)下属光伏发电项目公司8月共收到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16.92亿元,其中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16.80亿元。
今年1-8月,公司共收到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23.1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32.23%,占2024年全年收到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的169.77%;其中,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22.5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58.60%,占2024年全年收到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的182.64%。
值得注意的是,三家公司均表示,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的回收将改善公司现金流,但补贴资金已于电量销售时确认到对应年度的电费收入,本次回款对公司2025年度损益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光伏电费补贴仍是光伏发电公司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晶科科技为例,2024年下属光伏电站共取得电费收入32.63亿元,补贴约11.71亿元。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的电费收入为20.1亿元、补贴约9亿元,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电费收入为12.5亿元、补贴约2.71亿元。
这也导致相关公司的电费补贴应收余额较高。例如截至2024年末,太阳能尚未结算的电费补贴金额121.93亿元,其中国补117.80亿元;金开新能超过80%的应收账款为应收可再生能源补贴,账面余额为64.6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随着可再生能源产业链的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先后进入无补贴的平价时代以及市场化交易时代。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其中规定,从2025年5月31日起,所有新增分布式光伏项目必须通过电力现货市场交易消纳。补贴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受此影响,光伏发电公司纷纷进行会计估计变更。例如晶科科技自2023年10月1日起,对应收电网公司电费款组合、应收省级以下地方政府新能源电费补贴款组合的坏账计提比例由1%提高至3%。金开新能自2024年12月1日起,对可再生能源补贴应收账款按照0.5%的预期信用损失率计提坏账准备,此前并不计提坏账准备。
电力交易市场化如何影响光伏发电公司业绩
除了导致会计估计变更外,市场化交易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电价波动,进而改变新能源电站项目原有固定电价结算的收益模式。
根据Choice金融终端,申万三级子行业“公用事业-电力-光伏发电”下共有13家A股公司。今年上半年,共有8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实现盈利,其中5家业绩下滑,多家公司表示受到电力交易市场化规模扩大的影响。
行业“老大”太阳能的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6.77亿元,同比下降16.89%;营业收入为26.97亿元,同比下降16.84%。其中,光伏电站板块收入为22.7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71%。
太阳能指出,上半年,电力交易市场化规模扩大,光伏发电上网平均电价下降。公司售电均价下降主要系运营电站规模增长、国补电站规模占比降低、国补电价被摊薄所致,公司市场化交易平均电价由上年同期的0.208元/千瓦时增至0.223元/千瓦时。
金开新能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4.39亿元,同比下滑9.80%;营业收入为19.22亿元,同比增长2.07%。其中,光伏发电收入9.78亿元,同比增长约1.6%。
受电力市场化交易、市场环境变化导致部分发电项目利用小时、上网电价下降的影响,金开新能部分发电项目资产组出现亏损,公司对于存在减值迹象的部分资产组进行了减值测试,上半年计提固定资产减值损失1297万元。
林洋能源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3.24亿元,同比下降45.88%;营业收入为24.81亿元,同比下降28.35%,其中发电业务收入3.99亿元。
公司表示,电力市场化交易结算电价受规则调整存在阶段性波动,对公司收益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
超半数光伏发电公司业绩向好,分布式电站业务表现亮眼
在上半年盈利公司中,晶科科技、芯能科技(603105.SH)、兆新股份(002256.SZ)的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且其分布式电站业务表现不俗。
其中,晶科科技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1.24亿元,同比上升10.4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23亿元,同比上升39.76%。
今年上半年,公司工商业分布式光伏业务持续战略聚焦优质客户和优质项目的同时,把握政策时间窗口,实现新增装机并网124兆瓦,合作业主包括阿里云、京东、顺丰、福特、苏泊尔等。公司下半年也将主要围绕乙方服务模式开展工商业分布式业务,力争创造更多核心利润。
芯能科技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63亿元,同比增加7.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加1.14%。
上半年,公司坚定贯彻“聚焦自持分布式电站业务,紧跟产品技术发展,依托主业优势探索新增长”的业务发展战略,稳步扩张高毛利率的自持分布式电站业务规模,增厚发电业务收入及收益,以持续、可靠的发电现金流不断提升公司经营可持续性和抗风险能力。
兆新股份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8亿元,同比增长29.99%;实现归母净利润307.25万元,同比增长47.06%。
目前,公司积极拓展光伏电站业务版图,在安徽、江西、浙江、宁夏及四川等地成功运营管理10座光伏电站,涵盖集中式光伏电站与分布式光伏电站,包括地面分布式项目、渔光互补项目、工商业屋顶项目、山地项目、戈壁滩项目及种养殖项目等多种类型。上半年,公司光伏发电板块营业收入为5441.54万元,同比增长11.77%,毛利率为51.89%。
此外,上半年还有4家光伏发电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减亏,分别是珈伟新能(300317.SZ)、新筑股份(002480.SZ)、*ST聆达(300125.SZ)、京运通(601908.SH)。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