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ST汇科披星戴帽之后再遭处罚,上市近九年,业绩一直在下滑

尽管*ST汇科已经因为2024年业绩太差被退市警示,但是证/监/局还是因2024年度业绩预告营收披露不准确,存在误导性陈述,对这家公司进行行政处罚。回首这家公司的上市历程,从2016年上市至今,公司利润总额“高开低走”持续下滑,营收也已连续下跌近7年,综合毛利率跌跌不休,退市警示应该说是实至名归。

业绩预告存误导,*ST汇科遭处罚

2025年8月下旬,*ST汇科(300561.SZ)公告公司及三名相关当事人收到广东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2025]15号)。

该决定书显示,*ST汇科在2025年1月24日披露的2024年度业绩预告中,仅披露了年度净利润为负值,未披露公司该年度扣除后的营收不足1亿元。具体来看,2024年12月,公司将尚未实际履行的903.74万元订单金额计入年度营收,剔除上述金额后,公司2024年营收不足1亿元。公司2024年度业绩预告存在误导性陈述。

*ST汇科时任董事长陈喆,时任董事、总经理马德桃,时任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孙玉玲分别属于对该案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据此,广东证/监/局对*ST汇科、陈喆、马德桃和孙玉玲分别给予警告,并处以金额从100万元至200万元不等的罚款。

那么2024年12月,*ST汇科为何要将尚未实际履行的900多万元订单金额计入营收呢?

2024年年报显示,当期*ST汇科归属净利润亏损2119.33万元,扣非归属净利润亏损1826.62万元,利润总额亏损2781.78万元。按《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第10.3.1条第(一)项规定,在*ST汇科经审计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均为负值,且扣除后的营收低于1亿元的情况下,公司股票交易应被深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如果2024年公司营收高于1亿元,公司或可免于实施退市警示。

可是,经年审机构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致同所)审计,2024年,*ST汇科营收为8983.38万元,不足1亿元。公司还是被深交所实施退市警示,自2025年4月24日起,公司证券简称由“汇金科技”变更为“*ST汇科”。

利润总额上市后“高开低走”,营收已连降近7年

那么,这家公司怎么就沦落到了退市的边缘了?仔细研究它的财务报告发现,从汇金科技沦为“*ST汇科”的种子,或许早在公司申请上市时就已埋下。

*ST汇科于2016年11月17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专注于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为金融行业客户提供运营管理、风险控制、网点转型等“云+端”整体解决方案和服务。

招股书显示,申报IPO的三年报告期(2013年至2015年)内,*ST汇科的营收分别为1.15亿元、1.41亿元和1.70亿元,累计增幅约为47.83%;利润总额分别为5159.63万元、7126.01万元和8235.26万元,累计增幅约为59.61%;净利润分别为4392.6万元、6092.67万元和7097.3万元,累计增幅约为61.57%。

上市后第一份年报(2016年年报)显示,*ST汇科营收为2.18亿元,利润总额为9137.28万元,净利润为7886.15万元,相比招股书披露的2015年营收、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上涨约28.24%、10.95%和11.11%。但这也是该公司业绩的历史高光点了!

此后就是“高开低走,一路下行”。公司2017年的净利润为7968.28万元,与2016年基本相当,此后持续下降至2024年的亏损2321.71万元。而且,2017年的净利润相比2016年多那么几十万元,主要源于2017年公司所得税费用下降、递延所得税金额上升,导致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了497.87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从2018年至2024年,*ST汇科的营业收入始终低于营业总成本。以2018年为例,当期公司营收为2.45亿元,小于以成本、税金、费用为主的营业总成本2.57亿元,公司的营业利润主要来自其他收益和投资收益,主要来源为政府补贴和投资理财产品收益。

也正是从营业总成本超过营收的那一年(2018年)开始,*ST汇科的营业收入也走上了下坡路。公司营收从2018年的峰值2.45亿元下降至2024年的8983.38万元,不足1亿元。

从盈利能力来看,2016年,*ST汇科综合毛利率为73.12%,此后一路下滑,到20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47.24%,上市后累计下跌25.88个百分点。

控制权转让失败,又着手收购子公司

在公司经营业绩已经撑不住的背景下,*ST汇科的控股股东也曾计划转让公司控制权。

2023年2月1日,*ST汇科公告筹划控制权变更。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陈喆及其一致行动人珠海瑞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信投资)、股东马铮(以下合称:转让方)与淄博高新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淄博国投)签署股份转让框架协议。若上述交易完成后,淄博国投将成为*ST汇科控股股东,公司实控人也将相应变更为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当年的2月4日和5月28日,交易双方分别签署股份转让协议等。双方约定,转让方将其合计持有公司6562.16万股,占总股本之比为20%的股份,分两次转让给淄博国投,淄博国投还将还进一步认购公司定向发行的4633.76万股。其中,第一次转让公司股份数量为5329.81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之比为16.24%,转让总价款为5.82亿元。在第一次股份转让的标的股份过户至淄博国投名下之日起,陈喆和马铮放弃其合计持有*ST汇科剩余全部股份(约1.33亿股,合计持股占比约为40.41%)对应的表决权。

2024年3月11日,*ST汇科公告淄博国投已按约完成第一次股份转让第一笔转让价款的支付。从那时起,该控制权转让事项就因尚未取得有权部门的批准文件而长期搁浅。直至2025年8月13日,公司公告淄博市财政局出具相关批复,不同意淄博国投收购和定增认购公司股份。

当年的8月21日,*ST汇科收到淄博国投发出的解除函,控制权变更事项相关协议正式解除。

控股股东转让控制权不成,*ST汇科又马上着手收购子公司。

在公告淄博市财政局出具否决性批复之后一天,8月14日,*ST汇科公告收购南京壹证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壹证通)51%股权。

*ST汇科拟以自有资金2907万元收购马圣东、南京圣瑞、南京科域等9名交易对方合计持有的壹证通51%股权,对应标的公司出资额为747.25万元。本次交易完成后,壹证通将成为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壹证通主营业务为密码技术的创新和密码产品的研发、销售及服务。

经致同所审计,2025年上半年,壹证通合并利润表中营收为917.67万元,净利润亏损252.17万元。

另据*ST汇科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4824.89万元,净利润为398.18万元,成绩依然不理想。

*ST汇科2025年度营收能否超过1亿元,公司能否“保壳”成功?请投资者自己多关注吧。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