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突围战,图达通拿什么撑起百亿估值?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魏帅
编辑 | 冯羽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8月26日,激光雷达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图达通更新了港交所招股书。此次更新招股书,图达通披露了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最新财务数据。
招股书数据一片“光明”:2025年,公司第一季度毛利率达到12.6%,实现了319.7万美元毛利润,延续了2024年第四季度开始的由负转正态势。
在这个公认的硬科技赛道上,毛利率转正并不是新鲜事,向好的业绩背后,图达通在激光雷达市场的存在感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
作为国内第三家冲刺资本市场的激光雷达企业,图达通选择了通过SPAC模式借壳上市,这已是公司继2023年筹备纳斯达克上市未果、今年2月12日递表港交所失效之后的第三次冲刺。
这条“曲线救国”之路背后,折射出激光雷达行业日益残酷的竞争现实。
图达通成立于2016年,曾是最早实现车规级高性能激光雷达量产的供应商。2023年,公司更是拿下全球乘用车激光雷达出货量冠军。
当然,这家公司更具辨识度的标签来自于蔚来,蔚来的身影始终笼罩着图达通的发展轨迹。
订单的深度绑定、蔚来创始人李斌持有图达通的股份所维系的资本纽带,都成为图达通身上的重要印记。
走出蔚来单一大客户的这条路,图达通用了许久。今年5月,图达通宣布已与中国头部汽车集团达成合作,并获得其旗下多个品牌车型的独家供应。
同时,公司已获得另外十家主机厂及ADAS/ADS公司的定点订单,其中包括三家中国国有汽车制造商和一家头部合资车企。在机器人领域,图达通也拿下了九识智能、中立股份等企业的大规模订单。
行业格局正在剧变。激光雷达从高科技“稀罕件”逐渐成为标配,价格战愈演愈烈,高光时刻也转瞬即逝。随着禾赛科技和速腾聚创先后上市,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曾经的老大如今已被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然而上市只是新的起点。在华为、禾赛等对手的强势挤压下,图达通需要证明自己不仅能活下去,还能真正走向独立和盈利。117亿港元的估值,需要更多实实在在的业绩支撑。
1、借壳IPO,曲线救国
同为“激光雷达三小虎”,图达通的上市路,落后了禾赛与速腾聚创一年多的时间。
早在2023年初,图达通就已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秘密递交文件,计划于2023年上半年在美上市。
然而,先一步成为“激光雷达第一股”的禾赛科技在美上市后市场表现不佳等因素,或多或少减慢了图达通的上市脚步。这一上市计划,最终也没能成行。
转战港股半年之后,图达通最终在招股书失效后,选择SPAC的方式,加快其上市步伐。
2024年底,特殊目的公司TechStar Acquisition Corporation曾发布公告,宣布与Seyond Holdings(图达通)达成业务合并协议,并宣告了计划通过SPAC的上市方式。
公告发出同时,图达通就引入三位PIPE投资者累计约5.53亿港元的投资。其中,黄山建投资本投资3.875亿港元,富策集团投资1.56亿港元,华盖资本投资780万港元。
相比于正常的上市路径,SPAC确定性更强,速度更快。如若成功,图达通也将追赶上行业的步伐,成为继禾赛科技、速腾聚创之后,第三家登陆资本市场的国内激光雷达企业。
资料显示,图达通成立于2016年,由鲍君威和李义民联合创立,二人皆出身于百度美国自动驾驶部门。CEO鲍君威曾是百度自动驾驶硬件负责人,CTO李义民则主导传感器技术研发。
自成立以来,图达通就将业务重心放在车规级激光雷达研发、设计、制造的全过程。早期的前瞻布局,让图达通成为全球唯一同时拥有1550nm和905nm双路线量产能力的激光雷达企业,场景适配也变得更加多元。
目前,图达通已经拥有主打高性能的猎鹰系列和平台化的灵雀系列两大规模化量产产品,并通过稳定的供货为公司贡献营收。今年二季度,猎鹰K3、灵雀E2以及蜂鸟D1组成的产品矩阵,实现了远近距离以及纯固态方案的覆盖。
(图 / 图达通官方)
2023年,图达通以14.7万台的激光雷达出货量位居全球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细分市场首位,市占率一度高达27.5%。
据市场研究机构灼识咨询数据,2024年公司交付总计约23万台车规级激光雷达,于往绩记录期间ADAS激光雷达解决方案累计销售收入全球排名第二。
更新后的招股书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图达通实现收入分别为6630.2万美元、1.21亿美元、1.6亿美元、0.25亿美元。
但是,在如今的智能驾驶市场,智驾平权以及不曾停歇的价格战,让性价比成为席卷整个产业链的关键词,身为关键零部件供应商的激光雷达企业,也遭受着更大的亏损以及降本压力。
上述报告期内,图达通分别实现亏损1.88亿美元、2.19亿美元、3.98亿美元及0.15亿美元,累计亏损超过8亿美元。
而毛利率方面,经历了颇为漫长的降本之路,图达通的毛利率才最终实现转正。2022年至2024年内,图达通的毛利率分别为-62.3%、-35%、-8.7%。
截至今年一季度,公司的毛利率也提升至了12.6%。毛利率收窄并转正的过程,系2024年第四季度与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的转正。
在招股书中,图达通也特别提及,往绩期间录得的亏损,主要因为新兴市场经营,不断投资于研发及产品开发,以及创新产品供应链建立等方面导致。
毕竟,激光雷达是高度技术密集的行业。本次上市募集所得资金,图达通仍将主要用于研发新激光雷达架构、硬件及软件升级,升级现有生产线,全球扩张以及用作一般公司用途。
而无论是从研发还是运营资金的需求上,图达通如今的营收及毛利现状,都让其现金储备处于一个相对薄弱的状态。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图达通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427万美元。而同期,其流动负债总额为9775万美元,流动资产净值仅为648.4万美元。
2、除了蔚来,还有谁
作为早期激光雷达的创业者,图达通在上市之前就获得了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蔚来资本、淡马锡、高榕创投、斯道资本、华创资本、愉悦资本、顺为资本、国泰君安创投以及BAI资本等多家业内知名机构。
在这其中,蔚来系不仅仅从早期就开始领投图达通,在2018年的A轮融资中,蔚来就开始了与图达通的深度绑定。
彼时,蔚来资本以3000万美元战略领投了图达通。自此,图达通的命运就与蔚来紧密相连。
其核心产品猎鹰系列1550nm激光雷达,专为蔚来Aquila超感系统设计。截至2024年9月,已应用于蔚来全部九款车型。
(图 / 蔚来官方)
而这种强烈的绑定关系,也让图达通与蔚来相互成就。
2022年,在友商刚刚进入到头部车企的选配供应商名单时,图达通就已经实现独家供货蔚来旗下车型,并实现规模化量产。
当然,蔚来销量的波动,也直接牵动着图达通的业绩神经。
2022年,蔚来汽车销量大涨,图达通营收随之同比激增1341%。
但进入到2024年,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智驾平权等诸多行业新风向,让定位中高端的蔚来与图达通,都面临严峻挑战。
2025年一季度,蔚来汽车累计交付新车4.21万辆,环比下滑42%。持续亏损的状态,让蔚来汽车承受着不小的市场压力。
尽管通过降价的策略,蔚来的月销量回升到了三万辆的区间(截至今年8月),但市场的压力仍时刻考验着这家车企。
这种行业考验,已然通过二者之间的强绑定关系,传导至图达通身上。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图达通来自蔚来的收入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88.7%、90.6%及91.6%。这意味着,图达通近九成的营收,维系在单一客户身上。
面对如此高度依赖的大客户,图达通的议价能力不可避免地被削弱。报告期内,公司专为蔚来打造的猎鹰系列产品单价持续下滑,从2022年的879美元/台降至2024年的704美元/台。
过度依赖单一客户的风险,图达通心知肚明。招股书中坦承,如果失去任何大客户或战略伙伴,或因对方因素导致需求下降,公司业务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为降低依赖,图达通近年来努力拓展新客户,已与宏景智驾、挚途科技和Pony AI合作,将激光雷达集成至商用车和物流场景。然而,这些新客户的收入占比至今未在财报中披露,多元化之路仍需时间。
最新消息称,5月30日,图达通方面表示,已与中国头部汽车集团达成合作,获得其旗下多个品牌车型定点,并作为独家激光雷达供应商。
对此,图达通也表示,此次拓展的头部汽车集团,改善了原有客户结构的同时,彻底打破其商业化的想象空间。“是一次质与量的大踏步飞跃。”
打破与飞跃,足见图达通对于冲破蔚来单一主机厂大客户的决心。
最新更新的招股书显示,图达通持续优化客户结构,已与多家商用车企、自动驾驶卡车企业等展开合作,并将激光雷达解决方案的应用场景向非车用领域拓展。
目前,图达通的产品已应用于蔚来的九款车型,并与深向、嬴彻科技、陕重汽等达成合作,开启量产及交付。
此外,图达通还与包括易控智驾在内的多家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及ADS(自动驾驶系统)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拟将激光雷达解决方案集成到其管线车型或一体化ADAS中,用于商用车、货运及物流等多元场景。
与此同时,有市场消息称,小米也在对图达通的905nm与1550nm激光雷达产品进行评估。
3、行业老大不再,难造血
一路走来,凭借着大客户蔚来的“扶持”,图达通不仅开局即做到了行业内最早实现量产的企业,也一度位居装机量的首位。
曾经何等风光。然而,初期的顺遂,却无法成为其在行业内长久立足的保命符。
市场的竞争从未停歇。
2023年,图达通曾以14.7万颗的装机量获得27%的市场份额,位居行业冠军。然而好景不长,到2024年,其市场份额大幅下滑至13.4%,排名跌落至第四位。曾经的市场领先者,如今已被速腾聚创、华为和禾赛科技远远甩在身后。
激光雷达市场竞争已趋白热化。
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车载激光雷达装机量达100.2万颗,同比增长71%。禾赛科技以33.0%的份额位居榜首,华为以30.2%紧随其后,速腾聚创则以27.4%的份额位列第三,图达通市占率仅为9.3%排名降至第四位。头部三强合计占据超90%的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愈发提高。
价格战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而持续的价格战也让图达通陷入亏损困境。
与此同时,行业规模效应愈发明显。早在2024年,友商新品的降价速度开始指数级提升,今年上半年,激光雷达整体的出货价格已经进入千元时代。
不同于禾赛、速腾聚创如今聚焦的性价比路线,图达通主打的1550nm激光雷达路线,尽管性能上颇具优势,但使用的铟镓砷材料成本高昂,在日益渗透的价格战中,并不具备成本优势。
而就国内乘用车领域L2+级的自动驾驶格局而言,虽然高性能是厂商们的不二追求,但是性价比路线,仍是整个行业的主流,这在激光雷达等关键零部件的采购商选择上体现得尤为彻底。
所以,图达通产品的价值,仍有待行业的发展和市场的进一步检验。
如今,行业头部企业也不再仅仅局限于车载市场,纷纷开拓第二增长曲线,尤其是具身智能和机器人领域。
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机器人业务在激光雷达企业间实现大爆发,其中速腾聚创机器人业务销量达4.63万台,同比增长420.2%;禾赛科技二季度也实现机器人业务交付4.85万台,同比大幅增长743.6%。
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关口,唯有上市,能够让图达通的业务和企业发展更进一步。
自动驾驶行业经历了十年发展,资本已不再满足于“技术神话”,更加注重商业化落地能力。在激光雷达这片曾经的蓝海市场,能同时驾驭技术、资本与商业化三角关系的企业,才可能成为最终赢家。
此次冲刺港股IPO,公司估值进一步上升至117亿港元。在激光雷达这个群雄逐鹿的赛道,华为等科技巨头的入局,更是加剧了竞争态势。
从高端市场向经济型领域拓展,图达通正在调整自己的产品战略,但要想真正摆脱蔚来的影子,图达通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量产订单来证明自己。
*文中题图来自:界面新闻图库。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