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从信息撮合到重资产履约,转转的“重”选择

作者:顺安

2015年,转转正式上线,彼时是一家以C2C自由市场服务为核心业务的二手电商平台。

2025年,十年后,转转叙事升级,官方发布公告宣布将逐步关停从一开始便创立的自由市场业务。

而对于“关停”这一动作,转转集团CEO黄炜坦言:“是个艰难但必须坚定的选择。”

挥别C2C业务,转转做“减法”

9月22日,转转集团CEO 黄炜的《致转转用户的一封信》(以下简称“《一封信》”)一经发布,便在业界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在《一封信》中提到,基于转转的最新业务调整,将全面转向“官方验”业务模式,并从9月22日起,逐步关停“自由市场”业务,

至于为什么决定关停C2C业务,在黄炜此前与媒体的对话中,似乎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C2C是我们从第一天就有的业务,2015年到2020年转转是以C2C模式为主。”黄炜说,甚至直到2022年底,转转做改版时,仍然保留了“官方验”和“自由市场(即C2C模式)”两个Tab,“当时,我们仍然认为自由市场和官方验都是满足用户的形式,两者都重要,所以在2022年产品改版后,我们还是仍然把‘自由市场’保留了下来。”

但随着转转业务的不断发展,一切也悄无声息的发生了转变。黄炜用“我们能不能做好这个(C2C)业务?我们能不能服务好消费者?消费者买卖二手的时候为什么要来选择我们?”这三个问题概括了当时的纠结。

而经过思考,黄炜认为,一方面,团队的绝大多数精力已经放到C2B2C的服务里了,自由市场的体验很难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了,另一方面,相较和友商比拼商品的丰富度,转转更看重的是,如何把二手这样一个非标品交易,尽量做得标准化,并在实现标准化后,让买卖双方能够通过平台的服务,形成信任。在厘清了头绪后,关闭自由市场业务,也被提上了日程。

首席消费官注意到,在黄炜的表述之外,近年来从转转业务层面上多轮调整上,也可以看出一些转转从“全品类C2C”向“多品类官方验C2B2C”转向端倪。

比如,在今年7月,转转自由市场开始限制品类发布,C2C“自由市场”仅保留手机、明星周边、兴趣玩具、游戏交易、票务卡券5个类目,其他品类可通过“回收-寄卖”通道交易,从实质性上,将交易链路向C2B2C官方验体系收拢。

业内人士指出,对于转转来说,C2C业务早已成为了边缘化的辅助业务。

“C2C业务在转转平台整体的GMV中所占比例不足3%,下线C2C对转转的整体经营并不会造成影响。仅凭C2B2C业务的高速增长,转转自2022年起已连续多年实现规模化盈利,这一次在C2C业务上‘做减法’,反而能够让集团更加聚焦于核心业务,实现高质量的增长。”上述从业者向首席消费官说道。

“品质二手”,转转的“重”选择

“自由市场是转转的开端,承载了初创团队的心血和第一批用户的信任;但同时,它也为网络诈骗、灰色交易提供了空间,我们很难找到妥当的方法改善交易双方的纠纷。在这里,要向所有受影响的自由市场用户表示深深的歉意。”黄炜提到。

C2C模式下,售后难、维权难的顽疾,让很多用户对二手交易望而却步,而这也成为转转关停C2C的重要因素。

在一些可以自由二手交易的平台上,首席消费官就注意到,有消费者吐槽称,收到的货破损后遭遇卖家拒绝退货,寻找客服帮助时,才被告知要快递提供手写说明,盖章核实后再看情况处理。整个处理过程看着就心累,价值300块的物品处理过程竟有价值3万的即视感。

除上述两种情况外,还会有一些用户通过发布远低于市场价的商品,引诱用户下单,在用户下单后,发空包或劣质商品后,直接失联,让用户陷入人财两空的尴尬境地… …

基于这样的行业乱象,再看转转All in C2B2C模式或许更能理解,其对平台上所售商品和平台提供的服务,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品质二手”,据首席消费官观察,转转在服务基建和履约网络等多方面上,砸下了真金白银,进行了“重”投入。

以平台所提供的“官方验”为例,不但从手机单品类的“验机”延展至消费电子、时尚奢品、兴趣玩具等多个体系,并通过设立深圳、成都、青岛三大质检中心,培养了2500多名质检师和奢侈品鉴定师,让二手这门非标品生意实现标品化。

此外,为了让用户能够获得更便捷的服务,转转不断拓展履约网络,公告称,转转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近3000名上门回收工程师,上门回收业务已下沉覆盖至全国超1300个区县城市,其线下品牌门店数量也已突破1000家,覆盖全国超300 个城市。

在首席消费官看来,无论是此次的关闭C2C模式,还是过往的业务调整,转转的底层逻辑始终没变,仍是以“官方验”为核心,把交易链条做重、做深、做透,通过重资产投入建立信任壁垒,只是随着品控和服务的精细化,以及业务的不断发展壮大,转转在“全”之外,水到渠成的塑造了一个高客单、高信任的“品质二手”赛道。

构建信任交易体系,做多品类的“官方验”

对于用户来说,可预期的服务,往往是其青睐某一品牌的重要诱因。

在某互联网大厂工作的Cathy作为重度的果粉,每年苹果手机上新,她都会“卖旧换新”,之前也试过多家二手交易平台或者线下小店,但最终兜兜转转还是回流到了转转。

“我是一个怕麻烦的人,我没有那么多时间不断和另一个人在线上沟通还要被对方不断砍价,我也是个很懒的人,不愿意出门去距离家好几公里之外的线下小店去回收个旧手机。我喜欢转转就是因为它方便、快捷。”Cathy说道。

Cathy说的方便、快捷,正是转转提供的上门回收服务,她只需要一键下单上门回收,就解决她所有的烦恼,而且她想要出售的东西五花八门,但转转啥都收。“最近我还刚出了一个labubu。”Cathy说道。

但显然,在构建起成熟的任交易体系后,转转的野心也远不止于数码品类,最具代表性案例便是其收购二奢平台红布林,杀入二手奢侈品及时尚商品细分市场的动作。

今年6 月,转转还在北京开设全国首家二手多品类循环仓店“超级转转”,黄炜称:“对于我们而言,希望我们把服务的类目扩展到上百个品类,上千个品牌,我们希望做有品牌的二手。”

而这一切,倒也并非妄言,尤其是随着转转对二手物品这类非标品提供“官方验”,其覆盖品类包括不仅包括手机等电子产品,而且包括更多的百类千品,最终形成消费电子体系、时尚奢品体系、兴趣体系等三大品类体系,可以预期的是,将有更多品类产品都可以通过“官方验”的成熟体系,被引入平台,被送到千家万户。

而当每一个品类都可以用“官方验”重新做一遍时,转转在商业增长上的可塑性也将到达更高一级的维度。

结语

中国二手交易市场正处于从 “规模扩张” 到 “品质深耕” 的关键节点,在1.4 万亿的市场体量背后,货品非标、售后缺位、信任缺失等乱象,让无数用户对二手交易望而却步。

在这样的背景下,转转关停 C2C 业务的动作,看似是一次 “减法”,实则是对行业本质的精准把握,而这场战略转向的核心,正是其 “官方验” 构建的标准化壁垒。

从三大质检中心的超2500名质检师,到覆盖1300+区县城市近3000名上门工程师的回收网络;从手机单品类验机,到百类千品的全链条品控, 用户对转转的信任,也一步步从 “被动保障” 升级为 “主动体验”。

而从这个角度来看,转转不仅在定义 “品质二手” 的标准,更在书写循环经济的商业新范式 。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