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ST联创前三季度归母净利同比增长198.11%,双主业协同发力驱动业绩增长

10月24日晚,ST联创(300343.SZ)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的报告。根据最新报告数据,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90亿元,同比增长4.48%;归母净利润1646.48万元,同比增长198.1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347.87万元,同比增长334.82%,多项核心财务指标显著改善,反映出公司整体经营状况持续向好,业务发展韧性不断增强。

作为一家老牌化工企业,ST联创已构建起完整的氟化工产业链,在含氟制冷剂和含氟聚合物领域不断实现技术突破。公司在第四代制冷剂领域布局早、投入大,目前已形成万吨级产能;其新一代低碳环保制冷剂——氟代烯烃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空调制冷等多个领域。在含氟聚合物方面,公司重点发展的锂电级PVDF产品,在应对锂电池材料技术迭代与产能释放方面展现出较高的灵活性与效率优势。此外,在聚氨酯业务板块,公司持续深化客户需求理解,积极优化产品结构。

公司的战略前瞻性布局,精准契合行业发展趋势。随着相关产业政策持续引导及下游需求不断释放,锂电池与聚氨酯行业前景广阔。2025年8月,工信部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支持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的基础研究。在此背景下,ST联创有望加速从传统PVDF供应商向固态电池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在聚氨酯领域,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聚氨酯生产国,行业正步入整合升级新阶段。公司积极布局生物基聚氨酯等升级产品,展现出持续的技术迭代与创新实力。

面对行业机遇,ST联创紧密围绕发展趋势,以前瞻性的产能与技术布局,将外部政策与市场利好切实转化为增长动力。目前,公司年产1.2万吨四氯丙烯项目按计划推进,预计将于2026年下半年进入试生产阶段;与中山大学合作的聚合物基固态电解质研发项目已取得阶段性突破,进入小试阶段,并计划于下半年启动中试,助力公司抢占下一代电池技术制高点;同时,6000吨/年PVDF及配套R142B项目产能正稳步释放。氟化工与新能源业务协同并进,共同构筑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双引擎。

展望未来,ST联创将继续坚持“含氟新材料+聚氨酯”双主业协同发展战略,不断强化核心竞争力,以创新驱动产品升级与业务提质,为企业可持续增长注入持久动能。

来源:泡财经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