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率仅5%?百亿订单背后的盈利痛点,中国西电能否逆袭?
最近中国西电,在9月23日,它又发布公告,拿下了国家电网16.4亿元的采购大单。
这已经不是它今年第一次捷报频传。翻开2025年的成绩单,中国西电累计中标额已达约61.7亿元。而这还不是全部,根据2024年年报,公司手里还攥着40多亿元已签约但尚未履行的合同。
简单算一算就能明白,中国西电目前掌握的订单总额,稳稳地超过了一百亿元。
在竞争激烈的电网设备领域,为何中国西电能如此强势地斩获巨额订单?
细细剖析,你会发现,这家公司的成功,正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兼备的典范。
战略东风,从特高压到“东数西算”。
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中国西电完美地踩准了国家能源建设的节拍。
作为国内输配电设备制造的“国家队”,中国西电成立于2008年,核心产品覆盖了最高电压等级,是当之无愧的一次设备龙头。这里简单科普一下:
一次设备:是电力系统的主力部队,直接负责生产、输送和分配电能,比如**变压器、开关、电缆等。
二次设备:则是保障主力部队安全运行的“参谋部”,负责监控、测量和保护,比如继电器、控制系统等。
中国西电的强项,正是变压器、高压开关这些核心一次设备。而它的崛起,紧紧跟随着特高压建设的浪潮。
随着我国水、风、光等新能源在西部大规模开发,如何把电力跨越千里送到东部的负荷中心?
答案是特高压。第二批风光大基地项目规模高达455GW,其中高达150GW的电力需要外送,为此国家规划了超过20条特高压直流线路。从2023年开始,国内开启了预计持续十年的第三轮特高压建设高峰。
中国西电是这轮浪潮中的绝对赢家。2024年,它参与了10余项特高压设备招标,几乎覆盖所有一次设备品类。
在技术壁垒最高的特高压核心主设备领域,其中标额高达36.23亿元,显著高于特变电工、保变电气等同行。数据显示,其在换流变压器市场的占有率高达27%,特高压设备中标金额已连续两年位居行业第一。
更令人惊喜的是,中国西电并未止步于电网。它以强大的变压器技术为底座,成功将业务渗透进两大前沿领域:
1. “东数西算”数据中心:旗下西电电力公司研发的固态变压器,能将电能转换效率提升至98%以上,能为一个十兆瓦规模的数据中心每年节省电费超千万元。该产品已在“东数西算”工程中投运,成为AI基建浪潮中的关键一环。
2. 核聚变:公司成功中标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为其提供整流变压器等设备,这不仅是技术实力的体现,更为其打开了尖端科研领域的市场大门。
从特高压到数据中心,再到核聚变,中国西电精准地抓住了每一个时代赋予的机遇,占尽了“天时”。
订单驱动业绩,管理增效提质。
强劲的订单最终要反映在财报上。我们来看中国西电近年的表现:
在特高压等需求的拉动下,公司业绩进入上行通道。营收从2022年的187.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22.8亿元;同期,净利润从6.19亿元大幅攀升至10.54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公司的核心收入几乎全部来自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其中,电力变压器和高压开关是两大支柱产品,广泛用于发电、电网和用电侧,是公司参与特高压招标和出海竞争的拳头产品。
然而,细看利润表,会发现一个现象:公司毛利率常年在20%以上,但净利率却只有5%左右。
问题出在哪里?
答案是“管理费用”曾经过高。在2020年,公司管理费用一度高达13.38亿元,严重侵蚀了利润。
面对这一问题,公司近年来大力推行“降本增效”。一个最直观的数据是: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从2020年的1.22万人精简至2024年末的不足九千人。通过裁撤冗余结构,管理效率得到显著提升,这也是其净利润增速能远高于营收增速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公司的未来,管理层充满信心。在一次内部会议上,公司董事长指出:“我们正身处能源革命与科技革命的历史交汇点,特高压的持续建设、东数西算的巨大潜力以及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构想,都为公司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对坚守主业、持续创新,引领我国输配电装备技术走向世界前沿充满信心。”
出海战略奏效,全球布局开花。
“地利”体现在中国西电成功的国际化战略上。
当国内电网建设日趋完善之时,全球范围内的电网投资正在迅猛增长。预计2025年,全球电网投资将超过4500亿美元,相比2020年几乎翻倍。
中国西电早已布下全局。2009年,西电埃及公司成立,辐射中东非洲市场;2012年,西电印尼公司成立,已成为当地变压器行业的领军者。经过多年耕耘,公司的海外营收从2009年的8.2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8.25亿元。
目前,中国西电的产品已覆盖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海外电网建设需求大增,其变压器、开关等产品的交货周期已从1.5年延长至2.5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同时,公司的出口结构也在优化,盈利性较差的工程总包项目减少,利润更高的单机设备出口占比首次超过50%。在土耳其、巴基斯坦、菲律宾等市场接连斩获订单,让中国西电充分享受到了全球化布局的“地利”优势。
背靠“国家队”,协同效应显著。
“人和”是中国西电最独特的优势之一。
2021年,一场重大的战略重组落地,中国西电与国家电网旗下的许继集团、平高集团、山东电工电气等“兄弟单位”整合,共同组建了中国电气装备集团。
这次重组,让中国西电背靠了强大的“国家队”。国家电网自然是其第一大客户,2024年,公司实现国网设备中标63亿元,同比增长18.8%,市场份额接近五分之一,超过了国电南瑞等竞争对手。
这种协同效应,不仅保证了产品销路,更在技术研发、市场开拓上形成了合力。子公司西开电气、西电西变等深化与“五大六小”发电集团的合作,大客户战略成效显著。
言西认为中国西电,它无疑站在了一个极其有利的位置上。
1. 它的护城河由三部分组成:技术壁垒(特高压核心设备)+ 系统内订单(背靠国网)+ 全球布局(海外市场)。这三者共同构成了其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2. 短期看,百亿订单将陆续转化为收入和利润;
中期看,第三轮特高压建设高峰将提供持续动力;
长期看,在数据中心、核聚变等新领域的卡位,为其打开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3. 尽管在改善,但净利率水平依然偏低,如何进一步提升盈利质量是长期课题。公司业务与电网投资周期紧密绑定,需警惕未来投资节奏放缓的风险。在庞大的集团体系内,如何持续提升管理效率,最大化协同效应,是永恒的考验。
从巍峨的特高压铁塔,到支撑“东数西算”的智能数据中心,再到探索人类终极能源的核聚变装置,中国西电的身影无处不在。它或许不像消费品牌那样广为人知,但它作为中国电力工业脊梁的角色,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手握超百亿订单的坚实基础上,这艘电力装备的巨轮,正驶向更广阔的海洋。
注:(声明:文章内容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