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从亏到年赚百亿的中国铝业,如何用0.5元云南电打出4000元成本差?

图片

一则人事变动公告,让这家千亿铝业巨头再次成为市场焦点。

11月6日,中国铝业发布公告,何文建正式当选董事长,张瑞忠接任总经理。这是公司自2023年以来的第三次换帅,频率之高令人侧目。更引人注目的是,史志荣、何文建、张瑞忠三位掌舵者均来自中国铝业旗下山西核心子公司。

图片

人事变动的背后,是中国铝业这个铝业帝国正处在关键的战略转型期。从巨亏160亿的“亏损王”到年赚百亿的盈利能手,从债台高筑到现金流充沛。

中国铝业究竟做对了什么?

图片新领导班子上任,又将把这艘航母引向何方?

三年三度换帅,山西系掌舵的深意。

人事变动往往是观察企业战略走向的最佳窗口。

中国铝业在短短三年内三次更换掌舵人,且新任领导均出自山西子公司,这绝非偶然。放眼全国,山西是中国铝业资源版图中唯一兼具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全产业链的北方省份,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图片

从山西走出的管理者,既熟悉上游资源开发,又精通中游冶炼加工,更了解下游市场应用,这种全产业链的历练经历,正是当前中国铝业最需要的领导素质。

对于此次人事调整,新任董事长何文建展现出坚定的信心:“中国铝业已经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优势,我们将继续深化降本增效,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两千亿铝业帝国的全球布局。

要理解中国铝业的换帅逻辑,首先要了解这个铝业帝国的全貌。

中国铝业是全球铝行业唯一拥有完整产业链的国际化大型铝业公司。从上游的铝土矿开采,到中游的氧化铝精炼、电解铝冶炼,再到下游的铝材加工,公司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闭环。

在这个闭环中,铝土矿是一切的基础。然而,一个严峻的现实是:我国虽然是全球最大的铝生产国,2024年铝土矿产量占全球21%,但储量占比不足2.5%。这种“低储高产”的模式导致我国铝土矿自给率严重不足,对外依存度高达73%。

铝土矿的争夺战早已转移到西非几内亚。2018年,中国铝业率先出手,与几内亚签署Boffa项目矿业协议。这个项目是我国在几内亚投资的最大铝土矿项目,剩余可采年限超过10年,矿石品位高达33.72%,远超国内矿山。

图片

截至目前,中国铝业铝土矿资源量达27亿吨,位居国内第一。2024年,公司铝土矿自给率约达70%,产量3017.4万吨,增量主要来自Boffa矿产量提升16.14%。

电解铝周期上行,供需格局悄然生变。

拥有了铝土矿资源优势,中国铝业在中游电解铝环节迎来了更好的时代。

电解铝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回顾历史,2013年行业产能过剩,中国铝业在2014年曾巨亏160亿元,成为全市场的“亏损王”。转机出现在2017年,国家设定了电解铝每年4500万吨的产能上限,行业秩序得以重建。

2018-2024年间,中国铝业迎来黄金发展期,营收从1802亿元增至2371亿元,净利润从8.31亿元攀升至12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6.9%。

进入2025年,行业供需格局进一步改善。截至9月末,我国电解铝建成产能4572万吨,运行产能4456万吨,产能利用率达97.5%,逐渐接近产能天花板。

图片

在需求端,虽然传统的建筑行业用铝需求增长缓慢,但特高压、光伏装机和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强势崛起。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的用铝量是燃油车的1.3倍,而铝合金占人形机器人金属材料总用量的62%-65%。

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电解铝现货均价为2.05万元/吨,同比增长3.78%。

​价升量稳之下,中国铝业交出了史上最佳的三季报:营收1765.16亿元,净利润108.72亿元,同比增长20.65%。

图片

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现金流状况的改善。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现金流净额达253.8亿元,同比增加7.5%。充裕的现金流让公司有能力偿还债务,短期借款从2020年的207.38亿元降至36.84亿元,资产负债率也从63.48%降至46.38%,创近十年新低。

成本云南低价电力的降本妙棋。

在周期性行业,成本控制能力是企业的生命线。

中国铝业通过一系列精妙运作,构建了行业领先的成本护城河。

2022年,中国铝业出资约66.6亿元收购云铝股份19%股权,加上此前持有的10.1%股权,合计持股29.1%成为第一大股东。这笔交易表面上是为提升电解铝产能(2024年云铝股份贡献产量294万吨,占比38.6%),实则暗藏降本玄机。

图片

云南拥有丰富的湄公河水力资源,2024年清洁能源占比超90%,电价不足0.5元/MWh,处于全国较低水平。以单吨电解铝需要13600度电计算,云南省单吨电解铝电力成本比山东省低2740元。

依托云铝的清洁能源优势,2024年中国铝业电解铝清洁能源消纳占比从2021年的11%大幅提升至45.5%。与此同时,公司还实现了电解铝生产核心原材料预焙阳极和氧化铝的100%自供率。

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强化了成本优势。公司与华为合作打造了有色行业首个大模型“坤安”,将原本需要9小时的氧化铝化验结果缩短到三分钟。云铝股份基于坤安打造的“绿铝云慧鉴”智慧生产模型,实现一年降本超8500万元。

图片

多方位的降本增效下,2020-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铝业毛利率由8.24%提升至17.31%,净利率从0.85%增至9.8%。

言西认为中国铝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一家传统资源型企业如何在周期波动中寻找确定性。

全产业链布局是抵御风险的根本。从几内亚的铝土矿到云南的电解铝,中国铝业通过全球资源整合,构建了难以复制的产业链优势。这种布局既保证了上游资源的稳定供应,又抓住了下游低成本生产的机遇。

成本控制是周期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在铝价上涨时,所有企业都能赚钱;但在铝价下跌时,只有成本最低的企业才能存活。中国铝业通过“原材料自供+低价电力+数字化管理”的三重降本策略,建立了坚实的成本护城河。

海外资源开发的政治风险不容忽视,几内亚项目的稳定运营需要应对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绿色转型的压力持续加大,虽然清洁能源占比已大幅提升,但实现全面绿色生产仍需时日;人才梯队的建设至关重要,频繁的人事变动虽然体现了干部历练的机制,但也可能影响战略的连续性和执行力。

何文建接手的中国铝业,正站在周期上行与绿色转型的双重风口上。这个两千亿铝业帝国通过一体化布局,打通了从矿山到材料的全产业链;凭借资源优势和成本控制,构建了领先行业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依托绿色转型和数字化革命,开启了高质量发展。

图片

在周期性行业中,真正的赢家不是那些在顺境中跑得最快的企业,而是那些在逆境中也能活下来的企业。中国铝业用从巨亏到百亿盈利的蜕变证明,它已经掌握了在周期波动中生存发展的智慧。

随着新领导班子上任,这家铝业巨头有望在“双碳”目标的新征程中,继续淬炼属于中国制造的金属脊梁。

注:(声明:文章内容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