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证全球基金换帅面面观:固收底气与权益考题
恰逢其时又时不我待
作者:岩石
编辑:时完
风品:楚逸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大海航行靠舵手,千亿基金迎来高层调整。
11月7日,兴证全球基金公告称,原总经理庄园芳升任董事长。原副总经理陈锦泉自11月6日起担任总经理、财务负责人。
公开资料显示,庄园芳1992年加入兴业证券,2005年担任副总裁,分管自营、研究、机构业务和固定收益等核心板块。2017年兼任总经理,2023年起担任副董事长、总经理及财务负责人。2025年6月,原董事长杨华辉因年龄原因辞任,庄园芳开始代行董事长职责,直至此次履新。
新任总经理陈锦泉1999年进入证券业,曾先后在华安证券、平安资管等机构任职。2010年加入兴证全球基金,历任公司副总经理、固定收益部总监、专户投资部总监等职。
可以说,两人均为兴证全球基金老人,基于合作多年、较高默契度、丰富经管经验,外界对这对新搭档饱有期待。都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此次平稳交接将带来哪些新变,能否不负众望呢?
1
收益跑赢行业均值
“固收+”策略这样炼成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核心高管变动背后,映射着一家公司的战略路径与业务格局。
市场分析认为,陈锦泉此次晋升,与兴证全球基金长期“固收见长、权益待兴”的业务格局形成内在呼应。此次履新既是对其历史贡献的肯定,也显示出强化公司核心优势、改善治理结构的战略考量。
深入产品结构,兴证全球基金“强固收、弱权益”特征较明显,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31日,公司管理资产规模7419.92亿元。
截至三季度末,兴证全球货币型基金规模达4526.01亿元,排在138家基金公司第10位,叠加债券基金规模1154.36亿元,固收类产品合计规模达5680.37 亿元,占管理总规模的78.46%。
进一步细观,货币基金规模虽庞大,发行产品量却不多,仅8只且集中度高:兴全添利宝、兴全天添益B、兴全货币E为“巨无霸”。截至9月30日,三者规模分别为1991.85亿元、1366.87亿元、757.34亿元,合计4116.06亿元,占据了货币型基金90%以上份额。
收益率方面,截至2025年11月18日,兴证全球货币基金近6个月、近1年、近3年、近5年收益率分别为,0.69%、1.50%、5.68%、10.65%,同期行业均值为,0.62%、1.35%、5.13%、9.54%。
短、中、长期维度上均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全方位超越”凸显稳定性、持续性、成长性。“积小胜为大胜”的能力,折射了兴证全球基金的核心竞争力,对追求资产稳健增值的投资者具有较强吸引力。
渠道方面,通过支付宝、天天基金网、银行等合作,兴证全球基金构建起覆盖线上线下、直达新生代与深耕传统客群的立体化全方位销售网络,有利产品快速全面触达目标客群。
行业分析师王婷研认为,兴证全球全渠道布局,并非简单铺货,而是一种战略卡位。使其货币基金能实现对不同年龄、不同风险偏好、不同投资习惯客群的“无死角”覆盖,既抓住互联网流量的增长红利,又稳住传统金融领域的存量基本盘,为资管规模的持续壮大、产品流动性提供了基础。
债券基金产品方面,也保持了不错的收益曲线。天天基金网显示,截至11月18日,兴证全球基金债券基金近6个月、近1年、近3年、近5年收益率分别为,2.04%、4.44%、11.81%、22.89%,均跑赢同类平均收益率的1.71%、3.81%、10.32%、18.15%。
以兴全恒益债券A为例,具有较典型的“固收+”策略特征,核心运作模式即将不低于80%的资产锚定于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构筑收益基础;再以不超20%的仓位灵活配置股票、可转债等权益资产,以增厚投资回报。
业绩表现印证了该策略的成效。截至2025年11月18日,该基金近一年收益率达12.63%,显著优于同期8.08%的平均基准。
所谓先有车后有辙,整体来看,超收能力的炼成离不开“固收+”领域的持续平台建设、构建了较成熟的投研体系:
固收底盘较牢固:兴证全球基金拥有业内较领先的信用评级系统与完善的风险控制框架,固收团队以严谨的信用研究和出色的风险管控著称,历史上极少出现信用“踩雷”事件,为基金提供了可靠安全垫。同时辅以权益助攻:公司权益研究团队覆盖全面,能对宏观趋势、行业轮动及个股价值深研,为基金经理在20%权限内高效资产配置提供支持。
可以说,面对利率中枢趋势性下行、资本市场波动加剧,兴证全球基金“以债为盾,以股为矛”,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在风险收益间寻求平衡的优质工具。核心价值在于,力求穿越不同市场周期,用可预期、可持续、相对稳健的长期回报,形成了“固收+”产品的特色江湖魅力。
2
顶流基石到平台制胜
越江湖的地方,越看重人的段位。审视兴证全球基金人才版图,除了庄园芳、陈锦泉,投资总监谢治宇是另一位基石级人物。
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其在管基金规模453.57亿元。这份市场号召力经历了周期洗礼,早在2015年牛市中谢治宇便已崭露头角,巅峰时期管理规模一度触及千亿级别,是业内公认的“顶流”基金经理之一。以代表作兴全合润混合A为例,在管12年又291天,任职期间累计回报率704.18%,可谓体现谢治宇牛熊跨越力的一个范例。
从近期业绩看,谢治宇长跑能力依然较稳健。截至11月18日,兴全合润混合A近一年、近二年、近三年收益率分别为31.37%、37.83%%和26.83%,跑赢各期同类基金均值,长线超额收益能力突出。截至2025年9月30日,兴全合润混合A规模仍保持在249.14亿元的高位。
分析2025年三季报可以发现,谢治宇正清晰聚焦于科技成长主线。还以兴全合润混合A为例,持仓高度集中在芯片、新能源、电子等高端制造领域。截至三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中,中际旭创、澜起科技、晶晨股份、北方华创等赫然在列,整体呈现出“聚焦前沿科技,深耕高端制造”的鲜明特征。
当然,个人影响力毕竟有限,通过建立畅通的投研交流渠道,系统化的专业培训,兴证全球基金不断提升研究团队的综合能力,形成了投研平台联动机制。研究方向上,坚持以核心股票池为牵引,深入开展行业深研,全面强化以研究驱动投资的核心竞争力。
据兴证全球基金对外介绍,目前公司研究团队围绕重点领域设立了TMT、周期、消费、新能源、机械军工五个专业小组,各小组由基金经理助理或资深研究员担任组长,确保研究方向与投资紧密结合。
同时,还鼓励跨组协作,根据市场变化和投资需求,灵活组建跨行业研究小组,以有效捕捉趋势性行情,提升整体投研的系统化。
10月21日,胜宏科技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公告,谢治宇管理的兴全社会价值三年持有混合基金认购了3.04万股,兴全合润混合基金认购44.83万股,兴全合宜混合基金认购32.77万股。此外,同为兴证全球基金的乔迁管理的兴全商业模式优选混合基金、兴全新视野定开混合基金也分别认购29.53万股、18.85万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投研团队投资方向上的共识。
整体来看,“去明星化”大势下,借助高效协同、专业分工投研体系,兴证全球基金一点点构建起平台化优势,在复杂市场中持续创造超额收益,为未来战略卡位、夯实江湖地位打下根基。
3
双线成长韧性
放眼当前公募基金业,处在高质量转型的重要阶段,两大趋势正深刻重塑产业格局:一是被动投资浪潮下ETF市场的迅猛扩张,二是以浮动费率为代表的费率改革深入推进。
客观数据说话,2025年以来,国内ETF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已成公募机构竞相布局的核心赛道。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1月13日,全市场1253只股票ETF总规模已高达4.69万亿元。而在2024年末,这一数字仅2.89万亿元,增势之猛烈肉眼可见。
被动投资浪潮推动下,ETF成为规模增长的关键引擎,“得ETF者得天下”渐成共识。聚焦以主动管理见长的兴证全球基金,也在积极双线布局。如9月25日上报了首只ETF产品“兴证全球沪深300质量ETF”,正式进军被动投资领域,目前证监会已接收材料。
不过,大市场更强竞争、高门槛。放眼赛道,已有摩根基金、鹏扬基金、永赢基金等多家公募先后切入,而中欧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等主动管理型公司仍尚未涉足。在政策持续鼓励“积极发展股票ETF、优化ETF注册发行安排”背景下,如何避免同质化、实现精准卡位,成为后来者破局的关口。
为此,兴证全球基金选择了一条差异化路径,首只产品并未跟踪宽基指数,而是锚定今年3月新发布的沪深300质量指数,聚焦A股核心资产中的优质企业,看重稳定性和盈利质量。
此外,监管引导行业从“规模驱动”转向“业绩驱动”,浮动费率基金已是创新焦点。作为业内首批响应政策号召发布浮动费率产品的公司,兴证全球基金6月3日宣布以2000万元自有资金认购旗下“兴证全球合熙混合型基金”。
据悉,该基金采用创新的三档浮动费率机制:当业绩跑输基准时管理费自动降至0.6%,只有当创造显著超额收益时,才适用1.5%的升档费率。这种“对称激励”设计,将公司收入与投资表现深绑,一切业绩回报打底、投资者利益为先,彻底告别“旱涝保收”旧模式。
天天基金网显示,截至11月18日,兴证全球合熙混合A年内涨幅为7.84%,公司前五大重仓股分别为中际旭创、腾讯控股、中芯国际、宁德时代、东山精密,显示出押注科技赛道的决心。
行业分析师李小敬认为,在被动投资与费率改革的双重浪潮下,兴证全球基金通过布局ETF完善产品线,满足投资者多样化配置需求;通过创新浮动费率产品,强化主动管理优势并与投资者建立更深层次信任。双线布局展现出了老牌公募该有的应变能力、成长韧性,为应对行业变革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生动范本。
4
三个挑战横亘
恰逢其时又时不我待
不过,这不代表可以高枕无忧。面对行业格局的深刻变革,这家曾以主动权益投资著称的机构,也呈现出“固收见长、权益承压、ETF追赶”的复杂图景,仍需在业务结构、人才梯队与产品布局上应对多重挑战。
一、股基规模与业绩双承压,权益能力需补短板
众所周知,股票型基金是考察一家公司主动权益投资能力的关键指标。天天基金网显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兴证全球基金股票型基金规模仅17.79亿元。近6个月、近1年、近3年、近5年收益率分别为,22.30%、21.81%、8.45%、10.16%,显著低于同期行业均值的28.92%、26.80%、19.46%、16.84%。
混合型基金表现同样不容乐观。以兴全有机增长混合为例,截至2025年11月18日,近1年收益率仅10.44%,近3年则亏损-22.96%,在1851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1762位,处于末尾位置。长期低迷,是否折射了权益资产配置与风险控制上的系统性弱点值得企业审视。
以基金经理虞淼为例,天天基金网显示其管理的其余三只产品均为混合型偏债基金。这种以偏债策略为主的配置结构,固然有助控制波动,但是否侧面反映出高弹性权益投资上的信心不足,整体权益投研实力面临考验需要企业反思。
二、核心人才相继流失,昔日“五绝”辉煌难续
兴证全球基金也是有权益辉煌期的。2020年前兴证全球基金累计获得11座金牛公司奖,获奖量位居行业第一;公司旗下16只主动偏股型基金中有8只获得过金牛产品称号,获奖率远超同业水平。
这些权益投资荣耀,曾由杨东、王晓明、陈扬帆、杨云、董承非五位核心人物共同铸就,被誉“兴全五绝”。实力有多强?据界面新闻,海通证券2021年发布的最近十年权益类基金绝对收益榜显示,兴证全球基金以411.57%的收益率排在行业第二。
然随着时间推移,五人相继开启新的职业篇章:王晓明2014年创立兴聚投资,后加入由原兴全基金副总经理、专户投资总监杜昌勇创办的睿郡资产。杨云与陈扬帆也于2015年分别选择加入睿郡资产和创立猛犸资产。2017年,杨东离任并创立宁泉资产。2021年,董承非同样选择加入睿郡资产,离任时其管理资产规模超600亿。
随着各位权益“大拿”相继出走,兴证全球基金也光环不再。天天基金网显示,截至2025年3季度,公司混合基金规模为1376.36亿元,较2021年的2354.69亿元,累缩近千亿元。
三、ETF布局错失良机,差异化破局挑战重重
除了人才问题,关键产品布局上的略显迟缓,也让兴证全球错失了一些发展良机。面对整个公募业的快速指数化、工具化浪潮,公司ETF领域布局明显滞后,未能抓住行业大增的黄金窗口期,让其在被动投资市场狂飙中处于被动。
尽管公司近年试图通过布局差异化、创新类产品来实现规模增长,但行业“强者恒强”马太效应加剧背景下,起步已晚的基金公司弯道超车的战略难度可想而知。
一番梳理可见,兴证全球基金正处在发展十字路口,庄园芳、陈锦泉的履新恰逢其时又时不我待。一方面有扎实的固收基业、先发优势卡位,一方面又凸显权益短板与战略机遇的错失,此次管理层交接虽奠定稳定基调,但平衡与突围的核心课题依然横亘。
都说好饭不怕晚、如烹小鲜,又说商场如战场、兵贵神速。这家老牌公募能否重返巅峰、又靠啥逆袭,新官上任三把火能烧出什么新容新颜,拭目以待。
本文为首财原创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