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胜中国(9987.HK)剑指3万门店,RGM3.0打开“快增长+提效益”扩张周期
11月17日,中国餐饮龙头百胜中国(YUMC.US/9987.HK)在深圳举办了2025年投资者日活动,在当前复杂环境下向市场传递了积极的长期增长信号。
活动上,百胜中国首席执行官屈翠容宣布将未来战略升级至“RGM 3.0”,继续聚焦韧性(Resilience)、增长(Growth)、护城河(Moat)三大核心维度,秉持“创新+提效”的双轮驱动策略,通过“前端分层、后端聚合”的发展理念强化门店、区域与品牌间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夯实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自2021年RGM战略启动以来,百胜中国在行业周期波动中依旧实现了高质量稳健发展。无论是门店扩张提速的同时维持同店销售正增长,还是在促销高度内卷的环境下依旧推动利润率稳步提升,均充分验证了RGM战略的经营成效。
随着公司迈入3.0阶段,战略节奏也从“稳增长”推进至“快增长+提效益”,管理层对未来三年在门店扩张、销售增长和盈利提升方面均展现出强烈信心和进取姿态。
根据公司披露的2026年至2028年财务目标,系统销售额预计实现中至高单位数复合增长、经营利润实现高单位数复合增长;2028年门店总数增加至超过2.5万家,到2030年门店总数力争突破3万家。
在明确增长路径的同时,百胜继续保持了对股东回报的高度重视。自2027年起,公司计划将约100%的自由现金流,扣除支付给子公司少数股东的股息后回馈股东,预计2027-2028年每年的回馈金额在9亿至逾10 亿美元之间,并在2028年突破10亿美元。
前端分层,多品牌×多产品×多模块构筑增长矩阵
在持续升级的RGM战略框架下,百胜中国以“多品牌、多产品、多模块”的增长模型为支点,通过差异化品牌定位、不断创新产品组合与门店模型,实现了更大范围的用户覆盖和消费场景渗透。
分品牌看,肯德基仍是集团最稳固的基本盘,其香辣鸡翅和香辣鸡腿堡两款殿堂级单品,年度单品销售额均超过40亿元,销量规模已超过中国A股市场70%上市公司的年度营收水平。由这些爆品所积累的消费者心智与强劲现金流,也为新业务拓展和产品创新提供了坚实支撑。
在此基础上,百胜通过“肩并肩”模式加速拓展业务边界。肯悦咖啡与KPRO分别切入咖啡与轻食市场,通过与肯德基共享门店资源与会员体系,得以实现低成本快速扩张。肯悦咖啡目前门店数已超过1800家,预计2029年将突破5000家;KPRO上线一年内已在20多个城市开出超100家,预计未来五年内可至千店规模。
根据管理层规划,到2028年肯德基门店将扩张至1.7万家、覆盖3700个城市,并在2026年至2028年实现系统销售额中至高单位数的年均复合增长,力争在2028年跨过经营利润百亿元的里程碑,成为国内首个达到这一规模的餐饮品牌。
必胜客在强化性价比定位后,增长节奏明显提速。同店交易量连续三个季度保持17%的高增速,餐厅利润率连续六个季度同比提升。未来三年,品牌将保持每年600家以上的净增规模,并进一步提升加盟比例,预计到2028年门店总数将突破6000家。
必胜客的WOW简化运营模式将进一步加速下沉市场渗透。品牌亦同步推进产品创新,通过推出汉堡、一人餐等新品类触达更广泛的消费人群,并以手作薄底披萨等爆款强化品类竞争力,同时在运营侧持续推动效率和客户体验提升。管理层预计,到2029年,必胜客经营利润将较2024年实现翻倍,实现“五年再造一个必胜客”的目标。
作为品牌矩阵中的新增长极之一,拉瓦萨咖啡在完成两轮门店模型迭代后,商业路径已经更加清晰:通过水牛乳等本土化创新饮品和意式小食丰富产品体系,并整合线上线下渠道强化单店效能,释放出更大的业绩潜力。当前,拉瓦萨咖啡在中国运营约120家门店,未来三至五年将在一线及部分二线城市加速扩张,预计到2029年实现1000家规模并实现约6000万美元的零售销售额。
整体来看,百胜中国的前端业务已演变为由核心品牌领衔、多条增长曲线并行的枝状结构——核心品牌持续壮大,并在自身体系内孕育出新业务分支,同时新兴品牌也在加速破土而出,共同形成多点突破、协同发展的“竹林效应”式增长格局。
后端聚合,供应链×数智化×人才夯实发展根基
而支撑前端业务不断繁茂生长的,是深埋地下的“根系”——供应链体系、数智化技术与人才储备,这种“后端聚合”的能力使公司能够兼顾门店规模与盈利能力的双重提升,这也是百胜深耕中国市场近40年所沉淀的、同行难以复制的业务护城河。
百胜中国始终将数智化技术视为长期发展的底层能力,并在近年加速向AI驱动的运营体系转型。自2019年引入AI技术、2023年迈入生成式AI时代以来,公司已在数十个场景中落地智能化应用,在点餐体验、食品安全和运营调度等方面均实现显著提效。
肯德基在超级App中上线AI点餐助手,通过大模型意图识别技术优化了用户点餐体验;面向餐厅管理的AI助手“Q睿”正在试点,可通过预测超卖、自动生成生产计划等方式提升运营响应速度。据悉,更多基于智能体技术的应用场景也在持续推进中。
供应链层面,公司依托全球领先的端到端管理体系,通过扩大供应商基础与引入直采策略,在过去三年推出逾千款新品的同时保持了原材料成本优势。未来,公司将与供应商深化共建,推进一体化供应链产业园布局,进一步保障产品稳定供应与成本优势。
在人力体系上,百胜中国以餐厅经理为核心构建了高效的一线管理能力。公司通过集中化招募与培训平台减少门店在招聘与训练上的压力,使餐厅经理能够更专注于服务消费者;同时,借助Mega RGM计划,表现优秀的餐厅经理可升级至管理多家门店,为公司快速开店提供可复制、可扩展的管理梯队。
在食品安全方面,百胜持续投入AI驱动的监测、追溯与风控系统,使规模扩张与加盟加速建立在稳健的风险管理基础之上。整体来看,这些后端投入持续强化了公司的运营效率与资源协同能力,为前线业务的扩张与提效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撑。
结语部分
从行业视角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餐饮收入在三季度末已出现明显的边际修复。伴随节假日消费意愿回暖与线下流量恢复,餐饮行业正进入温和复苏通道,这也为百胜中国下半年的经营改善提供了宏观层面的验证。

图表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政策层面看,“内循环”仍是今年的宏观主基调,餐饮作为内需修复的关键板块将持续受到政策催化,政策红利叠加行业回暖趋势,为餐饮企业的经营改善提供了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餐饮市场仍远未饱和。中国连锁餐饮渗透率仅约20%,而美国等成熟市场已超过 50%,行业连锁化提升仍具广阔空间。这意味着,中国餐饮市场仍处于长期增长通道中,市场潜力巨大。百胜中国指出,目前公司仅服务约三分之一的中国消费者,希望到2028年将该比例提升至一半左右。
总体来看,在行业回暖与政策支持的双轮驱动下,百胜将RGM 3.0调整至“快增长+提效益”的战略节奏,与行业周期与政策导向高度契合。作为中国餐饮行业龙头,百胜在近年的行业动荡中仍保持稳中有进的增长格局,已充分展现其穿越周期的经营韧性。
未来,在进一步深化“前端分层+后端聚合”的模式下,公司有望在新一轮消费回暖周期中率先受益,充分释放业绩弹性,迎来新一轮价值重估周期。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