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飞”了一天后,金茂一纸公告证实了李从瑞的离开。

5月31日晚间,金茂对外披露了一则人事变更公告,内容大致是,李从瑞因工作调整而辞任公司主席兼执行董事、战略及投资委员会主席及ESG委员会主席职位,接棒人员是张增根。

这是金茂在短短三十多天里,上任的第二位主席。

与李从瑞不同的是,接棒的张增根并无地产相关经验,其此前一直供职于金茂母公司中化集团。

张增根生于1965年,1993年4月加入中化集团以来,历任中化集团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化国际石油公司副总经理,中化集团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总经理,中化集团和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安全总监,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氯硷事业部党委书记等职位。

整体来看,张增根的职业生涯贯穿化工和石油仓储贸易、风险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安全生产等领域,有着30年的丰富经验。

他的突降延续了金茂以往的人事风格,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金茂的一把手都由母公司中化集团的高管兼任,李从瑞的上任打破了这一惯例,彼时外界多将这解读为中化集团对其工作的极度认可。

如今这位打破惯例的高管上任三十三天后匆忙卸任。

市场消息称,李从瑞曾在5月12日到青岛考察调研,青岛市相关领导会见了李从瑞一行;5月24日,金茂高管们奔赴红旗渠,开展主题教育第二期读书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活动,但李从瑞没有出现。

此后没几日,关于李从瑞被查的消息便不胫而走。有传闻说,其目前正在被谈话,原因是与2019年引入二股东平安以及2022年收购宏泰有关。

2019年,金茂推进混改,平安以85.97亿港元的价格认购金茂17.87亿股股份,占经认购事项扩大后的已发行股本约15.2%,一举成为后者的第二大股东;2022年6月,金茂公告称拟以协议安排私有化收购宏泰,交易作价约25.65亿港元,在此之前,其已以14.81亿港元的价格收购了宏泰近30%股权,成为后者的第一大股东。

其中内情外界尚且不知,但一个没有争议的事实在于,在李从瑞的带领下,金茂实现了从百亿到千亿的跨越,且打造了以金茂府为代表的标杆产品,在地产领域突出重围,在高端住宅市场站稳脚跟。

李从瑞出生于1971年3月,自2009年4月就加入金茂,担任副总裁;2011年6月起出任公司执行董事;2013年1月起出任首席执行官;此外,他还曾担任金茂北京公司总经理及长沙公司董事长等职位,并在2016年4月起出任董事会主席。

在北京公司任职期间,金茂打败万科、远洋、华润等竞争对手,以40.6亿元的价格摘下了“绝版好地”广渠路15号地块,打造了公司在北京的首个住宅项目——广渠金茂府。该项目连续两年稳居北京住宅市场的年度“销冠”,是金茂府系产品的开山之作,奠定了其在高端住宅市场的地位,此后公司又相继开发了望京金茂府、亚奥金茂悦、亦庄金茂悦等产品,在行业内打响名声。

另一个比较重要的是长沙梅溪湖产城运营项目,金茂用了6年时间打造了一个1000万平方米的城市综合体,是产城融合的标杆。有数据显示,在2017年11月,长沙梅溪湖金茂湾项目开盘当日成交了380套住宅,成交率86%,成交金额约6亿元。

长沙梅溪湖的成功也坚定了李从瑞带领金茂向城市运营商转型的决心,其在2017年的业绩会上表态,城市运营是金茂未来的核心,同时还透露公司将正式冲击千亿。

此后,金茂以城市运营项目为抓手,在土地市场一路驰骋,行业排名也不断提升。2020年,该公司合约销售额首次超过两千亿,行业排名晋升至第15名;在市场成交规模大幅收缩的2022年,公司行业排名依旧向前进了3个位次,拿下了第12名的位置,对应签约销售额1550亿元。

金茂财务端的表现显然没有跟得上业绩。去年,金茂实现营收829.91亿元,同比下滑7.85%,对应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57.69%至19.84亿元。同时,城市运营项目的长周期开发导致资金需求量大,而土储布局多集中于二三线城市则加大了项目去化难度,也影响公司自身造血能力。

这些问题,李从瑞反思过。

今年年初,市场流出了一份金茂的内部讲话,李从瑞说对2016年以来的各项调控政策,公司上下认识不足,错误的寄希望于调控放开、房价上涨,导致土地储备质量不高,销售不畅;因拿地错误,公司存量货值折损明显,2022年折损率达8%,严重影响利润兑现;卖易不卖难,导致存货结构持续恶化。

不明朗的局势下,李从瑞没有在追高,他计划2023年金茂实现的签约销售金额是1500亿元,回款1400亿元,行业排名TOP 15,各项指标较往年有所下调。

那时,他还提出金茂要向建筑新材料领域转型。

怎料,梦想刚拉开序幕,“筑梦人”便要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