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软件是用于支撑工业企业业务和应用的软件,是工业生产提质增效的重要工具。

工业软件,不仅涉及到各个工业垂直领域(航天航空、机械、汽车、消费电子、军工、制药等),同时涉及到工业工艺的各个流程环节(研 发、生产、管理、协同等)。工业软件只是一个大的范畴,不同环节对应的工业软件差异比较大,标准化程度也不一样。

工业软件是工业物联网数据利用的关键,帮助工业互联网兑现价值。工业互联网应用的价值体现在:

1)通用工业服务,如资产服务、数据服务、分析服务、供应链管理、智能诊断、设备检测。

2)垂直服务,凝聚不同行业的工业知识,解决特定场景下的智能化需求, 提升生产效率。工业互联网应用可以通过工业APP、API、数据平台、微服务等多种方式呈现。

一、工业软件的细分类型

工业软件可分为运营管理、生产控制、研发设计、协同集成和嵌入式工业软件几大类别。

1)研发设计类包含: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E(计算机辅助工程)、CAM(计算机辅助制造)、EDA(电子设计自动化)、CFD(计算流体力学)、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DM(产品数据管理)。

2)生产控制类:MES(制造执行系统),位于上层的计划管理系统与底层的工业控制之间的面向车间层的管理信息系统。

3)运营管理类包含: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

二、工业软件的市场规模

截至2018年底,全球工业软件市场规模达到3893亿美元,同比增长5.2%。亚太区市场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3.8%。亚太区市场规模同比增速为7.6%,快于全球平均水平。

截至2018年底,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约为1678.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6%。来自大型企业的投资超过一半,中小型企业需求仍有进一步开发的空间。嵌入式软件占比高达57%,研发设计类软件占比低,增速快。

三、工业软件发展的外部刺激

1)疫情影响:由于全球的产业链联动, 欧美疫情爆发后,生产活动停滞,消费需求收缩,沿产业链向上传导至我国,导致我国部分外贸企业订单减少。外需导向,全球产业链嵌入程度较深的企业,在中期面临的需求压力较大。

2)工业互联网能够与其他新基建要素融合。智能制造升级所需要重点投入的领域可概括为 “云”、“网”、“端”三大领域:一是“云”:工业大数据及云计算;二是“网”:覆盖产业链整体的工业互联网;三是“端”:与工业互联网融为一体的工业机器人、智能机床等工业智能终端设备。工业互联网是连接智能制造产业“云”与“端”的纽带,通过平台、软件、数据、算法将设备(工业机器人、智能机床)和信息(供应链管理)互联,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

四、工业软件发展的内生需求

1)我国对工业软件需求的深度,与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化密不可分。我国制造业从资源密集型,到劳动力密集型,再向知识密集型转化的过程中,对工业软件需求程度不尽相同。劳动力密集型的工业体系,对管理软件的需求最为强烈;OEM、ODM为代表的离散制造业,需要供应链精益化运作;“中国智造”时代,复杂精密工业产品的自主研发和生产, 则需要研发环节整个生态和生产环节众多供应商的协同运作。

2)底层技术的发展,重塑工业应用场景(物联网)和工业软件商业模式(云化),催生出工业软件新的发展机遇。底层技术是工业互联网应用落地的重要支撑。通信技术从4G到5G的跃迁,使得人机互联得以向万物互联发展,有望带来新的工业软件形态和工业互联网商业模式。

3)截至2018年底,全国制造业重点领域骨干企业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为68.9%,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为49.2%,传统行业IT投入强度较低,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根据工信部《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目标到2020年,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要求制造业重点领域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70% ;关键工序数字化率超过50% ;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普及率超过20%。

综上, 长期看好国产工业软件发展,关注有行业整合能力和产业链辐射能力的龙头公司。核心标的:

用友网络(工业云平台)、

广联达(CAD&BIM)、

能科股份(智能电气、智能制造)、

宝信软件(中国钢铁信息化领域龙头企业)、

汉得信息(本土ERP咨询实施公司)、

鼎捷软件(智能制造方案规划者和整合者)、

赛意信息(智能制造服务商)、

柏楚电子(激光切割控制工业软件供应商)。

中望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