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涵

出品:全球财说

自2022年复星持股收缩退让后,陕西国资积极进击,总持股比例已接近8成,陕西国资与复星系关于股东经营权的“内斗”也随之落下帷幕。

但陕西国资对永安财险股权的接盘还未结束,近期,陕西国资再度出手接盘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和国网英大集团所持股份。永安财险的国资属性进一步增强。

在经历过股东内斗、原董事长陶光强落马风波后,永安财险积攒的负能量持续输出,保费增速放缓,净利降幅明显。在新的股东结构下,股东内耗的事情预计很难再发生,永安财险是否能走出盈利下降局面,《全球财说》将持续关注。

两小股东清仓减持

距离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和国网英大集团发布挂牌转让永安财险股权3个月后,永安财险二股东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延长石油)接盘。

12月29日,永安财险发布关于变更股东情况的公告。称收到延长石油《产权交易合同》等相关资料,称其拟受让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持有的0.3755%股权。

值得一提的是,12月初公司才公告了延长石油拟受让国网英大集团持有永安财险0.3755%股权的消息。

目前,两笔股权交易尚待监管部门核准。若股权交易完成,延长石油持股比例将由20%提升至20.7510%,仍为永安财险战略类股东。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和国网英大集团则彻底退出永安财险股东之列。

关联关系声明中披露,延长石油与永安财险现有2家股东存在关联关系。其一,陕西兴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永安财险5.96%股权,其为延长石油全资子公司。其二,陕西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永安财险4%股权,为延长石油全资子公司陕西延长石油资本控股有限公司的参股公司。

穿透股权来看,延长石油隶属于陕西省人民政府,是家省属国有企业。

近年保险股权转让现象频发,究其原因不外乎两层:一是聚焦主责主业,部分国资股东从收益较低的保险公司撤离;二是股东自身有资金需求,出于股权变现目的。

然尽管资本热情减退,不少地方国资却在增持本土保险公司。业内人士表示,很多地方国资在构建自身的金融体系,意图打造金融生态圈和产业协同。而对于地方险企来讲,地方国资入局有利于化解中小险企资金压力,也能够为险企带来更多的保险业务资源。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述两笔股权转让外,公司陕西国资股东内部也有调整。2023年10月,永安财险公告陕西有色金属集团拟将持有公司的全部股份无偿划转至全资子公司金钼集团名下。划转后,金钼集团持股比例由5.1630%增至10.3259%,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将退出公司股东之列。

或许,接二连三股权重组背后,永安财险在下一盘大棋。

股权腾挪,国资地位巩固

永安财险成立于1996年9月,总部设于西安,是陕西本土法人财产保险公司,属国有资本控股企业。其发展历程有些特别。

1996年,正是中国保险行业踏破坚冰进入萌芽发展阶段的重要年份,这一年,中国人民保险进行了产寿分家,分别是中国人保和中国人寿的前身;第一张寿险生命健康表也在这一年问世,五家股份制保险公司获批,拉开了保险行业扩容的序幕。永安财险就是这五家股份制保险公司的一员。

但是其成立不到一年,突然被接管。1997年12月,央行陕西省分行突然对永安财险进行行政接管,成为了中国保险史上第一家被接管的公司。

2007年复星入股永安财险,随后双方就逐渐有了博弈,直到2017年二者矛盾激化。但最终还是陕西国资定了乾坤。目前,复星系仅剩下复星工业一枝独苗,其所持永安财险股权被全部质押或冻结。

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永安财险股东有17家,国有股东股权占比为78.49%。实控人为陕西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其通过7家省属国有企业,间接持有永安财险50.58%股权。

目前,公司持股比例10%以上股东有3家。陕西财金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和延长石油分别持股22%和20%,位列前两大股东,为国有法人股。上海复星工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持股14.6868%,为公司第三大股东,属社会法人股。

净利降幅明显

一般而言,股东洗牌,必定会引发高管调整。

董事长一职为陕西国资系牢牢掌控,继原董事长陶光强落马后,2022年6月,出身陕西国资系的常磊临危受命接棒董事长一职。而继2017年,复星系总经理蒋明遭遇解聘,2019年其退出公司董事会后,总经理一职长期空缺至今。

股权调整结束后,陕西国资控股下的永安财险,未来发展方向值得关注。

2023年6月,公司召开了2022年度股东大会,股东代表刘志庆对公司多渠道融资、引进战略投资者、推动公司上市提出了建议。

2022年6月,公司2021年度股东大会,审议了《关于〈公司2021-2025年发展规划(草案)〉的议案》。股东代表刘志庆、武震元就力争公司上市和尽快确定总裁人选提出建议。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年相关政府部门印发的《陕西省“十四五”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及,支持永安保险上市,成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推动向大型保险集团发展。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作为老牌险企,近年来永安财险保费增速放缓,盈利能力降幅明显,为其上市计划蒙上了一层阴霾。

2018年-2022年,公司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104.66亿元、118.24亿元、105.81亿元、109.76亿元、112.6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3.33%、13.16%、-10.51%、3.73%、2.61%;净利润分别为1.81亿元、2.89亿元、2.83亿元、2.03亿元、1.7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6.30%、59.67%、-2.08%、-28.27%、-12.81%。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近年净利在2亿元上下徘徊,公司2016年的净利为6亿元。目前正值保险行业低迷期,高水平盈利何时回归还未可知。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81.85亿元,净利3.46亿元。

同期,公司签单保费81.76亿元。其中,车险签单保费占比67.21%达54.95亿元。非车险前五大险种签单保费占比仅13.80%。

签单保费主要以代理渠道为主,占比64.43%达52.68亿元;直销渠道占比27.94%达22.84亿元。

同期,公司综合成本率偏高为101.78%,超100%盈亏线,今年或面临承保亏损难题。

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投资端表现较好。前三季度净资产收益率为5.98%,总资产收益率为2.02%,投资收益率为3.97%,综合投资收益率为4.01%。

但是,较永安财险过往平均水平还有差距。据公司披露的近3年平均投资收益率为4.17%,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为4.89%。

公司在偿付能力方面较为充足。2023年第三季度末,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25.29%,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1.96%,环比较上季度分别提升13.44个百分点和13.91个百分点。

同期,保险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4%,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26%。财产险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2%;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00%。总体来看,永安财险偿付能力处于行业及格水平。

最近两个季度,公司风险综合评级结果不变,均为BBB类。

敬告读者: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信息或受访者提供的相关内容撰写,全球财说及文章作者不保证相关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无论何种情况下,本文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