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一愿望在疫情之后,尤其是春节期间,变得更加强烈。

2024年新春,旅游市场一片繁荣景象。连续八天的假期,多地签署互免签证协定,让过年旅游成为这个春节亮丽的风景线。

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八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同比增长34.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9%。另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春节假期出境游约360万人次。

开开心心出门,平平安安回家,是每一个人的愿望。然而,熙熙攘攘之间,一些意外的发生也给旅行留下了不少缺憾。

近期,一些发生在出境旅游过程中的事故引起关注,高昂的医疗费用让人心头一紧。作为转嫁风险的重要手段,境外旅游险已成为人们出游的必备工具。

境外旅游医疗费用不菲

驻外领馆提醒备好保险

2月20日,一篇《巴厘岛的ICU,住满了中国游客》的文章引发了市场的关注。在文章中,记者描述了叶某一家人计划在印尼巴厘岛过年,但一位家属却遭遇意外事故住进ICU,治疗费用竟高达40多万元人民币。

从文章看,叶某的家属是被摩托车撞骨折致深度昏迷,从而被送进巴厘岛当地国际医院。值得一提的是,在叶某家属所住医院的ICU内,几乎“全是中国人”,所遇到的出险情况不一而足。

据悉,为了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到访,东南亚一些国家相继推出了免签政策。例如,自2023年12月1日起,马来西亚对中国公民实施入境30天内免签证;今年1月28日,中泰两国签署互免持普通护照人员签证协定,协定于3月1日正式生效;2月9日,中国又与新加坡关于互免持普通护照人员签证协定正式生效。

正因为互免签证、支付便利化及国际航班密增,中国出入境旅游掀起了一波小高峰,尤其是一些东南亚国家,吸引了大量中国游客。

2月15日,中国驻印尼登巴萨总领馆发布公告称,春节期间,印尼巴厘岛和科莫多国家公园发生涉中国游客交通及溺水事故。为此,总领馆提醒计划来巴厘岛、科莫多国家公园的中国游客,巴厘岛国际医疗费用较为昂贵,请在出行前备好相应保险,以防万一。

境外旅游事故频发

保险理赔大幅增加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行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也变得很常见。车祸、溺水、摔伤、骨折……高频次的意外发生,让出行者心有余悸。尤其是境外旅游,意外事故发生频率更是不断攀升。

据《中国居民出境旅游风险报告》显示,2012年以后,我国境外旅游事故发生频率逐年提高,每年约增长2—3个百分点,2018年、2019年事故发生频率在以每年2.5个百分点的速率增长。来自国际SOS救援中心的数据表明,每10万名出境旅游者中,就有6.5人会遇到人身意外或需转运回国的情况。

面对这一现实,出行之前买一份保险,成为出游者重要的准备工作之一。而保险的存在,在必要时刻也成为境外游的“救命稻草”。

例如,2021年年底,京东安联曾在印尼对被保险人进行紧急救援行动。当时被保险人在印尼差旅期间发生交通意外,受伤后送往当地医院抢救,昏迷指数GCS 8分,颅脑CT显示右侧颞叶、硬膜下出血,环池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水肿,医生诊断重度颅脑损伤,随后这位被保险人又因排痰困难引发了肺部感染。紧急情况下,被保险人需要转院治疗,但在疫情期间,转院或回国治疗困难重重,在京东安联与多方的沟通下,被保险人最终在家人的陪同下回国治疗。

2024年春节期间,旅游市场又是一片繁荣,出境旅游再次攀升。据文化和旅游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我国出境游约360万人次。另据去哪儿统计,中国游客的足迹遍布全球125个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3个最新免签国家的旅游预订量均有明显增长,前往新加坡、吉隆坡、曼谷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分别增长29倍、20倍和16倍。

出境游的同时,保险销售与理赔也随之增长。据京东安联统计,截至2月21日,2024年京东安联旅行保险保障人次同比增长125%。同时,在春节期间,其理赔案件涉及68个国家和地区,赔付人次增长121%,理赔款同比增长120%。

腾讯微保也介绍,2024年春节假期前,微保平台在售的多款境外旅行险整体投保单量大幅上涨,日均单量较日常增长近四成。其中,不少用户都是使用“群投保”工具购买的境外旅行险产品,发起人在填写好保障详情后,不用再收集同行人信息,只需在微信群内分享“群投保”小程序链接,同行人通过链接确认好身份信息,即可快速完成投保。

三大问题犹存

境外旅游投保关注免责

“境外旅游与境内旅游的区别在于游客在境外突发疾病或者意外,紧急治疗的医疗费用需要自行承担,不能通过医保、普通商保报销。以摔伤为例,如果是轻微摔伤还好,简单治疗不会成为太大的经济负担。但如果是严重摔伤,治疗费用就是国内的好几倍,这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得了的。”有业内人士如是表示。

这样的背景下,境外旅游保险显得格外重要。不过,就目前来看,境外旅游保险仍存在一些问题。

京东安联相关人员对『A智慧保』表示,当下开展境外旅游险过程中主要存在三大问题,具体来看,一是各家保司旅行意外险产品同质化较严重,部分保险条款、保险方案缺乏特色与创新;二是救援服务能力差别较大,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参差不齐,有些救援网络上无法覆盖到的地区较难做救援;产品展示、告知环节不太充分,责任免除用词较专业,不太容易被普通消费者所理解,很多客户往往难以掌握保障细节,从而容易导致理赔争议等。

特别注意的是,境外旅游险由于受国别、救援条件、地区医疗设施等因素的影响,会有一些特别的限制。

例如,根据申根国家的规定,申根保险保额必须是超过30万元,才能办理申根签证,因此,去申根国家旅游,必须购买申根保险产品。还有一些境外旅游险将动荡地区排除在承保范围之外,比如有些产品中直接标注“本保险不承保任何直接或间接由于计划或实际前往或途经古巴、伊朗、叙利亚、苏丹、朝鲜、克里米亚地区,或在上述国家或地区旅行期间发生的保险事故”。

因此,京东安联提醒,消费者在投保时要着重看清投保须知和免责条款,产品展示及告知环节,了解哪些情况是不赔付的,并做好应对。同时,还要仔细了解清楚自己的旅行目的地是否在保司产品的救援网络内,最好是拨打官方热线进行确认。

旅行保险市场“蓝海”待挖掘

“定制化”套餐成新趋势

保险,转嫁风险的重要手段,已成为旅行途中必备的一件“防护衣”。但就是这么一个重要的险种,目前渗透率并不高。

《2023—2028年旅游保险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显示,中国的人均旅游保费仅为1.8元,购买旅游保险的人数不到20%,而欧美国家这一比率一般能达80%至90%。“旅游热,保险冷”可以说是当下旅游保险市场最真实的写照。

当然,旅游险渗透率偏低的另一面,也意味着我国旅游保险市场存在较大的拓展空间。当前,我国正面临着旅游消费升级,各类旅游体验产品“花样百出”,风口之下,旅行保险市场发展空间可观。

京东安联相关负责人认为,2023年,全球旅行业务数据增长强劲,消费者对购买旅行保险的意愿远高于新冠疫情前的水平,加上目前国家各种旅行政策的利好,预计旅行需求将进一步提高。

如此情况下,有业内人士建议,险企需要盘活思路,主动迎接“新形势”,丰富保障场景,拓宽销售渠道,充分挖掘旅行市场潜能。

同时,保险公司需要为特定人群开发特殊的旅游保险产品,从而避免市场产品同质化,而为客户“量身定制”的旅行保险套餐,亦将推动旅游保险业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