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开头先给大家看一张图,下图是费城半导体指数(美股芯片指数)和国证芯片指数(A股芯片指数)的股价走势叠加图。中美芯片指数在过去15年的走势都比较相似,但在2023年左右开始分道扬镳。费城半导体指数开启新一轮周期,而国证芯片指数目前仍然低迷。

这是为什么呢?

今晚给大家分享我最近调研时获取到的一些信息。

大家会经常听到我们芯片被欧美国家“卡脖子”,卡的主要是7纳米以下的先进制程芯片。在国产光刻机诞生之前,暂时没有办法突破。而28纳米以上的成熟制程芯片,我们是能够造出来的。

其实以目前中芯国际的工艺,也可以做7纳米芯片,只是产品良率不高,导致生产成本太高。芯片的成本高了,那么搭载中芯国际芯片的相关产品的成本也高。各个行业都很卷,手机卷,电脑卷,汽车卷。大家都想把产品价格压低来吸引消费者购买,自然不愿意使用制造成本高的芯片。

在先进芯片上暂时无法突破,那么只好往成熟芯片卷了。

过去几年,国内芯片企业大量投资扩产成熟制程。根据海外机构的预测,2024年我们新增芯片产能将超过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增量总和,每月将比2023年同期多产出100万块晶圆,这些都是成熟制程芯片。但由于供给增长速度非常快,成熟制程产能逐渐过剩,芯片厂商的产能利用率已经从2020年的100%下降到目前的65%-75%,国内芯片公司的利润快速下降

以中芯国际为例,2023年三季度的销售毛利率从2022年的38.3%下降到了23.01%,等到年报正式披露的时候毛利率还会更低一些。最关键的是,未来两年芯片产能大幅增加,中芯国际2024-2025年的毛利率和净利润都不容乐观。

数据来源:中芯国际财报数据

除了供给大幅增加外,需求不足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芯片的需求好不好取决于下游的需求好不好。

现在芯片行业除了AI之外,没有新的增长亮点。手机销量萎靡不振,苹果都要降价促销了。电脑就不用说了,你们上一部台式机是多少年前买的了?甚至现在很多人的家里都不配置台式机了,办公顶多用笔记本电脑,平时刷剧刷短视频用手机和平板就够了。汽车增长还不错的,但增速也在放缓。

然而,AI算力芯片目前英伟达一家独大遥遥领先,其他的配套芯片比如HBM,也主要由海外企业供应,比如美光(美股),三星(韩股),SK海力士(韩股),给这些芯片代工的则是台积电(台股)

所以,国内芯片行业目前处境很尴尬。

新兴产业趋势AI的需求非常旺盛,但跟国内芯片企业没啥关系,而有关系的传统产业,需求又很低迷

我再给大家看张图。下图是台湾半导体指数、中韩半导体指数和国证芯片(近似看作我们半导体指数)的股价走势对比图。

非常明显看到,在AI产业趋势的带领下,拥有台积电的台湾半导体指数遥遥领先。中韩半导体指数有一部分我们芯片企业,有一部分韩国芯片企业,但从国证芯片指数的颓势来看,大家都知道谁是拖油瓶。

国内芯片半导体行业前几年被市场广泛认为是成长性行业。因此,芯片行业的PE估值被推到很高的水平,100倍以上的PE随处可见。甚至部分芯片企业短期不赚钱还在亏损,市场也愿意给出很高的市值。

主要原因是国产替代逻辑。市场的想法很简单,比如A芯片的市场空间有500亿,目前国产化率只有2%,这500亿的市场国内企业只能吃到10亿。假设未来国产化率能提高到30%,就能分到150亿的市场。10亿到150亿,15倍的成长空间啊,100倍PE感觉都低估了。

但这几年下来大家逐渐发现,国产替代后,渗透率快速提升,国产化率甚至都能达到50%。但是,芯片企业的利润并没有如预期的大幅增长。因为,一旦技术突破,各路资本蜂拥而至,企业大量投产,很快产能就过剩了,价格急速下跌,最终大部分芯片企业都没赚到什么钱

那这个过程中,谁赚到钱了呢?

卖铲子的。芯片半导体设备公司的业绩增长倒是很不错,甚至超市场预期。以北方华创为例,2023年净利润38.8亿,同比+64.92%。2023年新签订单超过30亿。结合我上文提及国内成熟制程产能大幅扩张来看,北方华创2024年的订单估计也不会差。

数据来源:中芯国际财报数据

光伏卷、新能源车卷,成熟芯片也卷。一旦被我们突破了技术,就好像没有不卷的。产品降价,消费者自然是开心的,但是股东的回报就很差了。

以上就是我最近调研时获取到的一些信息,周末跟大家简单分享一下。文中提及的股票只是举例,并不是推荐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