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尚无自身造血能力华芢生物死磕上市一条路

作者:七佰

港股18A自2018年运行以来,创新药、罕见病治疗、高科技医疗器械等领域的众多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陆续赴港上市。

如今,港股18A板块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生物科技公司的首选上市地,“18A”也逐渐成为“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板块”的代称。截至2023年底,共有63家企业通过此规则在港股IPO。

近日,又一家生物医药公司——华芢生物科技(青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芢生物”)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华芢生物成立于2012年,主攻方向为发现、开发和商业化伤口愈合的多功能疗法,目前重点开发PDGF外用凝胶药物。

1年前,华芢生物拿到3亿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青岛市崂山区财政局间接全资控股的青岛高科,华芢生物就此落户青岛。

母子携手做出一个IPO 迷你团队各个来头不小

华芢生物虽然已成立10多年,但作为医药研发企业,其团队规模并不大。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华芢生物共有77名全职雇员。值得一提的是,在A股5000多家上市公司中,仅有17家公司员工少于77人,堪称“迷你团队”。

华芢生物的前身为北京中宏赛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思生物”),由贾丽加、李得圣、郭晶、李葛卫4人合计出资1000万元成立。

其中,创始股东郭晶、李得圣分别在2013年和2018年,套现100万元、1050万元退出。

另一创始股东李葛卫在公司成立时出资100万元占据10%的股份。2013年9月,李葛卫通过股权转让从贾丽加手中接过100万元注册资本,将持股比例扩大至20%。此后,又累计增资1000万元,价格均为1元/注册资本。目前,李葛卫所持1200万元注册资本对应12%的股份。以B轮融资后33亿元估值计算,李葛卫所持股份价值3.96亿元,回报率达32倍。

值得关注的是,创始人贾丽加以“为满足个人及家庭现金流灵活性需求”为由,累计套现超过3000万元。在这些交易中,除向青岛鼎晖转让股份时实现了盈利外,其他交易均为按原价进行。

招股书显示,贾丽加、王轲珑、张红波及李葛卫分别直接持有华芢生物已发行股本总额约19.54%、17.98%、17.47%及12.00%。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上述4人透过一致行动人协议,共同拥有华芢生物已发行股本总额约66.99%的权益。

其中,总裁王轲珑系贾丽加之子,为标准的90后,2020年10月加入华芢生物。在此之前,王轲珑曾创立北京绿汽科技有限公司并担任CEO,并入选2019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和2018胡润30×30创业领袖。

华芢生物虽然团队较小,但董监高阵容堪称豪华。

首席财务官、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何鸿添曾是华润集团财务部高级副总监、华润啤酒企业规划及发展部的助理总经理,更早之前曾担任恒隆地产投资部高级投资经理。

非执行董事苗天祥曾为东北财经大学副教授,“下海”后曾在晖致医药有限公司(前身为辉瑞普强医药贸易有限公司)任至大中华区区域办事处主席。

非执行董事林颖曾担任华润集团财务专业副总监,南京华夏健康产业集团财务总监,青岛鼎晖润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目前为上市公司中炬高新的董事、执行副总裁兼财务总监。

独立董事霍志达为迈时资本的创办人及董事总经理,曾担任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副主任、英高财务顾问有限公司董事。

独立董事李嘉焱曾是中国光大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级),目前在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副总裁、董事会战略与投资委员会副主任。

国资抢投却身负多项对赌协议

华芢生物虽然成立时间较早,融资却是2021年才开启的。2021年4月,华芢生物针对糖尿病足治疗的核心在研PDGF药物(Pro-101-2)递交了IND申请,5月完成了Pre-A轮融资。

2021年7月份,华芢生物Pro-101-2获得了临床批件,并在10月份顺利完成了I期临床试验,展现出优秀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在此期间,华芢生物还完成了A轮融资,鼎晖投资独家投资了1亿元。

研发管线的良好前景也吸引了众多资本的注意,其中国资无疑具有更强大的资金实力和政策支持,可以为创业公司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和政策保障。

2023年4月,华芢生物与青岛崂山区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正式落户华芢生物总部项目。该项目将建设包括TPG凝胶在内的一类新药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办公总部基地。

5月份,华芢生物对注册地和公司名称进行了变更,将注册地迁至青岛。同时,华芢生物宣布成功获得3亿元的B轮融资,由青岛高科独家投资。值得一提的是,青岛高科为青岛市崂山区财政局间接全资控股。

另外,华芢生物的几轮融资均签订了多项对赌协议。其中,最关键的一项条款是要求华芢生物2026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首次公开募股(IPO),若未能如期实现,则需回购投资者所持有的全部或部分股份。

根据协议,每股回购价格应为原发行价格加上自支付代价之日起至回购日期止按简单基准计算的年利率。对于A轮和B轮融资,分别要求年利率为8%和6%,此外还需加上所有已宣布但尚未支付的股息总和。

因此,相关融资被归类为其他金融负债。在2023年B轮融资完成后,华芢生物的其他金融负债从2022年同期的7794.6万元骤升至3.8亿元。

与此同时,华芢生物的负债净额由2022年的5493.8万元增加至1.32亿元,如未能在2026年底前完成上市,或将履行赎回义务。

“双十定律”下 未来3年仍无商业化产品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3年,华芢生物收入分别为0元、47.2万元,净亏损分别为8592.6万元、1.05亿元。其中,2023年的一笔收入来自向单一客户提供与伤口愈合医疗器械项目相关的研究服务,非核心业务,华芢生物经营主要依赖融资。

目前,华芢生物仍无商业化产品,属于无产品、无营收、无利润的“三无公司”。

创新性医药企业在新药研发过程中具有投入高、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双十定律”下,将一款药品从研发做到商业化,除了面临资金与时间的考验,还要面临研发失败的风险。

目前,华芢生物共计有10款候选产品,进展最快的为治疗烧烫伤的Pro-101-1产品,在中国的开发预计于2025年第三季度启动III期临床试验,有望于2027年在中国推出。也就是说,未来3年,华芢生物仍然不会有商业化产品。

此外,华芢生物用于治疗糖足的Pro-101-2产品处于II期临床试验阶段,预计将于2027年第二季度完成,华芢生物计划于2030年实现Pro-101-2的商业化。

本轮赴港IPO,华芢生物募资也是主要用于核心产品Pro-101-1及Pro-101-2的持续临床开发。

不过,对于新药研发来说,III期临床阶段是批准用药前的最后一个阶段,大约只有25%-30%的II期临床试验会进入III期临床试验。

Pro-101-1的III期临床阶段可以说是华芢生物的终极挑战,成则进入商业化实现营收,败则需要再等3年看Pro-101-2的结果。不过,资本市场的耐心未必有这么久。

从研发投入上看,华芢生物的研发费用并不算高。2022年和2023年,其研发费用分别为3481.8万元、3991.5万元。

华芢生物研发管线尚未进入Ⅲ期临床试验阶段。作为治疗作用确证阶段,Ⅲ期临床试验的样本量要远大于前两期试验,耗时耗资,一般需要3年左右,研发投入动辄数亿元。

与此对应的是,截至2024年3月末,华芢生物手中现金储备2.28亿元,尚可支付未来1年的研发费用、行政开支、财务成本和其他开支。不过,随着Pro-101-1产品在2025年第三季度启动III期临床试验,其手上的现金就将难以为继了。如果此次上市失利,那就只能继续寻求外部融资了。

华芢生物目前缺乏自我造血能力,且身负多项对赌协议。其未来的道路似乎只有一条,即寻求上市。在港股的18A规则框架下,华芢生物能否顺利闯关港交所,IPO参考将持续关注。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或者点击这里下载云掌财经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