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牙带刺”开始再次显威,对曾经的股东乱象一一曝光,并对责任人问责。

也就是说,监管部门正在加强和改进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监管,持续开展股东股权和关联交易整治,聚焦大股东操纵和内部人控制问题,严肃惩处违法违规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6月14日,继2022年5月原银保监会公布第五批重大违法违规股东后,时隔两年时间,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向社会公布了第六批银行保险机构中重大违法违规股东。总结来说,这些股东存在入股资金来源不符合监管规定,违规代持银行保险机构股权,隐瞒关联关系、一致行动关系,存在涉黑涉恶等犯罪行为。

从公开信息看,此次监管披露了18家重大违法违规股东(附后),其中,有7家与保险有关,且都是信泰人寿曾经的股东。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浙江监管局在当日公布了对信泰人寿的行政处罚,信泰人寿因股权转让许可申请中提供虚假材料,被罚款50万元,时任董事长邹平笙被撤销任职资格,并禁止终身进入保险业。同时,监管发布相关消息,还原了这些股权的变更过程,落款显示为2020年。

曝光重大违法违规股东18家

曾经很多企业认为银行保险金融行业是捞金行业,有资本实力的都想跻身其中,导致了行业乱象丛生。加大对违规股权与违规关联交易的打击,成为监管一直以来的重要工作。

从监管这次披露的重大违法违规股东名单看,共包含18家企业:
洪城大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舟山中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锦达华夏(天津)有限公司、驻马店市永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确山县鑫源水泥粉磨有限公司、漳州万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漳浦县黄龙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漳浦县创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漳浦县金源石英砂有限公司、天津大田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西藏财邦能源装备有限公司、远洋资本有限公司、山东浩信集团有限公司、景成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天津市康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吉林省九洲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招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顺峰投资实业有限公司

这是曝光银行保险行业重大违法违规股东的一个延续。

关于股权方面的问题,监管早些年对保险业就开始密切关注。尤其是对于那些将保险机构当作“提款机”,入股不合规、违规开展关联交易、谋取不当利益,甚至采取违法违规手段套取或挪用保险机构资金的股东,监管采取了穿透式清查。

2020年7月,原银保监会首次公开了银行保险机构重大违法违规股东名单,备受关注。对于为何要公开重大违法违规股东,监管表示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进一步明确严监管导向,传递将进一步严格股东股权监管的信号;二是惩戒股东违法行为,提高其违法成本,发挥震慑作用,进一步净化市场环境,督促更多银行保险机构股东自觉约束其行为;三是发挥市场监督作用,营造全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让股东违法违规行为无处遁形。

时至今日,监管已累计向社会公开六批次银行保险机构重大违法违规股东。可见,监管的“长牙带刺”,在打击违法违规股东方面正在不断加码。

金融监管总局表示,下一步将紧紧围绕强监管严监管,全面强化对银行保险机构股东、实际控制人的穿透审查,聚焦“关键事”“关键人”“关键行为”,严惩违规占用资金、违规关联交易等不法行为,切实提高违法违规成本,维护合法投资者利益,依法保护银行保险机构和金融消费者权益。

信泰人寿原7家股东“隐秘”行动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18家重大违法违规股东中,有7家曾是信泰人寿的股东,包括天津大田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远洋资本有限公司、景成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吉林省九洲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康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西藏财邦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山东浩信集团有限公司。

这7家企业是何时进入信泰人寿的?其实,监管在当天给出了答案。

6月14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披露了两则关于信泰人寿股权变更的消息。一则是2020年4月监管发布的批复文件,一则是2020年11月监管发布的批复文件。

具体来看,2020年4月27日,原银保监会批准浙江永利实业集团将所持信泰人寿的2356190479股股份转让给中微小企业投资集团。转让后,中微小企业投资集团持有信泰人寿2356190479股股份,持股比例为47.12%;浙江永利实业集团不再持有信泰人寿股份。

2020年11月18日,原银保监会又发布了信泰人寿股权变更批复文件,批准中微小企业投资集团、浙江华升物流有限公司、利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所持有信泰人寿的3470190479股股份转让给天津大田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远洋资本有限公司、景成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吉林省九洲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康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西藏财邦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山东浩信集团有限公司。转让成功后,中微小企业投资集团、浙江华升物流有限公司、利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退出信泰人寿股东名单。

短短半年时间,信泰人寿的第一大股东发生了两次变更,且有的公司还充当了“中间人”,这样的操作着实令人不解。

图片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这些股权变化,信泰人寿也选择秘而不宣,直到信泰人寿2021年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发布出来,人们才发现信泰人寿“低调”进行了股权变更。

就在6月14日当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还披露了关于原银保监会的行政许可事项撤销决定书,上述7家重大违法违规股东均非企业的自有资金,责令违规股东按照银保监会要求,清退所持股权;限制违规股东参会权、提案权、表决权等相关股东权利,落款为2022年7月14日。

同样在当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浙江监管局公开了对信泰人寿的行政处罚。从处罚原因看,信泰人寿存在因股权转让许可申请中提供虚假材料的违法违规行为,基于此,信泰人寿被罚款50万元,时任董事长邹平笙被撤销任职资格,并禁止终身进入保险业。资料显示,邹平笙自2018年9月任信泰人寿董事长,从信泰人寿目前的官网信息来看,当前邹平笙任信泰人寿董事。

信泰人寿的十年轮回

监管部门在首次曝光银行保险业重大违法违规股东时表示,任何股东入股银行保险机构,都必须端正入股动机,真心实意把银行保险机构搞好,而不能利用股东地位谋取不当利益;必须严格依法依规参与公司治理,而不能非法干预公司经营。谁要触碰法律“红线”、逾越监管底线,监管部门就一定会不遗余力、一查到底。

据原银保监会发布的《健全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显示,三年来,原银保监会已清退违法违规股东3600多个,转出违规股权270亿股;分五批次向社会公开124名重大违法违规股东名单;推动累计处置不良资产9.2万亿元等。

对于信泰人寿来说,可谓十年一个轮回。曾经十年前,信泰人寿被媒体报道股东乱象,股东派别“三足鼎立”,时任总经理被抓,偿付能力严重不足,业务受到限制。十年后的今天,信泰人寿再次被曝出新一批股权的违规操作,以及时任董事长被终身禁入保险业。

现在来看,信泰人寿这家“浙江首家民营资本险企”重见“曙光”。

据悉,2023年10月,信泰人寿发布增资公告称,拟新增注册资本52.04亿元,增资金额为93.73亿元。新增注册资本全部由4家新增股东认购,包括物产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城投资本集团有限公司、杭州萧山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杭州萧山钱江世纪城股权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这份增资在今年1月份获监管批准,物产中大集团成为信泰人寿第一大股东。

信泰人寿持股5%以上股东如下:
图片

在信泰人寿公布最新的股东名单时,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赫然在列,7家重大违法违规股东“消失”,相对应的股权被悄然“接盘”。

回到当下,信泰人寿迎来了地方国资的支持。6月13日,浙江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董贵波赴信泰人寿开展调研,要求信泰人寿以更大的格局,在深化改革上有新作为;要聚焦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在服务新质生产力上下功夫,做优战略规划,做强市场经营,深化金融改革,不断丰富“保险+服务”产品供给体系,统筹规划公司治理结构、管理团队建设、业务经营水平提升等改革任务,全力打造金融行业新标杆等。

物产中大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陈新表示,物产中大支持信泰人寿进一步规范法人治理结构、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强化内控机制运行,持续提升企业内在价值和核心竞争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此次调研中,物产中大副总经理吴斌以信泰人寿党委书记的身份参加了此次调研。这或许意味着,信泰人寿下一步将迎来新一轮的人事变更。

资料显示,信泰人寿创立于2007年5月18日,注册资本102亿元。截至2023年末,信泰人寿总资产逾2300亿元,客户总量超620万人,先后开设18家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