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评|面对国家大势和存量市场,如何树立“大保险观”?
这一转变,贯穿了过去几年保险业的主流叙事,也将主导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保险业的转型与发展。传统的增长模式和营销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这一点大家心知肚明,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的国家战略方向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赛道,是保险业必须迎难而上的必答题。
优势与方向 在这次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会员大会上,李云泽指出,保险是现代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在强化风险保障、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行业优势。 保险要主动融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这是置顶的前提条件,否则与国家大势南辕北辙,凭运气赚的钱,最终也要凭实力输掉。与此同时,在这个大局里,保险业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刀刃向内,通过管理创新和产品创新,提升专业能力,赚以前够不着的钱和“五环外”的钱。 当前,我国保险业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总体看,中国保险市场潜力巨大、空间广阔,高质量发展虽有如“转巨石于万仞”,但“初极狭、豁然开朗”的前景无疑。
规模与速度 在这种优势的护佑下,中国各行各业都呈现出速度和规模的齐头并进,保险业也不例外。依靠大进大出和“人海战术”,保险代理人的规模一度接近千万。彼时的保险业,完全是增量打法,市场足够大,容得下大小险企一起“跑马圈地”。 但到2021年,“保险卖不动了”成为大家不得不接受的市场现实。自此,险企开始探寻新的增长点,从大银保到增额寿险,纷纷在个险之后占据C位,期间也有惠民保在各地攻城略地,但增收不增利、低价保险可持续性忧虑、利差损和费差损风险等问题也随之而来。 虽然没有摸索到一蹴而就的解决之道,但只要行动就会增加未来的可能性,什么都不做的风险最大。在增长困境中不断砥砺的险企,一方面努力平衡短期和长期的“冲突”,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中找到最大公约数;另一方面,在国家战略、监管要求和市场自身变化的合力下,从观念上正在对规模和速度祛魅,那种大规模同质化增长再也回不去了,必须不断优化保险供给,通过产品创新和提升服务占领用户心智。 因应大势,打造护城河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