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数”说年报⑫中再集团业务微增、盈利大涨!2035年挤入全球前五!

迎风破浪前行时,风险共担机制成为重要的压舱石。

面对更多未知的风险,保险成为护航经济稳定前行的重要“防护网”,而再保险的存在,又成为保险机构的“护身符”,让保险更放心大胆“向前冲”。在中国,中再集团便是典型的代表。

作为亚洲最大的再保险公司,中再集团日前发布业绩年报显示,业务规模与盈利收入再上量。对于取得的成绩,中再集团总经理庄乾志在3月31日举行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公司坚持“发展有规模、承保增效益、投资要稳健”的经营理念,承保、投资两端均衡发力,实现承保业绩持续改善、投资收益同比增长。

谈及未来十年规划时,庄乾志介绍,2035年中再集团要成为世界一流的再保险集团,同时还要挤进全球前五。

业务微增,盈利大涨

继2023年扭亏为盈后,2024年中再集团的盈利再上一个台阶。

3月28日,中再集团公布2024年业绩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中再集团合并保险服务收入1013.63亿元,同比增长1.6%;合并总保费收入1784.83亿元,同比增长0.9%;合并归母净利润105.57亿元,同比增长86.8%;总投资收益率4.83%,同比增加2.06个百分点;每股盈利0.25元;拟派末期股息每股0.05元。

具体来看,2024年,中再集团财产再保险分部保险服务收入460.42亿元,同比增长6.3%,占集团保险服务收入的44.8%(不考虑分部间抵销)。其中,境内财产再保险业务保险服务收入225.57亿元,同比增长1.6%;境外财产再保险及桥社业务保险服务收入233.58亿元,同比增长11.5%。对于保险服务收入增长的原因,中再集团表示是公司把握市场机遇,积极拓展优势业务。

与财产再保险相比,人身再保险业务方面显得有些动力不足。数据显示,2024年中再集团人身再保险分部保险服务收入98.46亿元,同比下降17.4%,占集团总保险服务收入的9.6%(不考虑分部间抵销)。对于保险服务收入的下降,中再集团解释称是主要受保障型业务下降的影响。

虽然人身再保险业务出现明显下滑,不过净利却丝毫不受影响,不降反增。2024年中再集团的财产再保险分部净利润51.77亿元,同比增长68.9%;人身再保险分部实现净利润42.09亿元,同比增长225.3%

此外,中再集团还有直保业务,主要以大地保险为主。2024年,中再集团财产险直保业务保险服务收入469.14亿元,同比增长0.8%;原保费收入507.74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车险业务原保费收入258.51亿元,同比增长4.1%;非车险业务原保费收入249.23亿元,同比增长1.6%。财产险直保业务板块实现净利润14.75亿元,同比增长292.3%。

投资收益拉升

人身再保成主力军

投资方面的拉动,成为2024年中再集团盈利攀升的重要原因。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中再集团管理资产余额为8271.11亿元,其中,集团总投资资产余额4438.8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4%; 管理的第三方资产余额为3832.2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

2024年,中再集团的投资收益为173.89亿元,同比增长86.9%; 总投资收益率达4.83%,同比上升2.06个百分点;净投资收益为142.46亿元,同比下降0.9%;净投资收益率为3.96%,同比下降0.32个百分点。

对于总投资收益增长的主要原因,中再集团表示,一是积极把握境内外权益市场上涨机会,优化持仓结构,股权与基金投资的收益同比增长; 二是把握境内外市场机会,优化债券配置,同时境内债券价格上升,现金与固定收益投资的收益同比增长。

当然,投资拉动业绩增长,最直接的还是表现在各个板块中。例如,财险再保险分部2024年投资收益为23.86亿元,较2023年增长25.59亿元;人身再保险分部2024年的投资收益为31.59亿元,2023年时为-9.64亿元;财险直保业务板块,2024年的投资收益为10.49亿元,而这一数据在2023年时为-0.37亿元。各个板块投资收益的增加,也使得各个板块的净利润有了明显的增长。

对于未来,中再资产总经理翟庆丰表示,会继续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的投资理念,立足整体的负债特征和风险偏好,稳健审慎的不断优化战略和战术资产配置,通过配置+交易的双轮驱动策略,在夯实确定性收益的同时,努力在不确定的市场中抓住一些结构性机会。

具体有三个方向,即:

一是从跨周期跨市场的资产配置中寻找确定性,不断加强对国内外宏观市场研究,充分利用境内外多元化配置优势,积极开展动态再平衡,不断增强组合长期确定性的收益水平。

二是从大类资产品种策略的深度研究中寻找确定性,如在固收方面,稳定基础配置,关注在低利率环境下长期长久期利率品种和高等级信用品种配置的机会。在权益投资上,继续坚持哑铃型策略,一方面以高股息红利资产作为核心底仓,另一方面加大对新兴行业中具有技术优势、龙头优势的企业研究力度,积极寻找确定性和成长性兼备的投资机会。在另类投资上,重点布局医疗加高科技领域,寻找和保险再保险业务相契合的新型产业方向,挖掘战略性投资机会。

三是适应市场变化,注重整体投资策略和交易能力建设。在固收投资方面,提升整体对于利率区间和交易能力的建设,灵活运用固收+策略工具。在权益投资上,不断优化主动择时能力,把握住结构性的机会。

十年规划

世界一流、全球前五

庄乾志认为,未来十年正是中国保险业补缺口的时期,也是大发展的时期。在此过程中,加速融入国际化的发展格局,也是多家保险机构正在努力的方向,其中也包括中再集团。

据悉,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脚步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外资开始布局中国市场,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中资企业开始“走出去”,迈向了更大的国际舞台。从再保险方面看,2023年6月,面向全球的国际再保险交易市场在上海启动,金融监管总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实施细则》,临港新片区全面启动国际再保险功能区建设,推动再保险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

截至今年2月底,17家保险公司、4家再保险公司已获批设立再保险运营中心,1家再保险公司获批筹建分公司,4家经纪公司也获批设立经营再保险业务的分支机构。越来越多的境外再保险企业来上海洽谈,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的建设也在提速中。

作为中资再保险企业“走出去”的排头兵,中再集团在推进国际化进程中也在加快脚步。2011年,中再集团正式加入劳合社,2018年,其又全资收购英国百年老店桥社·保险集团。目前,中再集团已成为亚洲第一、全球第八大再保险集团,在11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境外机构。

据庄乾志介绍,中再集团已成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中资保险机构,其国际业务占比已接近20%。另外,中再集团业务覆盖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合作伙伴超过了1000多家。

针对中再集团未来国际化的发展,庄乾志表示,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既要重视发展规模,同时还要更重视境外机构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重视国际再保周期的把握,重视境内外的协同联动,培养和引进国际化人才等。

“2035年中再集团要成为世界一流的再保险集团,同时还要挤进全球前五”,庄乾志透露。基于此,中再集团还是坚持稳健审慎的原则,在机构布局上不求快,不求多;在一些国际市场的重点区域,或一些新兴市场,包括“一带一路”沿线,稳步推进国际化发展布局。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