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年报⑯特朗普“对等关税”来袭!险资投资端如何应战?
受益于投资端的表现,2024年A股上市险企交出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
五大A股上市险企去年共实现347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逾77%。与此同时,总投资收益达到7969亿元,同比实现翻·倍。
而根据监管披露的数据,险资2024年年化财务投资收益率为3.43%,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为7.21%,同比亦是大幅上涨。
在总结险企2024年投资端表现并展望今年投资布局之际,国际金融市场掀起了新的巨浪。美东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了全球瞩目的“对等关税”,拟对中国加征34%关税,并针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不同水平的关税。
特朗普公布的关税方案整体高于投资者预期,全球市场震荡加剧。而险企进行资产配置,从战略层面来看需要审时度势,调整资产配置,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也要做好风险防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期,险资投资黄金试点迎来关键性进展,国寿、人保、太保、平安等险资已经入场黄金交易。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大、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背景下,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价值凸显,此时险资拿到“入场券”意义重大。
“对等关税”政策下,全球经贸势必迎来猛烈冲击,亦将重塑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新的一年,险企资产端如何“接招”,值得关注。
“稳定”债券,“加仓”股票
毋庸置疑,五大A股上市险企2024年资产端实现一个“丰收年”。
2024年,五大险企总投资收益达7969.2亿元,同比提升113.91%。其中,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实现总投资收益3082.51亿元,仍是名副其实的行业“老大哥”。新华保险实现总投资收益796.87亿元,同比暴增2.5倍。中国太保实现总投资收益1203.94亿元,同比增长130.5%。中国人保实现总投资收益821.63亿元,同比增长86.2%。中国平安实现总投资收益2064.25亿元,较2023年增长66.6%。
投资端表现无疑是险企净利涨跌的主要“胜负手”,受益于投资表现,2024年五大A股上市险企净利润同比增长77.76%。
不仅如此,在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IFRS 9)之下,更多金融资产分类为FVTPL(公允价值计入当期损益),市值变动会直接影响投资收益,并计入利润表,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权益市场波动对利润表的影响。
大赚的上市险企2024年资产端配置战略有何特点?从年报来看,“稳”依旧是主基调。战略资产配置均以债券投资为主,占比均超过50%。
过去一年,在政策暖风频吹下,股票市场迅速回暖。险企也调整了投资策略,增加了权益资产配置,从投资端为净利润大增奠定了基础。
从股票投资来看,2024年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人保均增加了股票投资在投资组合中的占比,中国人寿的股票投资占比仅是微降,从2023年的7.95%到2024年的7.58%。
作为行业的风向标,五大A股险企的投资表现也是行业的缩影,33万亿元险资在2024年表现同样不俗。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2024年保险业资金运用情况表显示,截至2024年末,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余额为33.26万亿元,其中,人身险公司为29.95万亿元,财产险公司为2.22万亿元。
从投资收益来看,保险公司2024年年化财务投资收益率为3.43%,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为7.21%,而2023年度上述两个数值分别为2.32%、3.22%。
短期波动与长期价值
回顾过去固然重要,但是着眼未来才是险企当下的重点。
对于2025年的投资布局,五大A股上市险企如何展望?从近日举办的2024年业绩会上的高管发言可见一斑。
对于中国资本市场,上市险企高管均表示“看好”,对整个中国经济的增长,包括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
“对于2025年的权益市场保持乐观,预计债券市场利率将从去年的单边下行转为今年的双向波动。A股市场运行中枢有所上行,但是受益于政策支持和流动性充裕,估值仍有回升修复的空间。基于这样一个市场判断,我们的策略是继续坚守长期主义,坚持资产负债匹配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中国人寿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刘晖表示。
中国太保副总裁、首席投资官、财务负责人苏罡在业绩会上回复投资者表示,2025年股票市场机遇与风险并存,今年股市总体上将表现为结构性行情。
在资产配置方面,苏罡表示,中国太保一方面会继续加强长期利率债的配置,以有效延展固收资产久期,控制资产负债久期差。另一方面仍将积极有效增加权益资产的配置和未上市股权等另类投资配置,以提高长期投资的风险回报。
险资是长线资金、耐心资本,但资本市场却是瞬息万变。因此,需要从两方面平衡市场短期波动与长期战略协同。
“一方面积极探索通过延长考核周期,降低当年考核权重,来引导关注长期回报。另外一方面将持续加强资产负债联动,细化机制,针对具有不同负债特性的保险账户设置精细化、个性化的考核指标,保证投资行为更加精准理性,平衡短期波动与长期价值投资之间的关系。”新华保险副总裁秦泓波表示。
从标的来说,高股息资产依旧是险资适配度较高的一类资产。中国平安副总经理、首席财务官付欣表示,对于高股息的银行股以及新能源、新质生产力、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高附加值领域的突破保持关注。作为保险资金平安是坚持价值投资,穿越周期稳健的配置策略,始终关注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的平衡。
中国人保副总裁才智伟则表示,中国人保将秉承“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审慎投资”理念,在资产负债匹配的大框架下,根据市场变化和自身业务发展,结合权益市场预期收益及结构性风格等因素,稳步提升OCI(其他综合收益)权益资产占比,更好实现长期业绩增长和短期报表稳定的平衡。
“耐心资本”危中求机
过去一年,政策层和监管鼓励作为“耐心资本”和“长线资金”的险企支持资本市场发展。
新“国九条”提出,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持续壮大长期投资力量。主要举措包括:优化保险资金权益投资政策环境;完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政策;提升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投资灵活度。
去年9月2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提出,要分类施策打通各类中长期资金加大入市力度的堵点,加快完善“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
同日,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提出,培育壮大保险资金等耐心资本,打通影响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制度障碍,完善考核评估机制,丰富商业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模式,完善权益投资监管制度,督促指导国有保险公司优化长周期考核机制,促进保险机构做坚定的价值投资者,为资本市场提供稳定的长期投资。
险资从去年以来掀起的新一轮“举牌潮”就是发挥“耐心资本”作用最鲜明的体现。4月2日,新华保险公告称,举牌港股北京控股,持股比例达5%。
而今年一季度,险资举牌已经超10次,举牌次数超过去年同期,且已超过2023年全年,如平安人寿举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农业银行H股;长城人寿举牌中国水务、大唐新能源H股;瑞众人寿举牌中信银行、中国神华H股等。
根据华创证券的统计,2024年全年,险资共举牌20次。从险资举牌对象来看,银行、公用事业、环保、交通运输等行业高股息股票资产是青睐对象。险资频频举牌背后,也释放出看好A股及港股中长期投资价值的信号。
“和2015年以万能险助力的举牌潮相比,此轮险资举牌呈现高ROE特征弱化、红利风格进一步凸显的特征。”华创证券表示。
相比较A股市场,H股市场现阶段似乎被险资更为看重。“目前港股仍是全球资本市场最便宜的市场之一,且股息率高,只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举牌高股息品种依然具有吸引力。”太保资产总经理余荣权在中国太保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总体而言,在投资中,“危”与“机”一直相伴而生。从外部来看,特朗普重返白宫增加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但是险资依然可以危中求机。从内部来看,中国国内各项经济数据指标正在好转,稳定经济政策还将持续发力,再加上贸易战的“前车之鉴”,不妨对中国资本市场再乐观些。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