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ETF分类难辨?最全梳理来了!

文 | 金融周观察 周公子


由于产品数量和规模快速上升,ETF已迈向“千基时代”。然而,面对名目各异的分类,大多数投资者其实难以精准分辨不同产品的特征,从而加重“选择困难”。

比如,中证A500到底是大盘还是全市场?人工智能ETF是行业还是主题?红利ETF又属于哪一类?

产品特征和分类难辨的背后,实际上是ETF目前分类不太明确。

尤其是对投资者来说,清晰识别分类不仅仅是贴个标签,而是关乎产品定位、投资策略、资产配置路径、投资需求适配性的一套系统认知和判断,与日常投资行为息息相关。

注意到投资者这一痛点,有头部公募机构正在尝试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易方达基金就结合本土实践和国际标准,梳理后将股票指数ETF划分为四大类别:规模指数(宽基)、风格因子指数、行业指数、主题指数,更方便投资者了解不同ETF的实际特征,找到适配自身需求的产品——

一是,规模指数(宽基ETF)——用市值和市场双维度划分,即市场维度:A股、沪市、深市、港股、沪港深等;市值维度:大盘、中盘、小盘、全市场等。

这样的维度组合可以更客观地定位宽基ETF的实际特征。例如,中证A500是A股大盘指数、科创板50是科创板大盘指数。由此,投资者可以清晰了解产品的特征差异,从而更好地匹配自己的投资需求。

二是,风格因子ETF(Smart Beta)——对标国际概念体系:成长、价值、红利、其他(如动量、低波等)。

实际上,风格和因子概念来自于学术研究成果,在国际上早有Smart Beta统一概念。易方达基金通过梳理相关概念,并参考境外机构实践,将风格因子分为成长、价值、红利和其他四大子类,和市场对Smart Beta的定义保持一致。其中,成长和价值进一步叠加了大中小盘维度进行划分,例如,沪深300成长是大盘成长,中证1000价值是小盘价值,两者风险收益特征完全不同,适配不同类型的投资者。

三是,行业ETF——整合使用统一的八大行业划分体系:金融、科技、医药、消费、制造、周期、公用事业、房地产。

易方达通过整合中证、申万、GICS等分类,形成市场认可度更高的统一标准,投资者可以直观识别ETF所覆盖的行业板块。

四是,主题ETF——按趋势划分,区别于行业逻辑:数字化与人工智能、高端制造、低碳转型、国企改革、人口趋势、ESG。

主题指数往往跨行业、跨板块,构建逻辑更强调“趋势共性”,因此单独设立分类,有助于投资者集中识别结构性机会。

图片

这套ETF分类,简单看来似乎只是在整理产品,其实是在帮助投资者可以更好理解ETF。

对内,投资者能更清楚地识别产品特征,提高配置效率,资产配置、产品开发和投资策略也有参考路径;对外,这一体系与国际惯例相对一致,也便于境外投资者更好了解中国ETF、投资中国。

更重要的是,这一分类体系具备高度兼容性和未来扩展性——不论是新的指数编制方法,还是未来的新兴主题,分类体系都能自然纳入。

指数投资的未来,是精细化、策略化和长期主义,而一套看得懂、用得准、对得齐的分类体系,就是便利投资者的先决条件。

—THE END—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以上观点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