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李显龙最新解析全球贸易震荡:关税难以回撤,逆转需耗费数十年

近日,李显龙就美国加征关税问题发表了讲话,核心内容总结如下:

解放日”震撼:4月2日美国单方面宣布对所有其他国家商品统一征收10%关税,虽推迟90天执行,仍立即生效,对市场和供应链造成巨大冲击。

90天“缓冲”有限:仅对中国智能手机、笔记本和芯片等少数产品暂予豁免,其余高关税不容协商,企业难以在不确定环境中做出投资或生产决策。

政策目标明确:特朗普政府旨在消除美国贸易逆差、重建本土制造业、拉回就业,并通过与各国(中国、日本、加拿大、墨西哥、越南等)逐一谈判的双边关税策略来实现“美国优先”。

美中关税战升级:美国对中国产品平均税率约145%,中国反制约125%;当关税攀升至150%、200%及以上时,双边贸易几近停滞。

超越关税的对抗:中国可能限制稀土出口和美国影视、服务进口,战略合作(如打击芬太尼原料)亦将受阻。

多边规则受损:美国试图废弃世贸组织“最惠国”原则,改用一对一互惠关税,削弱小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平等地位,新加坡等出口导向型经济体面临更大不确定性和风险。

长期负面影响:高关税将抑制全球贸易、推高成本、拖慢经济增长;一旦形成新的生产布局和利益格局,关税难以回撤,逆转需耗费数十年。

应对新常态:全球贸易体系正向战略竞争与单边胁迫转变,传统多边安全网失效。各国尤其是小经济体须深刻理解形势,调整政策与产业策略,做好长期准备。

以下为讲话全文内容:

当“解放日”到来时——并非在5月1日,而是在4月2日——这几乎不令人意外。多年来,特朗普总统就已明确表示,他相信关税是平衡美国贸易逆差的主要手段。他从年轻时起就说过,如果有朝一日掌权,他会“对所有人征收关税”,并称“关税”是英语中最美的词。在近九年前的第一任期里,他就已经实施了多项关税,因此某种程度上的行动是可以预料的。但4月2日的举措比任何人预期的都来得更为激烈,它堪称全球贸易体系所遭受的最严重冲击。

股市应声暴跌,债市剧烈波动——美国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下跌。为缓解恐慌,政府同意将其所谓的“互惠”关税推迟执行九十天,并对中国的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芯片给予临时豁免。但对所有其他进口商品征收10%的关税已立即生效,不可协商,马上执行。所谓九十天的“缓刑”虽然听起来像喘息的机会,实则让企业的决策陷入停滞:由于无法预知更高关税是否会真正到来,公司既无法放心投资,也难以制定供应链规划。

我们非常清楚政府的根本目标:消除美国贸易逆差,重振本土制造业,把就业岗位带回美国。他们打算不仅对整个世界采取广泛行动,更要与中国、日本、加拿大、墨西哥、越南等对美顺差国家——逐一通过双边谈判的方式加以施压。(相比之下,新加坡对美仅有小幅顺差,因此暂时排在名单靠后的位置。)这些目标深植于特朗普及其团队许多成员的信念中,而且难以在短期内达成。当一系列举措未能带来预期成效时,他们理所当然地会加大力度,采取更严厉的手段。因此,我们应预料到,随着时间推移,事态还将进一步升级,对包括新加坡在内的许多国家产生重大影响。

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政府虽对大多数贸易伙伴推迟了关税,却没有对中国让步。美中关税战已经展开:第一轮,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20%的关税;中国选择性反制;美国再度加码,中国再次回应。至今,美国对中国产品的平均税率约为145%,中国的反制平均约为125%。在如此高企的水平下,具体数字已不再重要——双边贸易几乎难以为继。

而且,这远不止于关税本身。中国已开始限制稀土元素出口,这些关键原材料对电子制造至关重要,而中国在此领域几近垄断。中国还可能限制美国电影和其他服务的进口:既不买你的商品,也不看你的电影。累积效果只会摧毁双边贸易关系。企业或许能承受5%或10%的关税——紧缩利润、略微提高成本仍可运转;但当关税高达150%、200%甚至更高,而且无法预知明天的变化时,公司只得转型或被迫关门。整条产业链和贸易流动恐将停摆。

贸易破裂的影响还会蔓延至其他合作领域。华盛顿希望北京配合打击通过墨西哥流入美国的芬太尼前体化学品,可一旦中国质问:“既然你们对我施加如此惩罚性关税,我为何要配合?”——战略合作也将陷入僵局。

但这场冲突并非始于现任总统,而是数年酝酿的结果。自奥巴马执政以来,美国对华态度不断趋紧,现已形成两党共识:必须制衡中国。北京则坚持中国有权在全球秩序中占据应有地位。双方皆信对方不可超越己方,这一根本矛盾令所谓“共赢”显得空洞。

那么,其余国家该如何应对?有人主张不必过度反应——我们曾经度过亚洲金融危机、SARS、全球金融危机、COVID‑19等多次风暴,每次都通过内部团结、采取正确(有时甚至是痛苦)的政策,并重返一个运作良好的全球贸易体系,实现复苏。该体系下,世贸组织的最惠国(MFN)原则确保各成员国一视同仁,为小国提供了大国谈判的庇护。新加坡正是在这一公平竞争的游戏规则下受益,吸引投资、创造就业。但如今,美国欲抛弃最惠国待遇,改采一对一的“互惠关税”:若国家A对美商品征收X%,美国便对该国征收同等X%,而不再考虑其他国家的关税水平。

这一变革令占全球GDP四分之一、商品贸易总额七分之一的美国掌握绝对优势。贸易不再是合作、双赢的过程,而演变为一场力量较量:不争“共赢”,只争“美国第一”,其他国家利益被置于次要地位。

其后果不容小觑。首先,不同国家间将适用不同规则,带来诸多混乱和不确定性,削弱贸易与投资机会。其次,无论税率是相等还是不相等,高关税必会扼杀贸易、推高成本并抑制增长。2000年,美国平均关税仅约1%——几乎对大多数商品实行零关税;而今已升至约10%,为过去80年来最高水平。若九十天后所有延期关税一并生效,税率将可能跃升至30%、40%甚至更高——那是自大萧条时期“斯穆特—霍利”法案以来未曾见过的高度。

第三,此次公告的关税束尚未涵盖农产品和半导体;但美国已明确表示,针对“akkadatan”的关税即将到来,这可能对以农业和半导体为经济支柱的新加坡造成严重冲击。随着其他国家陆续反制,必将引发你来我往的报复循环,恶性升级。加拿大已开始反制;欧盟也对美国标志性出口产品实施了有限关税报复。尽管双方目前对波本威士忌和香槟等项目已暂时手下留情,但随着争端扩大,任何让步都可能不复存在。

第四,除放缓增长外,高关税还极具破坏性。若对圣诞装饰品征收150%关税,圣诞用品供应将彻底中断;对医药和半导体征税则可能威胁新加坡的基本生活与产业。整个商业模式可能在一夜之间崩溃,导致企业裁员、失业率攀升,甚至引发美国本土及全球范围的经济衰退。

第五,一旦关税设立,就难以废除。在关税保护下,工厂迁移、企业投资、利益固化,撤销关税将面临重重阻力。任何降低关税的努力都将是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远比过去80年将美国平均关税从50%降至1%的历程更为漫长。简而言之,这些新设关税将长期存在。

我们已步入一个截然不同的时代:战略竞争取代多边合作,单边胁迫取代普遍规则。世贸组织的安全网不再为新加坡等小国提供昔日保障。深刻理解这一新现实、为其后果做好准备,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

END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